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安谊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水处理
  • 4篇焦磷酸
  • 4篇焦磷酸测序
  • 4篇测序
  • 3篇群落
  • 3篇污水
  • 3篇污水处理
  • 2篇低碳氮比
  • 2篇驯化
  • 2篇盐度
  • 2篇营养盐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原核
  • 2篇原核生物
  • 2篇三氯乙烯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生活污水处理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城...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集美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莆田市科龙环...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胡安谊
  • 15篇于昌平
  • 6篇杨晓永
  • 6篇李姜维
  • 3篇马聪
  • 2篇王鹏
  • 1篇苏建强
  • 1篇陈进生
  • 1篇崔胜辉
  • 1篇林建伟
  • 1篇叶红
  • 1篇陈猛
  • 1篇孙倩
  • 1篇胡友彪
  • 1篇焦念志
  • 1篇林建清
  • 1篇冯翠杰
  • 1篇朱永官
  • 1篇马英
  • 1篇廖旭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第十五次全国...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第六届全国微...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厦门冬季PM_(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近年来由于雾霾事件频发,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组成及迁移转化规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PM2.5颗粒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来源还知之甚少。本文应用T–RFLP、克隆文库和测序方法研究厦门2012年冬季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的群落组成,并分析其潜在的来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与克隆文库方法相比,T–RFLP分析所得的物种数量(TRF峰)相对较多,说明T–RFLP是快速、灵敏分析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高效手段之一。T–RFLP和克隆文库结果表明,PM2.5颗粒物中细菌和真核微型生物群落多样性较高,其中2%的细菌16S rRNA基因和42%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低于97%。分类分析表明,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是PM2.5颗粒物细菌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91%、10.68%、41.75%和44.66%;Stramenopiles、Alveolata、Metazoa、Fungi和Viridiplantae是PM2.5颗粒物真核微型生物的主要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5%、7%、15%、20%和39%。然而,尚有14%的真核微型生物18S rRNA基因序列未能分类到已知门类,说明气溶胶真核微型生物方面的研究尚存在较大空白。与文献对比分析表明,厦门城区空气微生物的动态性较强,环境来源多变。环境来源分析表明,厦门虽然属于典型海滨城市,但其空气微生物的重要环境源可能为淡水,其次是土壤、水体沉积物、污水系统和动物粪便等。而季节性气团输送可能是厦门冬季气溶胶微生物多来源于淡水的原因之一。
廖旭胡安谊杨晓永陈进生于昌平林建清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细菌克隆文库
南海表层沉积物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王鹏魏玉利张传伦胡安谊刘晓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城市环境生物安全研究的进展与挑战被引量:7
2021年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暴发严重威胁生物安全,危害人类健康.人类活动包括快速城市化、集约化养殖、全球贸易和旅行等加速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人群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紧密相关,国际上健康一体化(One Health)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用以管理和预防人畜共患病的暴发.城市环境是人群-微生物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最为强烈和最为复杂的场所,使得城市环境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城市环境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厘清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建立城市环境生物安全大数据平台、评估微生物污染健康风险和构建城市微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体系的建议.
苏建强安新丽胡安谊朱永官
关键词:生物安全城市环境病原微生物耐药基因
MGⅡ古菌在中国近海和河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MGⅡ古菌是浅层海洋水体中丰度较高的异养微生物类群之一,在海洋有机质代谢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MGⅡ古菌在边缘海比远海环境具有更高的丰度和代谢活性。然而,我们对于MGⅡ古菌在边缘海的分布特征仍知之甚少。本研究对中国四个区域(从南到北依次为珠江口、九龙江口、东海和胶州湾)表层水体的MGⅡ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MGⅡ古菌在这些区域中生境内、生境间的多样性,MGⅡ OTUs分布情况以及进化关系。结果表明:MGⅡ古菌在珠江口的多样性最高,东海和九龙江口次之,胶州湾最低。同时,珠江口MGⅡ的均匀性指标最高,暗示其较为稳定的MGⅡ群落结构。此外,珠江口的MGⅡ的多样性与其他区域具有显著差异。进化树分析发现珠江口的MGⅡ类群包含四个亚组,分布最为广泛,并且与其他区域有着明显的区分,而九龙江口、东海和胶州湾的分布相对紧凑,相互之间的MGⅡ类群有交叉。研究珠江口MGⅡ生态功能的特异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MGⅡ古菌在全球边缘海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赖登训谢伟范陆陶建昌胡安谊王鹏朱元清张传伦
关键词:古菌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
城市景观泻湖的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以厦门篑筜湖为例
筼筜湖地处福建厦门岛(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中西部,为人工泻湖,其不仅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而且具有深远的人文社会渊源。由于地处市中心...
