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学港

作品数:208 被引量:76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11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细胞
  • 25篇神经元
  • 25篇视网膜
  • 25篇网膜
  • 24篇蛋白
  • 22篇脊髓
  • 19篇免疫
  • 18篇组织化学
  • 16篇血管
  • 14篇营养因子
  • 14篇神经营养
  • 14篇神经营养因子
  • 13篇胶质
  • 13篇教学
  • 12篇小鼠
  • 12篇解剖学
  • 11篇皮质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0篇氧化氮

机构

  • 186篇中南大学
  • 21篇湖南医科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8篇南华大学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海南医学院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长沙医学院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07篇罗学港
  • 41篇蔡维君
  • 37篇黄菊芳
  • 37篇伍校琼
  • 29篇王慧
  • 28篇陈旦
  • 24篇雷德亮
  • 24篇李昌琪
  • 21篇童建斌
  • 20篇潘爱华
  • 19篇曾乐平
  • 18篇卢大华
  • 15篇张建一
  • 15篇邓小华
  • 14篇李明波
  • 13篇刘丹
  • 12篇朱武
  • 11篇刘忠浩
  • 11篇黄良
  • 10篇罗明英

传媒

  • 3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9篇解剖学杂志
  • 13篇中南大学学报...
  • 1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1篇中国组织化学...
  • 8篇解剖学报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国外医学(生...
  • 2篇体育科学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2篇湖南省博物馆...

