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泽均

作品数:56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膀胱
  • 20篇肿瘤
  • 20篇细胞
  • 17篇细胞癌
  • 10篇膀胱肿瘤
  • 9篇移行细胞
  • 9篇移行细胞癌
  • 9篇预后
  • 9篇膀胱移行细胞
  • 8篇肾细胞
  • 8篇肾细胞癌
  • 8篇腺癌
  • 8篇膀胱癌
  • 8篇膀胱移行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肾上腺
  • 6篇晚期
  • 5篇蛋白
  • 5篇肾癌
  • 5篇疗效

机构

  • 4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5篇肖泽均
  • 41篇李长岭
  • 27篇寿建忠
  • 24篇田军
  • 22篇肖振东
  • 21篇王栋
  • 20篇马建辉
  • 16篇毕新刚
  • 11篇韩苏军
  • 11篇管考鹏
  • 10篇鲁力
  • 9篇郑闪
  • 8篇关有彦
  • 8篇高燕宁
  • 7篇石泓哲
  • 6篇邸雪冰
  • 6篇程书钧
  • 6篇何祖根
  • 3篇陈汶
  • 3篇许秉责

传媒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抗癌之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男性尿道癌4例报道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尿道癌的诊治原则。材料与方法:本组共4例,年龄分别为42、52、56和 58岁,平均年龄52岁,2患者例为原发尿道鳞癌,初发症状均为排尿困难,症状呈渐进性,并伴会阴部疼痛,病程为6个月和2年,确诊时2例...
田军李长岭马建辉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王栋毕新刚
文献传递
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切口,以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男220例,女176例.中位年龄64岁。肿瘤病理分期为T_1期27例,T_2期163例,T_3期144例.T_1期62例。手术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周边膀胱壁组织后,用羟基喜树碱40 mg溶于生理盐水40 ml中.浸泡膀胱腔、膀胱前壁切口、耻骨后间隙及手术切口共5min.吸出药液后用约500 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3次。结果:本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尿路刺激症27例(6.8%),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12例(3.0%).尿瘘9例(2.3%).上尿路感染8例(2.0%),术后出血3例(0.8%)。37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8~117个月),仅1例患者肿瘤切口种植复发,发生率为0.27%。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手术切口.能显著降低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田军李长岭马建辉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王栋毕新刚管考鹏鲁力韩苏军石泓哲关有彦温力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羟基喜树碱
手术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22例报道
2015年
目的评估外科治疗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散发性、无转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评估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及肾功能结果。结果共入组22例散发性、无转移双肾癌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原发肾细胞癌(1 696例)的1.3%。同时性发病16例(72.7%),异时性发病6例(27.3%)。同时性双肾癌发病年龄为(54.2±15.6)岁。异时性双肾癌第1与第2肿瘤发病年龄分别为(50.8±10.4)岁和(57.5±12.1)岁。22例患者共发现47枚肾肿瘤,左肾22枚、右肾25(有2例患者右肾发生多灶肿瘤,分别为2、3枚肿瘤)枚。肿瘤直径为(4.3±3.9)cm。47枚肿瘤中,46枚(97.9%)为透明细胞癌,1枚(2.1%)为乳头状肾细胞癌。所有患者均接受分期手术治疗: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再行对侧保留肾单位手术(RN+NSS)10例,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再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NSS+RN)8例,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NSS)4例。第2次手术后RN+NSS组、NSS+RN组及NSS+NSS组中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分别为60%、25%和0。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2±63)个月。同时性双肾癌与异时性双肾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50%(P=0.02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是散发性、无转移性双肾癌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良好的肾功能及肿瘤学结果。虽然多数双肾癌表现为同时性发病,但部分患者可在一侧肾脏手术多年后发生对侧肾脏的异时性肿瘤。并且,异时性双肾癌的无瘤生存率低于同时性双肾癌,这些患者应给予更严密随诊。
韩苏军鲁力王栋肖泽均寿建忠李长岭
关键词:肾细胞癌预后无瘤生存率
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74-2007年17例恶性膀胱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7例患者中横纹肌肉瘤10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癌肉瘤1例。10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患者大多行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7例〈5岁,5例随访8年仍存活,2例失访;3例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均于1年内出现全身多发转移死亡。2例膀胱恶性淋巴瘤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随访3年均存活。2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中1例行转移淋巴结切除术加化疗,随访5年存活;另1例因转移的淋巴结未能切除,术后行放疗,2年后死亡。2例膀胱平滑肌肉瘤只行单纯手术治疗,分别随访1、5年均无瘤存活。1例膀胱癌肉瘤术后行化疗,1年内死亡。结论恶性膀胱非上皮肿瘤以膀胱横纹肌肉瘤多见,幼儿多发,成人预后较幼儿差;其他类型肿瘤少见。不同的病理类型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肖泽均李长岭
关键词:膀胱肿瘤恶性