王弘杰胡安谊李姜维杨晓永于昌平
关键词:ILLUMINA原核生物
九龙江河口及厦门污水处理设施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多药物抗性超级细菌的产生,有关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环境介质中分布、迁移和扩散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九龙江河口及厦门污水处理设施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情况开展研究。【方法】通过定性PCR研究九龙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厦门污水处理设施活性污泥中4种磺胺类、13种四环素类ARGs及2种整合子基因的污染情况,并选择四环素类tet(W)基因进行克隆文库测序分析。【结果】除tet(O)和tet(S)外,其他基因均被检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ARGs及整合子基因检出率为活性污泥(0.86)>沉积物(0.57)>水体(0.24)。在淡水和淡盐水中,sul(l)、int(1)、tet(A)、tet(C)、tet(E)、tet(M)和tet(W)的检出率要高于海水,表明九龙江上游可能是ARGs的污染源之一。【结论】主成分分析表明污水处理设施是ARGs的高发载体;沉积物是ARGs的稳定载体;而水体中的ARGs易于分解。此外,tet(W)基因克隆文库分析表明,厦门污水处理设施也可能是九龙江河口及厦门沿岸的ARG污染源。
何基兵胡安谊陈猛胡友彪于昌平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PCR污水处理设施
氨氧化古菌——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被引量:18
2009年
新近在环境基因组学研究上的突破和常温型泉古菌纯培养株系的获得揭示出氨氧化古菌(AOA)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功能类群.通过对氨氧化过程的关键酶之一氨单加氧酶(AMO)α亚基的编码基因(amoA)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AOA是一个独立于氨氧化细菌(AOB)进化枝之外的进化类群.目前已确认,AOA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氨氧化生物,其amoA基因的拷贝数最高可超过AOBamoA基因拷贝数3个数量级.在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据热力学估算,海洋AOA每年生成的NO2-与全球海洋新生产力(即海洋对大气碳封存)所需的N量相当;由AOA氧化海洋中的NH3获能所固定的CO2的总量远远超过了埋藏于全球海洋沉积物中的碳量.AOA已成为今后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胡安谊焦念志
关键词: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
活性污泥微生物泛化种和特化种的构建机制与进化速率
2024年
【背景】活性污泥中细菌和微型真核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其泛化种和特化种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泛化种和特化种的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其群落构建机制、进化速率和多样化潜力。【方法】以中国东南沿海某地污水厂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多元统计技术分析了泛化种和特化种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基于系统发育分箱的零模型(infer community assembly mechanisms by phylogenetic-bin-based null model analysis,iCAMP)和二分成种与灭绝(binary-state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BiSSE)模型分别研究了其构建机制及进化速率。【结果】细菌泛化种和特化种与电导率、NH_(4)^(+)-N和NO_(2)^(–)-N显著相关,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影响微型真核生物泛化种和特化种的关键因子。此外,电导率和NO_(2)^(–)-N对微型真核生物特化种也有着重要影响。以漂变和扩散限制为主的随机作用是影响上述群落的主要生态学机制(泛化种大于特化种),并且对微型真核生物的影响更强。相较于微型真核生物,细菌具有较高的成种速率、多样化潜力及较低的灭绝速率;相较于泛化种,特化种具有较高的成种速率、灭绝速率和多样化潜力。【结论】NH_(4)^(+)-N、NO_(2)^(–)-N和电导率是影响细菌泛化种、细菌特化种和微型真核生物特化种的重要环境因子。泛化种和特化种主要受漂变和扩散限制的影响,其成种速率存在差异。
彭景张兰平BOB Adyari廖明宇曹美仙于昌平胡安谊
关键词:活性污泥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好氧反硝化菌,该菌株命名为XPS‑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9月29日,保藏编号为C...
于昌平王寅寒杨晓永胡安谊林清秀黄自文陈国良马聪
一种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本反应器主要由曝气池、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和其他附属装置组成。其中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于曝气池的填充室内,曝气池通过管道与反应器其他附属装置连接。本发明应用微生物固定...
于昌平马聪孙倩胡安谊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