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建强

作品数:77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肿瘤
  • 22篇病变
  • 19篇蛋白
  • 18篇癌前
  • 17篇癌前病变
  • 15篇细胞
  • 14篇胃癌
  • 14篇基因
  • 13篇免疫
  • 11篇癌组织
  • 10篇卵巢
  • 10篇宫颈
  • 8篇胃癌及癌前病...
  • 8篇胃肿瘤
  • 8篇卵巢癌
  • 8篇病变组织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宫颈癌
  • 5篇预后
  • 5篇淋巴

机构

  • 5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9篇洛阳医学高等...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俄克拉荷马大...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洛阳市妇女儿...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华县人民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6篇米建强
  • 18篇田晓予
  • 9篇沈铭昌
  • 9篇杨海霞
  • 7篇冯笑山
  • 6篇段文艳
  • 5篇何涛
  • 5篇郭云鸿
  • 5篇高社干
  • 5篇徐继业
  • 5篇王公平
  • 5篇熊丽丽
  • 4篇任莉
  • 3篇梁军
  • 3篇涂心明
  • 3篇齐宇红
  • 3篇李恩孝
  • 3篇戚世芳
  • 3篇邵秋菊
  • 3篇郝曙光

传媒

  • 9篇山东医药
  • 7篇肿瘤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食管疾病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洛阳医专学报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3
  • 1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PD-1、PD-L1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组织76例份(进展组)、早期胃癌组织26例份(早期组)、异型增生组织13例份(增生组),正常组织(胃炎及胃穿孔标本的断端组织)9例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PD-1、PD-L1,分析两指标间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早期组、增生组、正常组PD-1阳性率分别为55.3%、30.8%、30.8%、33.3%,PD-L1阳性率分别为46.1%、19.2%、7.7%、0,各组两两比较,发现PD-L1在进展期胃癌组的表达与早期组、增生组、正常组均有差异(P均<0.05)。PD-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有关,PD-L1表达与胃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PD-1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胃癌发生的进展,PD-1、PD-L1表达率逐渐升高;检测两指标有助于胃癌癌变的监测,有望作为指导胃癌免疫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郭晓宇米建强米优嘉左汪洋
关键词:胃癌胃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
IGF-1R、VEGF-C、D2-4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D2-4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子宫内膜腺癌作为实验组,14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1R、VEGF-C、D2-40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与过度表达相关(P<0.05);实验组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在IGF-1R过度表达组织中高于非过度表达组织,VEGF-C阳性表达高于阴性表达,且IGF-1R过度表达和VEGF-C阳性表达在实验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黄鹏翀何涛米建强张文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结转移
TBC1结构域家族成员15蛋白、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TBC1结构域家族成员15蛋白(TBC1D15)、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32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患者56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76例,分析不同分级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最小ADC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BC1D15、最小ADC值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积分光密度(IOD)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P﹤0.01)。截至2021年6月,13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死亡52例,生存80例,死亡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TBC1D15蛋白IOD值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1),最小ADC值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1)。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883和0.84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为0.99和1.11×10^(-3) mm^(2)/s。TBC1D15蛋白IOD值、最小ADC值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913和0.888,此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2和0.95×10^(-3) mm^(2)/s。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BC1D15蛋白表达上调,但最小ADC值较低,在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郝晓伟赵亚超米建强范波
关键词:表观弥散系数脑胶质瘤预后
DNA-PKcs在复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检测初发与复发卵巢癌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探讨DNA损伤修复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6例卵巢癌的初发和复发肿瘤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结果:初发肿瘤组织中DNA-PKcs表达为中度及强阳性者占36%;复发肿瘤组织中表达为中度及强阳性者占83%。36例中29例复发癌组织DNA-PKcs的表达较自身初发癌组织增强,这种表达的变化与肿瘤初发时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在卵巢癌的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增强,这可能是卵巢癌顺铂耐药产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田晓予米建强高庆蕾邢辉王薇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卵巢肿瘤DNA-PKCS复发抗药性多药
伊马替尼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及顺铂、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和对顺铂、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测定伊马替尼处理前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 p-PDGFRβ的表达情况。结果:伊马替尼可以诱导SKOV-3细胞凋亡,对其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显著提高了SKOV-3细胞对顺铂、紫杉醇的敏感性(P<0.05);PDGF-BB可促进PDGFRβ发生磷酸化,伊马替尼在体外阻断了SKOV-3细胞p-PDGFRβ的表达,p-PDGFRβ可能是伊马替尼的主要作用靶点。结论:伊马替尼对SKOV-3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并显著增强该细胞株对顺铂、紫杉醇的敏感性;伊马替尼可在体外阻断SKOV-3细胞PDGFRβ的磷酸化,这可能是其影响细胞增殖的主要途径之一。
