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翰章

作品数:69 被引量:314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下颌
  • 13篇颌骨
  • 11篇颌关节
  • 11篇下颌骨
  • 10篇动物
  • 9篇颞颌
  • 9篇颞颌关节
  • 8篇口腔
  • 7篇动物实验
  • 7篇血供
  • 7篇骨折
  • 5篇动物实验研究
  • 5篇造影
  • 5篇缺损
  • 5篇颌面
  • 5篇细胞
  • 5篇内固定
  • 5篇口腔医学
  • 5篇肋骨
  • 5篇癌前

机构

  • 54篇华西医科大学
  • 9篇四川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湛江医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
  • 2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澳大利亚纽卡...

作者

  • 69篇王翰章
  • 15篇郑谦
  • 14篇魏世成
  • 13篇李声伟
  • 11篇王模堂
  • 10篇王大章
  • 7篇熊成东
  • 7篇彭继跃
  • 7篇刘磊
  • 6篇温玉明
  • 5篇罗福成
  • 5篇赵宗林
  • 5篇许彪
  • 5篇邓先模
  • 4篇石冰
  • 4篇周磊
  • 4篇王慧明
  • 4篇黄盛兴
  • 3篇史宗道
  • 3篇毛驰

传媒

  • 29篇华西口腔医学...
  • 7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纵横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7篇1994
  • 1篇1993
  • 8篇1992
  • 9篇1991
  • 8篇199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升支斜行骨切开术后骨愈合的定量组织学观察
1996年
为对下颌升支斜行骨切开术后骨组织形态进行定量观察,作者采用骨组织形态定量分析法,并结合活体骨组织四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γ光子吸收法骨矿含量分析,对山羊单侧下颌升支斜行骨切开术后骨愈合过程中的新生骨小梁,新骨形成速度及新骨矿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下颌升支斜行骨切开术,如果近中骨段上仅有关节囊-翼外肌附丽,近中骨段下份区骨愈合的数量、速度均明显低于近中骨段上份区域(P<0.05),下份区域骨愈合延迟。
郑谦王翰章
关键词:骨切开术骨质再生组织学技术下颌
可吸收DL-聚乳酸夹板行颌面部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1996年
对DL-聚乳酸(PDLLA)夹板在8只狗的下颌骨、颧弓骨折内固定的疗效,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大体、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活体骨标记、X线摄片,观察骨折4,8,12,28周时的内固定效果;PDLLA板的组织相容性及其在体内的降解,并与微型钢折内固定比较。结果表明:1.超高分子PDLLA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下颌体、颧弓骨折内固定中可获得良好固位,达到与微型钢板相同的内固定效果。2.PDLLA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异物反应。3.PDLLA板植入后脆性逐渐增加,术后3月仍呈原有外形,但重量下降,术后7月已降解为碎片和小颗粒,重量丧失70%以上,但何时完全吸收有待更远期观察。
郑谦魏世成赵宗林李万山胡开进卢勇王翰章邓先模熊成东罗福成罗朝英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金地鼠颊囊癌前病变的研究──致癌作用时间与癌变潜力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用致癌剂0.5%甲基苯蒽丙酮溶液每周3次涂于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上,于用药第5周出现上皮单纯性增生。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病变继续发展,至用药第9周,病变表现为类似人类口腔粘膜白斑异常增生的组织学改变。分别于用药第5、7、9周后停止用药,观察至 21周。结果5周组未发生癌变, 7周组 30%( 3/10)癌变,9周组100%(10/10)癌变。实验证实甲基苯葱诱发的金黄地鼠癌前病变模型的癌变潜力与用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用药9周后,所有病变成为具有稳定癌变潜力的癌前病变。
周磊王模堂王翰章温玉明
关键词:口腔粘膜白斑癌前状态致癌物
猪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颞颌关节成形术模型的建立
1995年
以猪为实验对象,以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做颞颌关节成形术,其中包括肋骨-肋软骨切取术、单侧下颌骨髁状突切除术、以及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切除之髁突,完成髁突置换式的颞颌关节成形术。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靠,是研究颞颌关节成形术较理想的实验手段。
樊瑞彤王翰章王大章
关键词:颞颌关节关节成形术动物模型
电子计算机在颞颌关节病中的应用研究
1991年
电子计算机在颞颌关节病中的应用研究在近十年中发展很快。本文讨论了电子计算机在颞颌关节病的临床、科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概况。
魏世成王翰章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颞颌关节病
髁突高位切除术
1989年
髁突高位切除术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一种有较高研究价值及实用性的手术方法。文章阐述了该手术的原理、适应症、手术操作,远期疗效,以及术后髁突自身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
黄盛兴王翰章
发展我国特色的唇腭裂治疗方法被引量:5
2008年
先天性唇腭裂的治疗,多年来我们采用国外学者提出的方法和技术,现我国亦有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近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推荐了我国学者们的研究成就,并加以评述。
王翰章
关键词:唇裂腭裂
腭裂植骨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3
1998年
目的为了寻找拮抗腭裂及腭裂修复术后上颌骨生长抑制的方法,本研究观察了早期延期全裂隙植骨修复动物腭裂模型后,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用40只狗作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I外科手术造成右侧完全性腭裂,实验组Ⅱ手术造成右侧完全性腭裂后用两瓣法修补裂隙,实验组Ⅲ手术造成右侧完全性腭裂后用自体肋骨移植并用两瓣法修复裂隙。观察了上颌骨长、宽、高、后面长、宽及鼻中缝与额骨中垂线的夹角变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的延期腭裂全裂隙骨移植修复术在拮抗裂隙和裸露骨面对上颌骨横向生长致畸作用的同时,可以诱发新的上颌骨畸形。
石冰邓典智王翰章王大章
关键词:腭裂植骨上颌骨发育
标准X线投照法揭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变严重程度的探讨被引量:3
1991年
应用颞颌关节侧位及个体校正侧位、经髁突长轴中份层面的个体校正侧位体层、同样头位同一层面的上腔或下腔造影X线检查,可揭示颞下颌关节内骨病变、盘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类,作为标准诊断法。经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颞颌关节专科门诊实践,证实此法有效、可靠。文中介绍了常用的颞下颌关节X线检查方法的特点。并强调头位固定及髁突长轴水平角校正的重要性。
史宗道王虎雷荀灌王翰章王毅陈铀陈亚平
关键词:放射造影术
下颌升支血供的血管造影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以前的学者就下颌骨,尤其是下颌体的血供作过较多的血管造影研究,但关于下领升支的血供研究较少。
彭继跃王翰章
关键词:下颌骨下颌升支血供血管造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