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锁牢

作品数:88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小麦
  • 11篇棉花
  • 10篇杂草
  • 10篇甜菜
  • 9篇姬蜂
  • 9篇姬蜂科
  • 9篇白粉
  • 9篇白粉病
  • 8篇药剂
  • 8篇夜蛾
  • 8篇田间
  • 7篇防效
  • 6篇新种记述
  • 6篇亚麻
  • 6篇药效
  • 6篇种衣剂
  • 5篇幼虫
  • 5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5篇小麦白粉

机构

  • 86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科院
  • 1篇和田地区农技...
  • 1篇新疆分析测试...
  • 1篇伊犁职业技术...
  • 1篇疏勒县农业技...
  • 1篇阿瓦提县农业...
  • 1篇新疆八一农学...
  • 1篇石河子农业科...

作者

  • 87篇王锁牢
  • 59篇李广阔
  • 30篇高海峰
  • 24篇杨安沛
  • 24篇张航
  • 22篇王剑
  • 22篇白微微
  • 17篇马祁
  • 11篇高永红
  • 10篇郝彦俊
  • 9篇李号宾
  • 8篇雷钧杰
  • 8篇刘建
  • 6篇何伟
  • 6篇王惠珍
  • 5篇王登元
  • 5篇刘恩良
  • 5篇丁瑞丰
  • 5篇杨海峰
  • 4篇张宏芝

传媒

  • 34篇新疆农业科学
  • 6篇八一农学院学...
  • 5篇中国糖料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杂草科学
  • 2篇种子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农药
  • 2篇Entomo...
  • 2篇中国麻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棉花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农村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麻业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田间发生规律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探讨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筛选对小麦叶锈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药效试验参照小麦叶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小麦叶锈病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始发生期及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始见期在5月中下旬,病情指数在小麦生长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叶锈病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大。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枣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病情指数最高,其次是小麦单作田。药剂试验表明,药后10 d,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的防治效果均在76%以上,显著高于10%苯醚菌酯悬浮剂和25%乙嘧酚水悬浮剂。【结论】基本摸清了核桃小麦间作、红枣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筛选出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已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在试验浓度下可有效控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高海峰王锁牢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高永红张宏芝李广阔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吡虫啉、氟虫腈对地老虎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被引量:5
2005年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氟虫腈对黄地老虎的LD50分别为0.090 6和0.064 0 g/100g棉种.田间棉花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氟虫腈等药剂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1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以0.2~0.3 g/100 g棉种拌种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地老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以0.1g/100g棉种拌种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地老虎也具有一定的防效.
王锁牢郝彦俊李广阔王剑李号宾
关键词:有害生物化学防治吡虫啉氟虫腈地老虎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国外纤维亚麻品种的比较与评价
2010年
采用随机区组对从国外引进的纤维亚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当;TX-3、TX-13、SU和TX-14的原茎产量、种子产量和出麻率优于对照品种FANY,其它参试品种的原茎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但出麻率均优于对照品种;TX-3、SU和MARYLIN对枯萎病达中度抗病水平;比较各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TX-3和SU两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和出麻率高、抗病性好,可推广应用。
王锁牢李广阔顾元国陈跃华王剑王静
一种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种衣剂包含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份:吡虫啉12~17%、福美双6~11%、多菌灵4~7%、OX-4101~1.5%、聚醋酸乙烯酯1~2%、16011~3%、6...
王锁牢马祁王钢李广阔王剑
文献传递
新疆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采用人为调整虫量梯度的方法,研究了新疆第二代棉铃虫在自然情况下对棉花的为害和防治指标。结果发现,蕾铃减少率(Y1)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1=-33.9444+14.9663lnx;皮棉减产率(Y2)与百株虫口密度(x)间的关系为Y2=-89.7121+24.4342lnx;棉花受害后自我调节补偿能力有限。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出发。
李号宾马祁王锁牢汪飞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
哈密棉蚜越冬调查被引量:7
1990年
棉蚜在哈密有全周期和不全周期两种周期型,可以孤雌胎生蚜或蚜卵在室内石榴、扶桑、花椒、菊花等植物上越冬;在室叶的黄金树等植物上虽有越冬卵,但这些蚜卵不能孵化,属无效卵。
杨海峰王惠珍吕庆王锁牢朱晓华
关键词:棉蚜越冬
新疆坐腹姬蜂属Enizemum六新种记述(膜翅目 姬蜂科 蚜蝇姬蜂亚科)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记述了坐腹姬蜂属Enizemum 6新种,即:白盾坐腹姬蜂E.albiscutellum sp.n.,具纹坐腹姬蜂E.striatum sp.n.,狭室坐腹姬蜂E.stenocellum sp.n.,黄缘坐腹姬蜂E.flavhnarginatum sp.n.,黑盾坐腹姬蜂E.nigriscutellum sp.n.,无室坐腹姬蜂E.incellum sp.n.,并给出了该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附部分形态特征图。
马祁王登元王锁牢
关键词:分类学姬蜂科
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种群动态研究,探讨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特点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结果】麦长管蚜5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发生危害时间稍早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危害高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核桃小麦间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大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结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核桃小麦间作田的危害重于其在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的危害。
王锁牢李广阔高海峰高永红张宏芝
关键词:枣麦间作麦长管蚜
天山北麓甜菜节本稳产增糖栽培技术集成模式示范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目前甜菜种植过程中普遍灌水和施肥量过大造成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以比对照田(CK)含糖率增加0.5度、节水10%以上、肥料用量减少20%以上为总体目标,开展了节本稳产增糖栽培技术集成模式示范。通过一年的对比示范结果表明:示范田较对照田(CK)节水18.69%、化肥用量减少51.2%,甜农节本2 065.23元/hm2;块根产量增加9.29%、含糖率提高2.94度,增收4 155元/hm2,两项合计增加收入6 220.23元/hm2。实际效果验证了甜菜节本稳产增糖栽培技术集成模式的可行性,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白晓山林明杨洪泽王锁牢潘竟海刘华君陈友强邓超宏李承业周建朝
关键词:甜菜节本稳产增糖栽培技术
乙酰甲胺磷乐果涂茎防治瓜田棉蚜的研究
1991年
甜瓜、西瓜、黄瓜用乙酰甲胺磷、乐果乳油,按1:5浓度涂茎。经哈密、玛纳斯两地20余次试验、示范,防治棉蚜药效十分突出,比喷雾效果高,差异极为显著。涂后3~4d,杀蚜药效在90%以上,以后更高,常可达98%~100%,持效在15d以上。就缓释剂比较,高脂膜稍好于聚乙烯醇和清水,但差异不大。涂茎对天敌杀伤少,并可兼治叶螨。瓜内农药残留远低于国内外推荐的蔬菜最高允许量。
杨海峰王惠珍王锁牢吕庆沙比拉朱晓华
关键词:棉蚜乙酰甲胺磷乐果瓜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