无远处转移肾癌伴肾静脉瘤栓的长期疗效和预测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无远处转移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行开腹根治性肾切除联合瘤栓取出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9月我院11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伴肾静脉瘤栓的临床资料,均为Mayo 0级瘤栓,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肾癌伴肾静脉瘤栓的预后。结果 10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3.8%(106/113),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12~186个月),36例死亡,中位生存127个月(5~186个月),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61.3%,10年CSS为50.4%。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副瘤综合征(β=2.457,P=0.000)、Fuhrman分级(G3/4)(β=2.617,P=0.000)和肾周脂肪受累(β=1.369,P=0.002)是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时伴有3项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位生存仅14个月。结论术前无远处转移的肾癌伴肾静脉瘤栓患者行开腹根治性肾切除联合瘤栓取出术后预后良好,伴有副瘤综合征,高Fuhrman分级和肾周脂肪受累的患者预后差。
曹传振寿建忠肖振东肖泽均田军王栋毕新刚管考鹏李长岭马建辉
关键词:肾癌肾静脉瘤栓预后
核素系列肾显像在泌尿肿瘤临床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1995年
用(99m) ̄TC-DTPA行核素血管造影及肾动态显像和(99m) ̄TC-葡萄糖酸钙肾静脉显像加SPECT断层联合应用于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断,称之为核素系列肾显像。1989年8月~1993年5月间,作者用此方法对63例泌尿肿瘤外科住院病人进行了检查。63例中,肾脏占位性病变52例、肾周围占位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4例及膀胱癌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后疑吻合口漏2例。63例中,61例进行了手术和病理检查。分析结果表明,核素系列肾显像有助于:(1)准确显示肾占位性病变的位置,鉴别肾占位性病变的良恶生。(2)鉴别腹膜后肿物为肾内或肾外。(3)明确尿漏的存在与否及其情况。
马建辉寿建忠肖泽均许秉责李家秀刘琳唐谨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成像
以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癌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以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肾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以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4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6岁。结果患者以骨转移灶(下肢痛4例、胸痛3例、背痛3例、枕部结节3例、胸壁肿物2例、肩疼1例、髂区痛1例、下肢麻木1例)、肺转移灶(咳嗽7例、咳血2例、体检发现肺占位2例)、脑转移灶(头痛1例、头晕1例)及淋巴结转移灶(颈部肿物1例)的症状和体征为首发临床表现。多发转移27例、单发转移5例。透明细胞癌31例、乳头状癌1例。肾肿瘤中位直径7.5cm。有肾原发灶病理资料的28例患者中,T1期7例、T2期12例、T3a期9例,G12例、G211例、G312例、G43例,11例伴脉管瘤栓。全身治疗为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Ⅱ(24例)、索拉非尼(4例)及舒尼替尼(4例)。28例行减瘤肾切除术,11例行转移灶姑息放疗或切除。本组30例获随访,23例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0个月(4个月~7年)。2例单发骨转移的患者,经全身治疗联合减瘤肾切除及转移灶切除或放疗,分别无瘤生存7年及19个月。结论以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癌患者,骨转移造成的临床表现最为常见。患者多为多发转移、伴不良病理预后因素,预后差、生存期短。对孤立骨转移的患者,全身治疗辅以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姑息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生存。
田军李长岭马建辉肖振东寿建忠肖泽均王栋毕新刚管考鹏
关键词:肾细胞癌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局部照射加全膀胱光动力疗法治疗膀胱癌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简称Nd:YAG)激光局部照射加全膀胱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癌患者20例,共51个肿瘤,治愈率达95%。疗后随诊3~23个月,其肿瘤复发率为10%。结果提示:Nd:YAG激光可有效地消除膀胱的局部肿瘤,且可加强光动力疗法对局部肿瘤的作用;而全膀胱光动力疗法又可补充Nd:YAG激光膀胱潜在病变控制的不足,有效地消除全膀胱的散在微小病灶,进而提高膀胱癌的治愈率,减少其复发率。
李长岭许秉责宋序彦肖振东刘慧群王庆寿建忠肖泽均田军刘涛黄文佳孔繁玉张力军
关键词:膀胱肿瘤激光钇铝石榴石光动力疗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HPV-16/18感染与p53基因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初步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HPV 16/ 18感染与p5 3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已确定为HPV 16/18感染的 18例膀胱TCC患者 (其中HPV 16/ 18E7片段阳性者 13例 ,HPV 16/ 18E7阴性者 5例 ) ,采用微卫星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与 p5 3基因紧密连锁的TP5 3位点杂合性缺失 (LOH )情况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 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8例TCC组织中TP5 3位点杂合率为 83 .3 3 % (15 / 18) ,其LOH率达 46.67% (7/ 15 ) ;p5 3蛋白阳性率为 5 0 .0 0 % (9/ 18)。其中 ,HPV 16/ 18E7DNA阳性和 p5 3基因改变 [包括TP5 3位点LOH和 (或 )p5 3蛋白阳性 ]并存者 11例 ,占 61.11% (11/ 18) ;仅HPV 16/ 18E7DNA阳性或p5 3基因改变 [包括TP5 3位点LOH和 (或 ) p5 3蛋白阳性 ]者 5例 ,占 2 7.78% (5 / 18) ;两者均阴性者 2例 ,占11.11% (2 / 18)。结论 HPV 16/ 18感染可能通过 p5 3基因改变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种 p5 3基因改变可以是LOH和 (或 )蛋白异常表达。
郑闪何祖根肖泽均邸雪冰程书钧高燕宁
关键词:膀胱肿瘤人乳头瘤病毒P53基因病理分期
晚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附14例报道)
目的分析晚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1986~2008年间我院收治的14例晚期肾上腺皮质腺癌的综合治疗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本组中,1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病灶,1例行活检术...
肖泽均李长岭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