冯磊田晓予米建强王一佳蔡素霞
关键词:伊马替尼卵巢癌顺铂紫杉醇SKOV-3
HLA-G、HLA-E水平对卵巢恶性肿瘤免疫逃逸药物干预研究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免疫逃逸药物干预研究中人类非经典白细胞Ⅰ类抗原-G(HLA-G)、人类非经典白细胞Ⅰ类抗原-E(HLA-E)水平的影响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移植卵巢恶性肿瘤的方式进行研究,培养卵巢恶性肿瘤细胞株,从而获取移植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共有50个模型,随机数表法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0个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定为对照组、顺铂组、天花粉蛋白组、米非司酮组、顺铂联合米非司酮组,处理方式则依次为未给予特殊处理、顺铂腹腔注射、天花粉蛋白腹腔注射、米非司酮灌胃、米非司酮灌胃联合顺铂腹腔注射,对各组移植瘤体积进行测定,并检测HLA-G与HLA-E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实施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顺铂组、天花粉蛋白组、米非司酮组、顺铂联合米非司酮组移植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顺铂联合米非司酮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天花粉蛋白组、米非司酮组(P<0.05),而顺铂组、天花粉蛋白组、米非司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HLA-G与HLA-E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上顺铂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天花粉蛋白组与顺铂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米非司酮组、顺铂联合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顺铂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逃逸药物干预用药中,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相比顺铂能更好地促进HLA-G与HLA-E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若能联合顺铂治疗可更好地提高效果,值得借鉴。
王峰冰米建强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HLA-GHLA-E
温敏磁性材料居里点效应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
李伟熊国欣陈建民米建强涂心明连建学雷茂生钱晓燕刘靖张毅张红领
该课题从动物S180肉瘤入手对用高频电磁场诱导植入瘤体内的温敏铁磁性材料产热治疗肿瘤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课题首先阐明利用具有较低居里点温度(60℃)镍铜合金治疗肿瘤的原理,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较低居里点温度的磁性材料,在...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
HOXD10在胆管癌细胞放疗增敏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D10(homeobox D10,HOXD10)基因在人胆管癌细胞放疗增敏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放射线照射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HOXD10 mRNA的表达。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多靶单击模型"和FCM法检测HOXD10稳定过表达的胆管癌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及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放射治疗对HOXD10过表达的胆管癌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2、4和8 Gy放射治疗后48和72 h,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中HOXD10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放疗后24 h组(P值均<0.05)。在2、4和8 Gy放射治疗后,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应的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阴性对照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0.05);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的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0)、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 dose,Dq)和2 Gy单次照射后细胞的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with 2 Gy,SF2)值均分别低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0.05)。4 Gy放射治疗后24 h,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凋亡率高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0.05);Lv-HOXD10-RBE和Lv-HOXD10-HCCC9810细胞中p53、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而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Lv-CTRL-RBE和Lv-CTRL-HCCC9810细胞(P值均<0.05)。结论:HOXD10可增加人胆管癌RBE和HCCC9810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
杨海霞米建强于得全梁军邵秋菊齐宇红梁昉袁灿亮李恩孝
关键词:胆管肿瘤放射疗法辐射耐受性集落形成单位测定
外泌体在食管鳞癌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虽然经过各种治疗,预后仍不甚理想。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尤为重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外泌体是活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囊泡,囊泡内含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受体细胞后可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以完成细胞间信号通讯和物质交换等功能。探讨外泌体在食管癌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更充分地认识食管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本文回顾外泌体在食管鳞癌的相关研究,诊断及预后、治疗和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有新的发现,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方向。
左汪洋米建强
关键词:食管鳞癌外泌体预后耐药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能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存活、分化等生物学过程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对肿瘤的发展进程有重要作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隐匿且预后差,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本文综述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供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研究参考。
宫爱杰米建强
关键词:肿瘤抑制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