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和

作品数:171 被引量:2,020H指数:29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8篇农业科学
  • 53篇生物学
  • 22篇天文地球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9篇植物
  • 23篇植被
  • 21篇库姆塔格沙漠
  • 18篇固沙
  • 14篇绿洲
  • 14篇干旱
  • 13篇荒漠
  • 13篇干旱区
  • 11篇沙丘
  • 11篇梭梭
  • 10篇土壤
  • 10篇种群
  • 10篇防风固沙
  • 9篇绵毛优若藜
  • 8篇植被恢复
  • 8篇水分
  • 7篇造林
  • 7篇濒危
  • 7篇濒危植物
  • 6篇油蒿

机构

  • 163篇甘肃省治沙研...
  • 19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西北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甘肃省荒漠化...
  • 7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南林学院
  • 2篇甘肃省林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甘肃省林业厅
  • 1篇武威市石羊河...

作者

  • 170篇王继和
  • 78篇刘虎俊
  • 60篇马全林
  • 27篇杨自辉
  • 24篇张锦春
  • 22篇丁峰
  • 21篇廖空太
  • 19篇孙涛
  • 18篇纪永福
  • 17篇张盹明
  • 17篇吴春荣
  • 16篇唐进年
  • 15篇刘有军
  • 15篇贺访印
  • 14篇张德魁
  • 13篇俄有浩
  • 13篇马瑞
  • 12篇赵明
  • 11篇徐先英
  • 11篇李爱德

