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英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化硅
  • 2篇热弹性
  • 2篇聚硅氧烷
  • 2篇硅氧烷
  • 2篇二氧化硅
  • 1篇增韧
  • 1篇炭黑
  • 1篇热弹性分析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聚苯
  • 1篇聚苯硫醚
  • 1篇分析方法
  • 1篇白炭黑
  • 1篇力学性

机构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篇芦艾
  • 3篇王英
  • 2篇周玉丰
  • 2篇杨萌
  • 1篇姜涛
  • 1篇赵雪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塑料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增韧聚苯硫醚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无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NPMVS)共混物及聚苯硫醚/单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SPMVS)共混物,并对该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弹性体在共混物中均匀分散,弹性体的加入对PPS基体起到明显的增韧效果;当弹性体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2种共混材料的增韧性能最佳,PPS/N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3.9倍,PPS/S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2.4倍;当NPMVS含量为10%时,PPS/N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8倍,当SPMVS含量为3%时,PPS/S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4倍。
王英姜涛王宪忠芦艾
关键词:聚苯硫醚力学性能增韧
基于热弹性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硅增强聚硅氧烷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溶解溶胀实验和热弹性测试,并利用热弹性理论对二氧化硅增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溶解溶胀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PMVS网络中分子链的流动性降低,有序度增加即链熵降低,对PMVS的增强有着重要作用;由热弹性理论分析计算所得结论表明,在硫化PMVS/二氧化硅网络结构中,流动性完全受限的部分链段,在定拉伸、升高温度的条件下,会有少量链段的流动性增加,使得分子链的内能增加对总应力产生贡献(fe/f),并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贡献逐渐变大,也就是说二氧化硅增强PMVS的物理本质不仅仅来源于熵的变化,而且与内能的贡献也有着重要关系(特别是在低拉伸比条件下)。
周玉丰芦艾杨萌王英
关键词:热弹性分析二氧化硅
白炭黑对聚硅氧烷佩恩效应及热弹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溶解-溶胀实验和流变测试对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沉淀法二氧化硅Z142的佩恩效应进行研究,利用热弹性分析方法对PMVS-Z142的热弹性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Z142含量的增大,PMVS中的"二级结构"增多;在小应变下"二级结构"遭到破坏发生解聚,导致PMVS-Z142的剪切模量下降,即佩恩效应;随着Z142含量的增大,内能对总应力的贡献愈大,内能是温度的函数,即PMVS的力学行为受温度的影响越大。
周玉丰杨萌王英赵雪芦艾
关键词:热弹性二氧化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