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蕊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粒剂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律失常
  • 2篇颗粒剂
  • 2篇缓慢性
  • 2篇缓慢性心律失...
  • 2篇挥发油
  • 1篇心悸
  • 1篇胸痹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色谱
  • 1篇普萘洛尔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糊精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4篇盛蕊
  • 4篇李亚平
  • 3篇章建民
  • 3篇俞忠明
  • 3篇寿旦
  • 1篇杨晶

传媒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扶本增脉颗粒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扶本增脉颗粒剂中挥发油的混合提取最佳工艺路线。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总重量及桂皮醛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提取工艺,以确定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药材混合加10倍量水、浸泡1.5h、加热至沸腾回流7h。结论:按上述工艺条件提取本制剂中的挥发油最为合理。
俞忠明李亚平盛蕊寿旦章建民
关键词:挥发油桂皮醛
扶本增脉颗粒对普萘洛尔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扶本增脉颗粒对普萘洛尔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普萘洛尔致大鼠心率减慢模型,通过测量大鼠心率,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心肌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cTn I)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种酶的活性,评价本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扶本增脉颗粒对该药物所致的心动过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动物模型大鼠心肌中SOD的活性,降低心肌中MDA、cTn I的含量和血清中酶的活性。结论扶本增脉颗粒有较明显的抗心动过缓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调节心肌收缩有关。
章建民李亚平盛蕊俞忠明寿旦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MDASODCTNI
扶本增脉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优选扶本增脉颗粒剂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率、回收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用薄层色谱及溶解度测定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配比1:9,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包合工艺能够起到稳定挥发性成分、增加溶解度的作用。
俞忠明寿旦盛蕊杨晶李亚平章建民
关键词: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薄层色谱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被引量:8
2011年
缓慢性心率失常是以心室率低于60次/min为特征的一类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散见于多种病症。近年来,临床医学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已从临床电生理深入到离子通道和基因水平,多项新技术被推广应用^[1],在治疗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药物治疗上发展缓慢,临床仍然依靠的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虽有明确的提升心率作用,但始终存在不良反应多的严重缺陷,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这些药物在纠正原有心律失常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心律失常,不能长期服用。起搏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心源性猝死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其远期疗效尚存在疑虑。Rodrigue等^[2]研究表明,永久性起搏器并不增加病窦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同时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盛蕊李亚平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悸胸痹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