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世彪

作品数:91 被引量:70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滑坡
  • 11篇地震
  • 11篇GIS
  • 8篇地理
  • 8篇库区
  • 8篇滑坡灾害
  • 7篇地理学
  • 7篇制图
  • 7篇数字高程
  • 7篇数字高程模型
  • 7篇汶川地震
  • 7篇理学
  • 7篇敏感性
  • 7篇高程模型
  • 6篇地理信息
  • 6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信息系统
  • 6篇三峡库区
  • 6篇树轮
  • 6篇土地利用

机构

  • 88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江苏教育学院
  • 4篇教育部
  • 4篇江苏省国土资...
  • 4篇南京旅游职业...
  • 3篇兰州大学
  • 3篇维也纳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1篇白世彪
  • 54篇王建
  • 19篇张志刚
  • 14篇常直杨
  • 12篇闾国年
  • 9篇张茂恒
  • 7篇徐孝彬
  • 7篇洪婷
  • 6篇曹光杰
  • 6篇盛业华
  • 4篇韦玉春
  • 4篇赵志军
  • 4篇缪亚敏
  • 4篇程晨
  • 3篇屈贵贤
  • 3篇张帆宇
  • 3篇杨琳
  • 3篇李晶冰
  • 3篇商志远
  • 3篇刘平

传媒

  • 8篇山地学报
  • 4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地质论评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灾害防御...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自相关分析在面积高程积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面积高程积分值(HI)作为揭示区域构造相对活动性的指标,在地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研究多以流域作为载体分析HI值的特性,然而HI值是否受流域大小及形状的影响存在争议。以白龙江流域作为试验区,利用ASTER 30 m及SRTM 90 mDEM数据,基于不同大小的分析窗口分别计算了流域的HI值。研究表明:1.原始HI值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分析窗口空间分布位置、DEM分辨率、岩性差异的影响不大,但是受分析窗口大小的影响较大,存在尺度依赖。2.对原始HI值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后HI值表现出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热点分析"表明HI值高值聚集区分布在白龙江中上游,与地壳隆升强烈及断裂活跃的作用相关,低值聚集区分布在白龙江下游及一些河谷中。研究表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应用,能够使基于分析窗口提取的HI值呈现出更多的构造意义。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一种基于顶点曲率的三维实体表面模型加密算法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空间少数点通过内插方法使数据加密来模拟真实的三维实体表面模型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Crust算法是一种基于计算几何中的Voronoi周期图的曲面重建算法,算法简单,重建结果精细,但由于计算量太大,其应用受到了限制.采用基于顶点曲率的原理,提出了一个三角网内插的曲面重建算法:即由TIN形成的三维空间数据,计算每个三角网的权重(曲率权重、角度权重),然后求出每个三角形质心,再利用一系列原理对质心进行纠正,得出新的内插点,最后由用户设定加密点数的百分比,根据权重大小来重建三维实体表面.还给出了一组三角网加密模型实例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徐苏维盛业华王永波白世彪刘平
关键词:三角网格数据加密VTK
均值变点分析法在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确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14年
利用DEM数据提取河流地貌参数在地貌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集水面积阈值的准确确定是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对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为了探讨如何确定提取河网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杂谷脑河流域为例,基于SRTM-DEM数据,在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计算不同集水面积阈值条件下河网密度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均值变点分析法获取河网密度值变化的拐点,并计算最佳集水面积阈值.研究表明: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改变,河网密度逐渐降低,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所确定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8.1 km2,该结果与1∶50万水系图相比,主干上吻合,支流上更具真实性.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可为其它地区水系提取提供参考.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基于纹理分析的汶川地震滑坡识别
以5.12地震后甘肃省文县碧口镇和中庙乡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地震后ALOS数据及DEM数据为基础数据,根据ALOS数据和地震滑坡的特点,采用基于不同地类的辐亮度值差异的监督分类方法和基于地震滑坡影像的纹理特征的纹理分析两...
程晨白世彪王甜甜张蕾李剑萍吴银丽
关键词:纹理分析汶川地震
面积高程积分值计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1
2015年
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index)能够对流域地貌发育阶段进行定量的描述,在地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该值的计算方法较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哪种方法才能带来更便捷准确的结果,尚缺乏探讨。文中基于Arcgis9.3及SRTM-DEM数据,以白龙江流域32个子流域为例,分别利用积分曲线法、体积比例法及起伏比法求取了各子流域的HI值。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的HI值几乎一致,但起伏比法是计算HI值最高效简捷的方法;积分曲线法及体积比例法在流域数目较少时可以使用,但流域数目较多时不推荐使用。该结果可为利用HI值进行地貌研究提供借鉴。
常直杨王建白世彪张志刚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白龙江流域
白龙江中游凤安山滑坡^(26)Al暴露年代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准确地重建滑坡发生年代和复活期次是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近年来,随着AMS技术的发展,宇宙成因核素测年逐渐成为滑坡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之一。以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中游的凤安山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在该滑坡后壁和其下方的大石块上各采集了1个宇生核素暴露年代样品,在综合考虑了遮蔽因子以及对该区域的侵蚀速率估算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滑坡的宇生核素26Al暴露年代。结果显示:该滑坡分别大约在0.72~0.75 ka和2.26~2.65 ka左右发生过,后者发生时间与该区公元前186年的地震型滑坡发生时间一致;对于年代越老的样品,侵蚀速率对宇生核素测年的年代结果影响越大。
舒杰白世彪崔豫陈倩张志刚张志刚
关键词:侵蚀速率
地球表层系统思想下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改革
以人地关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已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应在传统的部门地理实习基础上加以改善,建立起包括室内和野外、基础和提高、必修和选修的多层次、多形式、综合性的实习新体系。强调...
张茂恒王建陈霞白世彪孟景闻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教育改革
流速断面法在长江古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本文根据收集的多个地质钻孔资料恢复出长江南京段3个古河槽横断面,对古深槽沉积物样品进行14C与ESR年代测定以及对沉积相的分析,判定-50~-90 m的古深槽形成于末次冰期最盛期。根据古河床沉积物粒度,利用泥沙起动公式计...
李彦彦王建周晓华白世彪曹光杰
关键词:钻孔剖面末次冰期最盛期长江南京段
汶川地震前后舟曲滑坡敏感性对比和土地利用规划
本文以5.12地震后白龙江流域舟曲-武都段为研究区域(8,000 km),研究实验样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山系,介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三大地貌单元之间,位于西秦岭纬向构造带与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交汇处,...
白世彪王建洪婷程晨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灾害敏感性
文献传递
黄海南部海门近岸牡蛎礁发育的物质基础与环境背景被引量:10
2009年
中国的现代牡蛎礁多发育在河口,但位于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却发育在非河口地区。利用对岩芯和剖面进行的岩相、粒度、硅藻及14C年代等因子的分析测试数据,对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的发育场所和环境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地在距今5630年左右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环境变化,由之前的潮间带环境转变为之后的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相环境,形成了适宜牡蛎生长和牡蛎礁发育的条件。尽管牡蛎礁现在出露在粉沙淤泥质潮滩上,但是其发育的基底不是粉砂淤泥质潮滩,而是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黏土矿物特征还显示出,海门牡蛎礁的发育还与长江口的影响密切相关。
王建赵梅白世彪龚晓辉张茂恒吴艳红萧家仪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环境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