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厚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沛县农林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4篇高产
  • 3篇生育
  • 2篇早熟
  • 2篇制种
  • 2篇制种技术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育特性
  • 2篇水稻
  • 2篇苔蒜
  • 2篇籼型
  • 2篇籼型不育系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 2篇高产制种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多目标决策

机构

  • 10篇沛县农林局
  • 1篇徐州市农业局

作者

  • 10篇田厚军
  • 7篇范学东
  • 2篇徐前进
  • 2篇张浩
  • 2篇许成军
  • 2篇郭延敏
  • 1篇易杰忠
  • 1篇张尊沛
  • 1篇耿立新
  • 1篇程美真
  • 1篇周忠军
  • 1篇封文雅

传媒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农技服务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沛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及对策
2007年
本文通过对沛县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的分析,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对策,来推进该县的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田厚军范学东耿立新程美真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淮北地区稻棵套播强筋小麦生育特性及栽培对策被引量:1
2006年
稻棵套播小麦生产技术在小麦生产上已应用多年,水平不断提高,为淮北微山湖低洼地区稻麦两熟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多年生产、试验、实践,总结了淮北地区稻棵套播强筋小麦的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对策:生产上抓好选用抗冻性强的冬性、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适期适量套播,合理运筹肥水、防止高脚苗、修复内外三沟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六项关键技术。
范学东田厚军郭延敏
关键词:强筋小麦
豫粳6号水稻受淹后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对策
2008年
通过连续3年对沛县豫粳6号水稻在分蘖期受淹田块的调查,初步分析掌握了水稻受淹后的苗情特点及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对策,采取了积极的灾后补救措施,使受灾水稻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田厚军范学东许成军
关键词:受淹水稻生育特点栽培技术对策
籼型不育系金23A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对籼型不育系金23A的试种、配组试验及系列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23A具有生育期短、温光反应敏感等特点,其系列组合高产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培育壮秧,适龄多苗栽插确保足穗,适时喷施"九二O"塑造良好的受粉态势,采取综合技术防治稻粒黑粉病。
田厚军范学东孟宪平
关键词:金23A生物学特性制种技术
籼型不育系粤丰A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对籼型不育系粤丰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配组试验及大面积制种技术调查,结果表明,粤丰A对“九二○”反应钝感,丰优系列组合制种“九二○”应掌握在粤丰A见穗0~5%时割叶并连续喷施为宜,总用量为600 g/hm2左右;粤丰A抽穗后2~3 d才开始开花,丰优系列组合制种的最佳花期相遇标准为母本早父本3 d始穗,可实现盛花期相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粤丰A系列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孟宪平田厚军范学东
关键词:不育系粤丰A生物学特性制种技术
淮北地区麦套稻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多年麦套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提出了超高茬麦套稻的生育特性和适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范学东田厚军张敏许成军
关键词:麦套稻生育特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粳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7年
本文探讨了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粳6号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田厚军范学东张敏刘志权
关键词:华粳6号高产栽培技术
基于多目标关联分析的作物新品种区试综合评估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就作物区试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估,提出了多目标关联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客观实际的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应用价值,而且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对区试综合评估这一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为育种、科研、推广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手段,也为生物系统的优势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综合评述等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周忠军田厚军易杰忠张尊沛封文雅郭延敏
关键词:综合评估多目标决策
早熟苔蒜的栽培
2008年
1品种选择 选择无病、无破损、无烂瓣的蒜种,并且符合GB8079中规定的二级良种以上的要求,目前以正月早(寒蒜)、二水早为宜。这类品种属蒜苔专用品种,原产四川成都,熟性早,休眠期短,适应性广。冬前青蒜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开春后返青生长速度快,蒜苔品质优,质地脆嫩,苔白色部分短,上下粗细均匀。一般在3月底抽薹,4月上中旬采收,亩产蒜薹500—700kg、蒜头600kg。
田厚军张浩徐前进
关键词:苔蒜栽培早熟休眠期适应性
早熟苔蒜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从品种选择、播种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早熟苔蒜的栽培技术。
田厚军张浩徐前进
关键词:早熟苔蒜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