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转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油菜
  • 7篇甘蓝
  • 6篇基因
  • 5篇甘蓝型
  • 5篇甘蓝型油菜
  • 4篇染色体
  • 3篇杂交
  • 3篇染色体组
  • 3篇转基因
  • 2篇单体异附加系
  • 2篇异附加系
  • 2篇植酸
  • 2篇植酸酶
  • 2篇酸酶
  • 2篇人工合成甘蓝...
  • 2篇种间
  • 2篇种间杂交
  • 2篇转基因油菜
  • 2篇子房
  • 2篇子房培养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王转
  • 9篇方小平
  • 8篇李均
  • 7篇罗莉霞
  • 6篇李俊
  • 3篇任莉
  • 2篇陈坤荣
  • 2篇陈波
  • 2篇罗丽霞
  • 2篇陈茹梅
  • 2篇张苏锋
  • 2篇魏文辉
  • 2篇王力军
  • 1篇胡琼
  • 1篇范云六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合成具有白菜或甘蓝细胞质的甘蓝型油菜被引量:4
2010年
为比较甘蓝型油菜不同细胞质基因组的遗传效应及其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对12个白菜(2n=20)与1个芥蓝(2n=18)的正反交种间杂种分别进行子房和胚培养,人工合成白菜和甘蓝细胞质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白菜×芥蓝的正交子房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2.32%,甘蓝×白菜的反交胚培养杂种苗平均诱导率为1.16%。不同杂交组合之间,杂种苗诱导率差异大,但相同亲本正反交杂种获得的难易趋势相似。将单倍体杂种小苗在含0.01%秋水仙碱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处理10d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达59.32%。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类似于栽培甘蓝型油菜,无论正交或反交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其农艺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但更接近于母本。合成油菜花粉育性在40.53%~88.95%之间。
李俊罗莉霞王转李均陈坤荣任莉方小平
关键词:种间杂交胚抢救子房培养
白菜和甘蓝细胞质油菜(Brassica napus)人工合成研究
对芥蓝(2n=18)×白菜(2n=20)的种间杂种分别进行胚培养和子房培养,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子房培养正交白菜×甘蓝的杂种苗平均诱导率2.32%,胚培养反交甘蓝×白菜的杂种苗平均诱导率为1.16%。不同杂交组...
李俊方小平罗莉霞王转李均任莉
关键词:种间杂交子房培养
文献传递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英文)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F0植株的减数分裂行为具有以下4个特点:1)染色质团最初由一团分裂成为两团;2)A、C2个染色体组在甘蓝型油菜细胞内保持独立,减数分裂前期I中在分裂速度上存在差异;3)在A或C基因组内部的不同染色体之间...
李俊方小平王转罗丽霞
关键词:MEIOSIS
文献传递
白芥×甘蓝F1代及BC1代单体异附加系的GISH分析(英文)
以白芥作母本,甘蓝作父本进行属间杂交,获得了不育及半不育的两种F1植株,再以半不育的F1植株作母本,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了BC1植株。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
魏文辉张苏锋李均王力军陈波王转罗丽霞方小平
关键词:F1
文献传递
能以植酸磷为唯一磷源生长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被引量:10
2010年
由于难溶性矿物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大量存在,土壤总磷虽高,但多数土壤缺乏有效磷,这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壤中有机磷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植酸,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供给,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通过两步再生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NPR-phyI中含有的带胞外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油菜品种中双6号中,并获得转基因油菜56株,转化效率0.16%~9.20%。分子检测和酶活性检验表明,植酸酶基因已导人中双6号,转基因植株能有效表达植酸酶基因并向根外分泌植酸酶,转基因植株能以植酸为唯一磷源正常生长,非转基因植株则不能。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根系分泌大量高活性植酸酶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磷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利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土壤闭蓄态有机磷利用效率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方小平王转陈茹梅李均范云六罗莉霞陈坤荣任莉
关键词:油菜植酸酶转基因
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组定向转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组定向转基因的方法,其步骤是:A、甘蓝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首先是农杆菌菌液制备,其次是外植体制备,第三是将外植体置于农杆菌液中进行遗传转化,第四是除草剂抗性检测,第五是PCR分子检测;...
方小平李均王转罗莉霞李俊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组定向转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组定向转基因的方法,其步骤是:A.甘蓝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首先是农杆菌菌液制备,其次是外植体制备,第三是将外植体置于农杆菌液中进行遗传转化,第四是除草剂抗性检测,第五是PCR分子检测;...
方小平李均王转罗莉霞李俊
文献传递
白芥×甘蓝F1代及BC1代单体异附加系的GISH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以白芥(SinapisalbaL)为母本,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获得了不育及半不育的两种F1植株,再以半不育的F1植株作母本,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了BC1植株.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鉴定出不育F1植株有21条染色体,其中9条来自甘蓝,12条来自白芥,属含1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预期杂种;半不育F1植株有30条染色体,其中18条来自甘蓝,12条来自白芥,属含2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非预期杂种,其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最多出现3个C-S三价体,减数分裂后期Ⅰ白芥染色体出现不同的分离比例.GISH分析结果表明,从BC1植株中鉴定出了1株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其有丝分裂中期相有19条染色体,18条来自甘蓝,附加的1条来自白芥;减数分裂中期Ⅰ显示9个甘蓝的二价体及1个白芥的单价体,有时白芥的单个染色体与甘蓝的染色体形成了可能的三价体.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白芥基因渗入、基因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
魏文辉张苏锋李均王力军陈波方小平王转罗莉霞
关键词: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
外源基因定向插入甘蓝型油菜C基因组被引量:7
2006年
外源基因定向插入C基因组对于降低转基因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的生态环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入到芥蓝(B.oleracea var.alboglabra,CC)中,以转bar基因的芥蓝(CbCb)为父本,非转基因的白菜(B.rapa,AA)为母本,通过种间杂交、子房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bar基因定向插入C基因组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株系67个.PCR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bar基因为阳性的株系31个,阴性的株系36个.Basta(?)喷施结果表明,分子检测阳性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高抗除草剂,分子检测阴性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则不抗.South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外源bar基因已整合到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中.
李俊方小平王转李均罗莉霞胡琼
关键词:BAR基因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植酸酶基因研究
本文以油菜具柄子叶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具有胞外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转入甘蓝型油菜.通过植酸酶在植株根系中表达并分泌胞外,使植株根系分泌物中含大量高活性的植酸酶以水解土壤中的植酸磷,释放出磷供植株吸收利...
王转陈茹梅罗莉霞李均方小平范云六
关键词:农杆菌油菜植酸酶油料作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