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绍宁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网络
  • 2篇智能化
  • 2篇软交换
  • 2篇数据迁移
  • 2篇网络智能
  • 2篇网络智能化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2篇SHLR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服...
  • 1篇大学生就业服...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动机
  • 1篇新平台
  • 1篇学生党建
  • 1篇学生党建工作
  • 1篇学生就业

机构

  • 7篇东华大学

作者

  • 7篇耿绍宁
  • 1篇丁永生
  • 1篇刘淑慧
  • 1篇朱英
  • 1篇范希文
  • 1篇李永智

传媒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纺织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软交换架构的网络智能化业务的实现
目前固定电话网业务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难以在全网快速统一地开展复杂的智能业务,难以有效融合固定和移动业务,难以部署被叫触发业务,用户数据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等。由此,网络智能化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的增加以及软交...
耿绍宁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智能化SHLR数据迁移
文献传递
建设高校网络新平台新高地——高校BBS20年回顾被引量:2
2016年
国内高校BBS发展经历了建立和成长、繁荣和躁动、规范和维持三个阶段。高校BBS在运营模式、参与群体、讨论内容、培养人才和孕育文化方面独具特征。BBS堪称网民参与互动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活跃时间最长、最受政府关注的网络应用。
李永智耿绍宁
关键词:高校BBS网络新平台
基于市场机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被引量:7
2005年
一、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背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在校人数每年都以7.25%的速度增长,1997年达到了8.83%, 1999年又突破了这一速度,成为大规模扩招的第一年,以后每年均以加速度增长。随着连续几年的扩招,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专科第二届)开始择业,人数达到了212万。
耿绍宁
关键词:职业生涯辅导求职择业学生就业指导择业观念
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1
2005年
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2004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我国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要科学地就业指导, 必须开辟新的领地——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提出和运行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新的支撑点。
朱英耿绍宁
关键词:教育模式全程化思想理论教育社交礼仪
网络智能化业务的数据迁移设计与实现
固网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网络智能化可以提升 PSTN 价值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分别描述了基于 PSR 和基于 SHLR 的网络智能化业务平台,对这2个平台上的业务数据迁移方案和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讨论了 SHLR...
耿绍宁丁永生
关键词:网络智能化软交换SHLR数据迁移
文献传递
试析网络“树洞”应用对高校和谐稳定的影响——以“树洞”微博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网络"树洞",作为匿名公共倾诉平台,通过嫁接网站、论坛、贴吧、微博、SNS社区、微信、APP等,形成一系列新的网络应用形式以及值得关注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对高校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影响。其中,"树洞"微博因在部分高校积聚使用、发展迅速,尤其值得引起重视。对此,应依法规范高校名称在各类网络应用中的使用,建立完善"树洞"网络应用的内容管理办法,加快形成"树洞"微博等网络应用的社会治理合力。
耿绍宁
找准切入点 探索党建路——关于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分析
2004年
为了使我校学生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最近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我校学生入党积极性及党员先进性的调研”,涉及:(1)入党动机;(2)学生党员现状;(3)学生对我校党建工作的看法。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党员质量普遍较好,各方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耿绍宁刘淑慧范希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入党动机思想政治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