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述金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种群
  • 2篇毛色
  • 1篇大系
  • 1篇第四纪
  • 1篇性状
  • 1篇学科
  • 1篇野生
  • 1篇野外
  • 1篇致危因素
  • 1篇中国虎
  • 1篇中国绘画
  • 1篇人兽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适应性
  • 1篇斯科特
  • 1篇种群数量
  • 1篇物种
  • 1篇历代绘画
  • 1篇猫科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2篇罗述金
  • 1篇张立
  • 1篇钱俊伟
  • 1篇刘华杰
  • 1篇李洋
  • 1篇朱青生
  • 1篇孙戈
  • 1篇马思伟
  • 1篇李晟
  • 1篇李麒麟
  • 1篇苗林
  • 1篇刘晨

传媒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环球科学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京津冀地区兽类新纪录——香鼬
2021年
香鼬(Mustela altaica Pallas,1811)属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鼬属(Mustela),是分布于东亚和中亚的一种小型食肉动物,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其典型栖息地为海拔1 500~4 000 m的森林、森林草原、高山草甸及灌丛或多岩石的山地等环境(高耀亭等,1987;Smith和解焱,2009)。亚洲有分布纪录的国家包括不丹、塔吉克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以及中国(Abramov,2016)。
韩思成陆道炜蒙皓梁子锋刘炎林宋大昭李晟罗述金
关键词:京津冀
北京近郊浅山地区的野生豹猫分布及环境影响因素
2024年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亚洲特有的小型野生猫科动物,当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等大型食肉类绝迹后,成为北京地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捕食者,是衡量其所在生态网络完整性的底线。本研究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西部一段环绕北京城区的马蹄形山地(定名为“京西半月湾”),沿百望山–香山–西山–鹫峰–阳台山–妙峰山–凤凰岭–白虎涧一线共计开展16次徒步调查,总路线覆盖180 km,通过粪便样品的非损伤性采样和DNA分子遗传学物种鉴定,获得258个豹猫分布位点,确定了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浅山地区豹猫种群的广泛存在。本研究基于豹猫分布位点和选取的8个环境变量,构建了豹猫物种分布的集合模型。结果显示,在栖息地完整的情况下,豹猫的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因素影响,其中到道路、不透水层等人类设施的距离对豹猫分布的解释率最高,为42.71%;其次是徒步强度,解释率为20.12%。人类设施作为一种较强程度的人为干扰,到此类生境的距离与豹猫的分布概率呈正相关,豹猫的适宜栖息地与城市环境中的人类设施保持1,000 m以上的缓冲距离。徒步强度作为相对温和的人为干扰与豹猫的分布呈负相关,但总体影响有限,豹猫对于适度的人类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可塑性和耐受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确保栖息地连续和食物链完整的前提下,将人类干扰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华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以豹猫为代表的捕食者野生动物,即便在毗邻北京城区的近郊浅山地区也有续存的希望。
韩思成陆道炜韩宇辰栗若寒杨晶孙戈杨陆钱俊伟方翔罗述金
关键词:豹猫
穿山甲种群概况及保护被引量:22
2010年
穿山甲(Manis spp.)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定为濒危(EN)等级的物种。由于近20年来的乱捕滥猎和栖息地的丧失,该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直至枯竭的边缘。通过分析我国穿山甲野外种群现状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该物种的保护策略,为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对该物种保护等级的调整提供依据,以期为科学制定我国野生穿山甲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保护决策依据。
张立李麒麟孙戈罗述金
关键词:穿山甲濒危物种
东亚与东南亚家猫及野生猫科动物折尾性状的表型和遗传机制研究
蒙皓徐霄罗述金
虎毛色多样性的遗传演化被引量:2
2022年
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豹属(虎、狮、豹、美洲豹、雪豹)中唯一具条纹而不是斑点的物种。虎以黄底黑纹的野生型标志性毛皮为世人所熟知,此外,有白虎、金虎、雪.虎、黑虎等具毛色多态型,其遗传起源及科学和保育价值则长期存在疑问和争议。最近10年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定位了Slc45a2、Corin、Taqpep等参与和调控色素通路并导致虎毛色变异的基因,揭示了其对物种生存和适应的潜在影响。虎毛色多样性遗传机制的揭示,为虎的保护及圈养繁殖提供了科学佐证,也为通过非模式生物研究动物适应性演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陆道炜徐霄罗述金
关键词:毛色适应性
虎的毛色遗传机制
虎Panthera tigeris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其毛色对其适应性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橙色的底色间杂黑色条纹是虎标志性的毛色特征。除野生型虎外,虎种群中还存在另外三种罕见的毛色变异体:白底黑纹的白虎,金...
徐霄董贵信罗述金
文献传递
猫科动物毛色遗传决定机制研究
徐霄罗述金
北美灰熊返乡受阻
2024年
北喀斯喀特山脉的一项灰熊重引入计划,揭开了公众对人熊冲突的深切恐惧。斯科特·斯凯勒(Scott Schuyler)知道,纽黑勒姆镇的这一夜注定不会轻松。在这个偏远小镇的社区中心,数十位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居民齐聚一堂,讨论人类该如何与顶级捕食者共存。纽黑勒姆由西雅图市城市之光电力公司(Seattle City Light)所有和运营,毗邻美国北喀斯喀特国家公园(North Cascade National Park)。很久以前,这家公司在附近的斯卡吉特河(Skagit River)建造了一系列水坝,为华盛顿州最大的城市(即西雅图市)发电。
本杰明·卡西迪姜梦鸾(翻译)罗述金
关键词:灰熊斯科特捕食者返乡
基因组时代的新视野:东南亚哺乳动物类群在第四纪冰河时期多样性的起源与分化被引量:2
2014年
东南亚地区东起菲律宾群岛,西至印度次大陆,北及中国中部,南至巽他群岛,涵盖了世界上25个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中的6个,具有极其重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意义。该地区复杂的地质地貌和气候历史使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经典的生物地理分界线华莱士线和克拉地峡将该地区进一步划分出包括部分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在内的南部巽他区和北部印度支那区两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主要基于形态学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认为巽他区和印度支那区通过马来半岛陆地相连,并且第四纪大部分时间海平面下降形成大陆桥,直到一万年前该地区的众多岛屿仍与大陆连接,促进了哺乳动物的种群迁徙与基因交流,因此物种种群间的差别将很细微。然而近来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由于其他生态因素制约,哺乳动物的迁移能力可能比以往认为的低,大陆桥的存在并不一定导致迁徙的发生,许多种群的隔离早在200万年前便已形成,并且没有因为后来冰川期海平面降低而恢复种群交流,而距今7.3万年前发生的苏门答腊多巴超级火山爆发也可能进一步影响了物种间和物种内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化。通过已有的东南亚哺乳动物种群遗传学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物种间或种群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巽他区种群与印度支那区种群间约百万年尺度的分化,巽他区不同岛屿种群间约数十万年尺度的分化,以及发生于晚更新世的分化事件。已有的东南亚种群遗传学研究主要采用线粒体及核基因多位点数据进行分析,而种群基因组学分析则使得获得详尽的种群历史动态成为可能,并使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哺乳动物类群所经历的物种形成过程。
苗林罗述金
关键词:生物地理学哺乳动物第四纪
中国绘画中的生命与自然——“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的跨学科对话
2023年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包括《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
李洋樊祎雯朱青生朱万章刘华杰郑岩罗述金刘晨马思伟
关键词:成果展编纂出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