年份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20篇2009
  • 24篇2008
  • 22篇2007
  • 19篇2006
  • 15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甲素对APP/PSl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海马内Aβ沉积和老年斑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对APP/PSl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APP/PSl doubletransgenic mice,APP/PSl dtg)Aβ沉积与SP形成的影响。 方法:取...
雷德亮廖丽民简小红李明波罗学港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
文献传递
B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突触素Ⅰ与突触囊泡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探讨BDN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突触素I与突触囊泡素(SYN)表达的影响。取孕14d大鼠子宫内胎鼠的脊髓腹侧部分神经元,体外有血清培养。在培养7d后,随机分成对照组、BDNF组和抗BDNF组。BDNF组培养液中加入BDNF(20ng/ml),抗BDNF组培养液中加入BDNF抗体(20μg/ml),对照组加入等量Hanks液。3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三组神经元存活数,并用NF200、MAP2、NSE的免疫组化反应对神经细胞进行鉴定。行突触素I与SYN免疫组化反应,对部分细胞行突触素ImRNA原位杂交反应,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突触素I与SYN免疫组织反应阳性产物以及突触素I原位杂交反应阳性产物作光密度分析。结果发现有血清培养时各组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数无显著差异(P>0.05);BDNF组突触素I与SYN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其它两组,抗BDNF组最低(P<0.01)。BDNF组突触素ImRNA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抗BDNF组突触素ImRNA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最低(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BDNF对有血清培养时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没有明显影响,但BDNF可明显上调培养的脊髓前角神经元内突触素I与SYN的表达。
李昌琪刘丹卢大华罗学港鞠躬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培养神经元
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Ⅰ mRNA表达的调节被引量:4
200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是否参与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ImRNA的表达。在小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动物存活1~2周,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突触素ImRNA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结果显示: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突触素ImRNA阳性运动神经元的数目和平均光密度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参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突触素ImRNA表达的调节。
李昌琪刘丹卢大华罗学港鞠躬
关键词:小鼠坐骨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MRNA表达
全国解剖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全国本科院校解剖学教研室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资料。方法:全国范围内分层随机抽取了29所本科院校解剖学教研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形式,对教研室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科研情况及学校特殊岗位津贴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所调查的29个解剖学教研室中,部直属院校11所、省属重点院校5所与省属非重点院校13所。其中是博士点的11个(37.9%),硕士点16个(55.1%)。80.6%的被调查的教研室的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大于30%,各类院校的职称结构无差异;而教师学历结构中,部属院校明显优于省属院校(P<0.01)。各院校所授学生与本教研室教师之比(生师比)平均为(151.66±122.97),部直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与省属非重点院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教研室平均配有5名实验人员,平均每年用于购买尸体标本的经费为(6.69±5.89)万元。82.1%被调查的本科院校解剖学教研室人员享受了特殊岗位津贴。结论:解剖学教研室教学任务普遍过重,师资队伍结构与数量、教学经费的投入与教师的待遇均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潘爱华蒙艳斌周聪发罗学港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人胎视网膜含NOS神经元的发育
1995年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化学方法对胎龄15周至36周的人胎视网膜含NOS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研究。胚胎15周视网膜颞侧半少部分神经元即有NOS的表达,20周视网膜含NOS神经元数密度达峰值。大部分含NOS神经元胞体位于内核层内带,只少部分位于节细胞层,其突起均分布于内同层,形成内同层的1、3、5亚层。含NOS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依据其突起的多少分Ⅰ、Ⅱ、Ⅲ等三种类型,其中Ⅱ、Ⅲ型含NOS神经元在28周以后才开始出现,且愈近晚期胎龄,它们所占含NOS神经元的数量比呈上升趋势。随视网膜发育成熟,含NOS神经元胞体均面积呈不断增大的变化。本文结果显示:人胎视网膜内核层含NOS神经元为无长突细胞,节细胞层的Ⅰ型含NOS神经元为移位无长突细胞,推测它们在视网膜的发育过程中对内网层突触的形成与修饰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卢大华刘忠浩罗学港楚亚平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视网膜发育人胎
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水平肢的乙酰胆碱转移酶胆碱能神经元变化,来探讨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影响。方法:通过利用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雌性组、切除卵巢组和老年组的动物胆碱能神经元形态和突起的变化。结果:切除卵巢组的动物的胆碱能神经元的细胞数(237±8),细胞大小(100.86±37.01)μm2,突起长度(100.86±37.01)与正常成年雌性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t=4.82~33.08,P<0.05)。正常雌性组和老年组的乙酰胆碱转移酶的细胞数(320±11,185±12;220±14,164±11),细胞大小(172±63,200±69;125±38,129±44),突出数目(1.17±0.45,1.64±0.23;0.76±0.45,1.17±0.42)有明显的差异性(t=9.11~31.02,P<0.05)。结论:切除卵巢和衰老能够引起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大小、数目及其突起数目的明显减少,这有可能解释衰老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邱光罗学港陈二云蔡维君
关键词:卵巢切除衰老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
大气颗粒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综述大气颗粒物对儿童肺功能、免疫功能、生长发育、肿瘤生成等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大气颗粒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李芳潘爱华郭凯雷德亮罗学港
关键词:颗粒物儿童健康
人胎小脑内Calbind in和Parvalbum in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英文)被引量:1
1999年
既往研究显示的哺乳动物小脑单位和小脑缝隙,在人类称之为Purkinje 细胞群和缝隙。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一种钙结合蛋白Calbindin(CB)在啮齿动物小脑的发育过程中可作为Purkinje 细胞群的短时标志物。为了观察人胎Purkinje 细胞群和小脑缝隙的发育变化,并试图证实在小脑Purkinje 细胞的发育过程中钙结合蛋白的表达是否有差别,本文选用胎龄13、15、20、26、32和39 周的小脑分别作CB和Parvalbum in(PV)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CB和PV 均显示内外方向的空间分布顺序,并且除13 周CB有表达而PV 没有表达外,其它胎龄均显示了相似的分布模式。在第13 周,CB阳性的Purkinje 细胞前体仅见于小脑蚓,而小脑半球则不存在,阳性细胞体和轴突组合成前后方向的细胞群,与非免疫反应性的条带交替出现。至第15 周,小脑蚓和半球的Purkinje 细胞均可被CB和PV 标记。CB和PV 阳性胞体和轴突以非免疫反应的缝隙为界,在小脑蚓和蚓旁组织组成纵向的细胞群。小脑叶片内Purkinje 细胞群和缝隙在前后和背腹方向上排列一致。小脑半球内的Purkinje 细胞缺乏这种条带状结构。从24周起。
卢大华雷德亮罗学港严小新
关键词:钙结合蛋白发育人胎
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检测帕金森病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CSI)检测帕金森病(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探讨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是否变化。评估2DCSI技术检测P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PD患者26例。从健康志愿者中抽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6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2DCSI技术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的代谢物浓度,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AA/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NAA/Cho)以及Cho/Cr比值。比较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底神经节相对应核团的代谢物浓度之间的差异。结果PD组双侧豆状核的NAA/Cho和右尾状核的NAA/Cr、左侧尾状核的Cho/C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侧豆状核Cho/Cr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与正常人有差异。2DCSI作为一种可用于检测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的无创伤性的方法,将成为检测正常脑的生理性和病变脑的病理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尤其是神经元变性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谭长连涂玲罗学港周炳卓尚丕贺忠袁术文杜万萍司徒卫军白末了胡海舟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底神经节
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为有关鞍区手术提供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资料。方法 :应用手术显微镜对 3 2例Heubner返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 :返动脉恒定存在 ,起源于大脑前动脉或其分支 ,单支型90 .6% ,双支型 9.4% ;返动脉主干平均长度为 2 9.4mm ,起始处平均管径为 1.0 2mm ;5 7%于大脑前动脉外侧向后行走 ,89%行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上方 ,17%贴附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内侧缘后行 ,86%于前床突与大脑前动脉之间跨越视神经上方 ,10 0 %从视交叉外侧缘外侧通过 ;77%在外侧裂池与颈动脉池交界处出现”U”形虹吸部 ;80 %出现粗大终支从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区。结论 :深入了解返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鞍区各结构的解剖关系 ,对于Willis动脉环动脉瘤的合理处置及经眶、经翼点入路鞍区手术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邝满元易西南杨科球漆光平杜亚政刘忠浩罗学港
关键词:显微解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