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湘卉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暴雨
  • 4篇渭河流域
  • 4篇流域
  • 4篇河流
  • 4篇河流域
  • 4篇暴雨过程
  • 3篇云图
  • 3篇云图特征
  • 3篇气象
  • 3篇气象站
  • 3篇强对流
  • 3篇自动气象站
  • 3篇降水
  • 3篇大暴雨
  • 2篇中尺度
  • 2篇台风
  • 2篇强对流天气
  • 2篇自动站
  • 2篇渭河下游
  • 2篇卫星云图

机构

  • 16篇渭南市气象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铜川市气象局

作者

  • 16篇肖湘卉
  • 9篇武麦凤
  • 7篇王旭仙
  • 5篇张丽娟
  • 3篇许伟峰
  • 2篇马耀荣
  • 2篇谢在发
  • 2篇吕俊杰
  • 1篇曹玲玲
  • 1篇曹玲玲
  • 1篇屈丽玮
  • 1篇李春娥
  • 1篇王晓平
  • 1篇曹慧萍
  • 1篇张艳芬

传媒

  • 8篇陕西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第32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常规资料、FY-2E 每小时一次的红外云图和反演产品云顶亮温TBB、1 小时地面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分析渭河流域盛夏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云团特征及造成的暴雨落区分布,力求寻找出对渭河流域暴雨预报有指示意...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
关键词:渭河流域大暴雨云图特征
关中初夏一次连阴雨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对2007-06-16—22陕西关中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动力学分析,认为:500 hPa乌拉尔山稳定的长波脊和东北到鄂霍茨克附近的长波脊、贝湖低槽和高原上低值系统的维持是造成陕西连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中低层青藏高原东南侧到河套有西南气流发展并维持,为阴雨天气提供充沛的水汽和能量;700 hPa切变线是连阴雨期间降水形成的动力和辐合机制;当关中处于高能舌和湿舌区时,降水明显;地面上四川到陕西有倒槽生成时,对应的降水强度大。当东路冷空气减弱消失只有西路冷空气影响时,相应的降水也减小。
肖湘卉武麦凤王旭仙吕俊杰
关键词:连阴雨初夏天气学特征
榆林市两次局地短时大暴雨过程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2018年8月7日和8月10日,陕西省榆林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局地短时大暴雨过程(以下分别简称"过程I"和"过程II"),过程累积降水量分别为103.4和142.5 mm。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观测数据、卫星云图数据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对这两次短时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及中尺度特征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I是典型的副热带高压外围短波扰动引起的强对流天气,由地面辐合线触发多个小对流单体发展及合并,造成了强烈的对流活动和雷暴,下沉气流造成地面冷池堆积,使地面气温和气压呈明显的正比关系,并与周围暖湿气流形成阵风锋,从而加强对流及触发新对流;短时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区,中γ尺度强对流云团造成的极端小时降水是造成局地短时大暴雨的主要原因。(2)过程II是冷涡南下冷空气触发的强对流天气,对流强度相对过程I较弱,无雷暴高压产生,地面气温和气压呈一致下降趋势;短时强降水发生在TBB梯度大值区,大暴雨区上游有较强的对流云团东移,经过神木县境内时加强而造成"列车效应",从而造成局地的短时大暴雨。
肖贻青肖湘卉屈丽玮
关键词:短时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列车效应
两次强对流天气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西安探空资料、陕西省闪电定位监测等资料,对2010年8月陕西关中东部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系统及其热力不稳定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对流天气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都是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河套西部有西风槽东移,为副高边缘的对流天气。不同的是影响系统不同,8月12日过程西风槽的垂直结构为前倾槽结构,且地面存在明显的中尺度辐合线,使8月12日过程的对流天气强于8月18日过程。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都具备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主要表现为:强的垂直温度梯度和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热力结构特征,8月12日过程高空冷空气更强;T-logp图上的"喇叭口"型探空曲线、不稳定能量区、风的垂直切变等对流性特征反映明显;两次过程各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发生前后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对流有效位能(CAPE)剧增、对流抑制能量(CIN)剧减明显。K大于39oC、Δθse(500-850)小于-20oC,对流有效位能值大于1 600 J/kg,对对流天气的预测、强度判别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肖湘卉武麦凤王旭仙曹慧萍
关键词:强对流热力不稳定
渭河流域远距离台风暴雨机理和预报研究
武麦凤曹玲玲肖湘卉李春娥马耀荣张丽娟武维刚
项目对2011年9月16-19日和2010年7月22-24日两次渭河流域远距离台风暴雨个例的天气尺度和动力、热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了远距离台风暴雨的中小尺度环流特征及其垂直配置和卫星云图特征;项目考虑了远距离台风...
关键词:
渭南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及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渭南市11县(区)197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对渭南市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初、终日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北部最多,东南部次之,西南部最少;渭南市年平均雷暴数随年代呈减少趋势;雷暴季节变化明显,6—8月是多发时段,7月是高发期;雷暴初日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终日一般出现在9月中、下旬;一天中19—20时为雷暴的高发期。根据近10a来5—9月渭南市雷暴出现前12-24h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可将雷暴天气形势分为短波槽型、副高低槽型、西风槽型和西北气流型4种类型,同时总结出各类型的天气特征。
肖湘卉马耀绒张艳芬马颖红
关键词:雷暴气候特征天气分型
渭河下游一次强降水过程自动站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Y-2C气象卫星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8-08-20发生在渭河下游的对流性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和贝湖冷槽分裂南下冷空气在渭河流域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低层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卫星云图上有圆形暴雨云团特征,tBB低值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暴雨发生前自动气象站地面要素特征表现明显,地面能量锋区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对暴雨的监测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性。
肖湘卉谢在发王旭仙武麦凤吕俊杰
关键词:渭河下游暴雨自动气象站
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红外卫星云图及其反演产品TBB、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西风槽东南移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背景下,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形成的1个MαCS和3个MβCS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中高层前倾槽结构和低层较强垂直风切变有利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形成并发展,导致对流性暴雨;强降水出现在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中心附近或中心到后部TBB梯度最大处,MαCS和MαCS对应的强降水均与雷达径向速度图上"逆风区"对应;单站强降水时段与低TBB值对应较好,雨强与TBB值变化趋势相反,即TBB降低时雨强增大、TBB猛升时雨强减小,TBB≤-75℃时雨强>20 mm.h-1;渭河流域特殊地形对MCS发展起促进和加强作用。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
关键词:对流性暴雨云图特征MCS渭河流域
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3—24日和2011年9月17—18日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虽然都受台风影响,但影响方式截然不同。前着台风直接通过低空急流将其附近的水汽、能量输送到暴雨区,降水效率高、强度大。后着台风作为扰动源,产生了类东风扰动并向西传播,在四川东部和青藏高原东部与西风带系统相遇,增大暴雨区气压梯度,诱发低空急流,增强暴雨区水汽辐合,同时延长西风带系统在暴雨区的停滞时间,造成降水时间延长。
武麦凤肖湘卉曹玲玲马耀荣张丽娟
关键词:台风远距离暴雨低空急流
自动气象站雨量观测中异常现象及记录处理被引量:2
2007年
肖湘卉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雨量降水记录连续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