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南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10篇肝炎病毒
  • 10篇病毒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5篇血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戊型
  • 3篇戊型肝炎
  • 3篇戊型肝炎病毒
  • 3篇甲型
  • 3篇甲型肝炎
  • 3篇甲型肝炎病毒
  • 3篇庚型
  • 3篇庚型肝炎
  • 3篇庚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炎病毒感染

机构

  • 1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何姗
  • 13篇庞超
  • 13篇胡南
  • 6篇龙尧
  • 1篇国虹

传媒

  • 7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使用一次性塑料试管采集血液标本分离血清的体会
2003年
庞超胡南何姗
关键词:血液标本分离血清溶血
146份生化检验分析前期的差错标本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胡南庞超何姗
关键词:临床生化标本分析
HBV感染17348例血清标记物26种模式的剖析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粤西地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血清病毒标记物 (HBVM)不同模式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7348例 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用 EL ISA法检测乙肝二对半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 Hbe、抗 HBc) ,对每一HBVM模式进行剖析。结果与结论 :HBV感染者血清以 HBs Ag阳性率最高 (92 .5 8% ) ,然后依次为抗 - HBc(88.34% )、HBe Ag(4 4.2 6 % )、抗 HBe(4 1.83% )、抗 - HBs(3.93% ) ;HBVM模式共有 2 6组 ,其中以“大、小三阳”模式为主 ,共占 71.39%。
胡南龙尧庞超何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患者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2003年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与庚型肝炎病毒 (HGV)混合感染的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3 15例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抗庚型肝炎抗体 (抗 - HGV)。结果 :3 1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抗 - HGV阳性者 62例 (19.7% ) ,其中以重型肝炎组抗 - HGV阳性率较高 (2 3 .7% ) ,依次为慢性肝炎 (2 1.0 % )、肝炎肝硬化 (18.0 % )和急性肝炎 (9.4 % ) ,经统计学处理各型肝炎之间抗 - HG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84 8P>0 .0 5 ) ;抗 - HGV阳性与抗 - HGV阴性组肝功能指标 (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 )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有输血或血制品史组抗 - HGV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或血制品史组 (3 2 .6% vs2 .2 % ,χ2 =4 4 .887,P<0 .0 1)。结论 :HGV感染主要经血液及血液制品途径 ;HGV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轻微 ,其与
庞超龙尧何姗胡南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AV、HEV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及统计TSB、ALT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重叠感染HAV、HEV患者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均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SB、ALT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HEV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病程延长。
何姗庞超胡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HBV标记物结果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36例作为重叠组,以单纯HBV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抗HAV-IgM和抗HCV均为阴性。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HBV-M。结果:重叠组血清HBe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V与HEV重叠感染后。
何姗龙尧庞超胡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与转归分析
1998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21例作为重叠组,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重叠组慢性肝炎重度及慢性重型肝炎例数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恢复天数、病程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P<0.001,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病程延长。
何姗龙尧庞超胡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
2372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血清标记物 (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方法 对 2 372例无症状HBV携带者进行了 2~ 11年 (平均 4 14年 )血清HBVM模式的随访 ,随访期内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结果 最初HBVM模式为HBsAg、HBeAg、抗 HBc均阳性 (简称“大三阳”)和HBsAg、抗 HBe、抗 HBc均阳性 (简称“小三阳”)者 ,随访终点时分别有 6 2 1%和 6 7 4%保持原模式不变 ;而最初模式为“大二阳”(HBsAg、HBeAg均阳性 )、“小二阳”(HBsAg、抗 HBc均阳性 )、“单抗 HBc阳性”(单项抗 HBc阳性 ,其余 4项均阴性 )、“单HBsAg阳性”(HBsAg阳性 ,其余 4项均阴性 )者 ,随访终点时保持原模式不变的比率较低 (分别为 39 3%、32 4%、8 7%、5 6 % )。小三阳或小二阳者随访期间仍可出现病毒复制 (HBeAg阳转 )。HBsAg、HBeAg平均每年阴转率分别为 1 16 %、7 1% ,抗 HBs、抗 HBe平均每年阳转率分别为 0 6 3%、4 8% ;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HBsAg阴转率 (P <0 0 1) ;抗 HBe阳转率明显高于抗 HBs阳转率 (P <0 0 1)。在随访期出现ALT升高者 46 8例 (19 7% ) ,其中 16 0例 (6 7% )表现为急性肝炎发作。结论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长期随访中不同的血清HBVM模式可相互转换 ,并可出现肝炎活动。HBsAg自然阴转率和抗 HBs的自?
龙尧胡南庞超何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合并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转归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病程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 ,病程延长。
何姗庞超胡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总胆红素转归目的观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重叠感染类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1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抗-HGV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HGV感染患者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HGV+HCV次之;临床类型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多见,其中慢性肝炎最多;慢性肝炎患者中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结论临床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类型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见,前两种临床类型以HGV+HCV次之,而后一种类型则以HGV+HEV次之。
何姗庞超胡南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