传媒

  • 20篇中国沙漠
  • 17篇甘肃林业科技
  • 15篇西北植物学报
  • 10篇甘肃农业大学...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草业科学
  • 7篇干旱区地理
  • 6篇干旱区研究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甘肃科技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防护林科技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第八届西部论...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7篇2008
  • 20篇2007
  • 18篇2006
  • 24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11篇2001
  • 7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的调查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1
2002年
1995 - 1998年先后对甘肃绵刺 (PotaniniamongolicaMaxim .)的分布、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进行调查 ,绵刺在甘肃境内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北部 ,海拔 10 0 0~ 180 0m ,灰棕荒漠土的沙砾质戈壁。其荒漠组成成分共计 48种 ,隶属 11科 37属 ,以戈壁荒漠区系成分 (亚洲中部荒漠区系成分 )为主 (4 5 83% ) ,亚洲中部草原区系成分次之(35 42 % ) ,古地中海区系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 (18.75 % )。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群落演替较稳定。人类活动中 ,开垦、修路、樵柴等已对绵刺造成严重破坏 ,至今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 。
马全林王继和吴春荣张盹明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生物多样性
腾格里沙漠南缘油蒿与沙蒿种群分布格局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样方调查法,绘制油蒿与沙蒿种群点分布图,应用偏离指数、Lloyd平均拥挤度、Morisita指数等方法研究腾格里沙漠南缘油蒿与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到固定沙地上,油蒿与沙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符合集群分布。
张德魁王继和马全林刘虎俊刘有军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油蒿沙蒿
冬枣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适应性被引量:1
2004年
在河西走廊东部,冬枣可以正常生长,但受霜冻影响,不能正常落叶;其开花时间、座果时间和果实变色时间均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迟,果实的生育期相对较长,耐霜冻,果实的含糖量较其原产地高;果实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脆,但风味较后者淡。冬枣果实在10月上中旬才完熟,早霜期在9月中旬的河西走廊应谨慎种植。
刘虎俊王继和杨自辉纪永福贺访印
关键词:冬枣河西走廊适应性
3种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用0.3%,0.6%,0.9%,1.2%,1.5%、1.8%的NaCl溶液对3种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它们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指标来研究驼绒藜属3种植物种子的耐盐性。试验研究表明:以1.2%或1.5%的NaCl溶液鉴定驼绒藜属植物耐盐性较为合理,3种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以NaCl溶液为培养液,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降低,种子发芽高峰的出现延迟,同时幼苗长度随盐分浓度的递增而呈减小趋势。综合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长度,认为3种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的耐盐顺序为:华北驼绒藜最强、绵毛优若藜次之,驼绒藜最差。
李得禄王继和李爱德刘虎俊安富博
关键词:耐盐性发芽率发芽势
石羊河下游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马全林王继和刘虎俊杨自辉詹科杰方峨天纪永福魏怀东丁峰张晓琴
该项目进行了石羊河下游退化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流域下游防风固沙植被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了以保护绿洲安全为核心,将维持林地水分平衡下实现正常生长作为退化固沙植被恢复的基本目...
关键词:
关键词:植被恢复石羊河下游
仿真固沙灌木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仿真固沙灌木是一种由抗老化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并具有与油蒿、沙蒿等沙生灌木相似外部形状的新型防风固沙材料。在风洞内对不同疏透度(β)的仿真固沙灌木,在7,9,12,15m/s的实验风速下进行模拟研究,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探讨输沙量与风速和疏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仿真固沙灌木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整个风速流场过程可分为灌木前部、灌木内部、灌木后部3个区域,形成6个减速区和4个加速区,共10个新能区。其中,障前H、0.5H区域和障后0.5H~3H区域为主要的风速削减区。不同疏透度的仿真固沙灌木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其水平风速降低趋势一致,平均降幅在35%~46%之间,其中,枝条数20根、疏透度(β)为36%~41%的仿真固沙灌木降幅最大。不同疏透度仿真固沙灌木障后输沙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大,但其阻沙效益差异显著,疏透度(β)为36%~41%的仿真植物在不同风速下阻沙效益稳定,表现好。从仿真植物的构型设计与生产成本、防护效应及实际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确定仿真固沙灌木最佳疏透度(β)应在30%~40%之间,枝条数量在16~20根之间较为合适。
孙涛王继和满多清吴春荣刘虎俊马全林朱国庆
关键词:疏透度风洞模拟防风固沙
石羊河下游荒漠植物区系及其植被特征被引量:33
2006年
石羊河下游位于干草原向荒漠过渡区域,有天然种子植物23个科,73个属,123个种,不仅有典型的戈壁荒漠成分,也渗入一些草原化荒漠植物种类。其荒漠植被特征更明显,群落层片结构简单,群丛建群种的74.4%是灌木和半灌木,构成了灌木、半灌木旱生群落;1年生草本植物随季节性降雨可形成“灌草丛”,成为荒漠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上,温带成分属占优势,其中地中海至中亚分布型及其变型最多,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整个区域内植物的分布集中在生境较适宜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成群性高,但在小区域内植物种的分布则较单一。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组,23个群系,38个群丛。地域性植被以绿洲为中心,成环状分布,可分为3个带。
刘虎俊王继和常兆丰马全林杨自辉詹科杰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植被
干旱沙区2种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6
2001年
通过对沙地栽培的苹果梨和锦丰梨 2种梨树光合速率 ( Pn)日变化、季节变化的测试研究表明 :苹果梨 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上午 9:0 0为 1 0 .1 58μmol· m- 2 · s- 1。锦丰梨 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第一峰值在上午 9:0 0 ,第二峰值在下午 1 3:0 0 ,第一峰值高于第二峰值 Pn分别为 1 4.566μmol· m- 2 · s- 1和 1 0 .972μmol· m- 2 · s- 1。并分析得出 2种梨树 Pn与其蒸腾速率 ( TRAN)、胞间 CO2 浓度 ( CINT)、水气压亏缺 ( VPD)等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 ,以及 2种梨树的水分利用效率 ( WUE)
张盹明王继和马全林吴春荣
关键词: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合特性干旱沙区
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ERDAS、GI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1960—2005年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的景观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是影响过渡带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期间,绿洲向外围扩张了2~3km,且过渡带向荒漠位移,过渡带宽度由1960年的4km增至1987年的约9km,之后又迅速变窄;1978—1987年间,研究区景观变化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后,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整个过渡带景观破碎程度较大的时期出现在景观类型转化最快的1978—1987年,景观较破碎的区域出现在距绿洲边界2km处和造林区.1960—2005年间,研究区乔木林趋于消失;灌木林在1987年前大面积增加,之后急剧减少;耕地开垦强度在1960—1998年间持续增加,1998年之后有所降低,但研究期间的弃耕率则呈直线增加趋势.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胡小柯刘虎俊
关键词:景观动态
濒危植物绵刺光合的生理生态学特征被引量:15
1999年
使用 L i- 62 0 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 ,测定了自然状况下绵刺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气象因子在 9:0 0~ 1 9:0 0的日进程 ,以白刺等旱生植物为对照 ,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绵刺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 8.832 μmol· m- 2 · s- 1,小于白刺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 9.449μmol· m- 2·s- 1;绵刺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白刺 ,在 1 3:0 0之前差异最为明显 ;同其它沙旱生植物相比 ,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介于多种旱生植物之间 ;绵刺的净光合速率同各个气象因子的相关均不显著 ,水分利用效率同气温以及相对温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 ,与气温、相对温度以及大气 CO2 浓度之间存在的多元线性关系 ,相关方程为YWU E=6.30 6+ 0 .0 633XRH- 0 .1 78XTA+ 0 .0 1 64XCO2 。
马全林王继和张盹明吴春荣
关键词:旱生植物濒危植物绵刺光合作用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