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骨密度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受体
  • 2篇瘦素
  • 2篇瘦素受体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瘦素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疗效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臧谋圣
  • 2篇徐胜前
  • 1篇周定
  • 1篇李群
  • 1篇荆春艳
  • 1篇张琪琪
  • 1篇胡勇
  • 1篇张林杰
  • 1篇王玉
  • 1篇徐建华

传媒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Highwire、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关骨水泥与非骨水泥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考克兰协作组织标准评价纳入试验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 651例患者,骨水泥髋801例、非骨水泥髋850例。Meta分析结果示:不限年龄和随访年限,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20,95%CI(0.72,14.22),P>0.05],5年以内随访术后翻修率两种固定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15,1.16),P>0.05],5年以上随访术后翻修率骨水泥固定较非水泥固定股骨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2,95%CI(2.68,13.07),P<0.01],术后大腿痛发生率骨水泥固定较非骨水泥固定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8,0.94),P<0.05],术后Harris评分[MD=0.6,95%CI(-0.79,1.99),P>0.05],松动率[OR=1.31,95%CI(0.27,6.30),P>0.05]、骨折发生率[OR=0.91,95%CI(0.3,2.7),P>0.05]、感染率[OR=2.46,95%CI(0.7,8.58),P>0.05]、异位骨化发生率[OR=0.91,95%CI(0.63,1.33),P>0.05]和脱位率[OR=3.11,95%CI(0.6,16.10),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有满意的效果,非骨水泥固定股骨柄5年以上稳定性较骨水泥好,但术后大腿痛的发生率较骨水泥固定柄高。
周定臧谋圣胡勇张琪琪
关键词:骨水泥非骨水泥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45例女性RA患者(绝经前26例和绝经后19例)和45例正常女性(绝经前24例和绝经后21例)的前臂、腰椎2~4以及股骨颈、Ward区和大转子的BMD,并同时测定RA患者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19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中,11例患者(57.9%)有至少1个检测部位为OP,7例患者(36.8%)表现为至少1个检测部位骨量低下,总体骨量丢失较绝经前RA患者明显(P〈0.0001),与正常绝经后女性无差别(P〉0.05)。除桡骨远端外,绝经后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5);绝经后女性RA患者股骨Ward区和2—4BMD低于正常绝经后女性(P〈0.05),其余各测定部位的BMD与正常绝经后女性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显示绝经:OR=14.144[(2.303—86.877),P=0.004]为女性RA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RA患者的BMD明显降低,骨量丢失较绝经前RA患者明显。绝经和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为女性RA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臧谋圣张林杰徐胜前徐建华李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密度骨质疏松
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EP—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RA患者的骨质疏松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法测定64例RA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LEP和sLEP—R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分析RA患者中LEP和sLEP—R水平的变化与RA患者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A组外周血LEP水平明显升高,sLEP—R水平明显降低(P〈0.01)。②RA患者各测定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O.01),其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5.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的15.0%(P〈0.01)。③RA患者外周血LEP水平与年龄呈正直线相关(P〈0.01),与各测定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sLEP—R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各测定部位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LEP或sLEP—R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均无相关(P〉0.05)。④Logistic Regression多元回归法分析显示:外周血sLEP—R水平为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的保护因素,OR=3.089,P=0.017,C195%以0017~7.108。结论RA患者外周血LEP水平明显升高,sLEP-R水平明显降低,它们的变化与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外周sLEP—R水平为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的保护因素。
臧谋圣王玉徐胜前荆春艳
关键词:瘦素骨质疏松骨密度
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点并可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的慢性自身免疫病,骨的破坏是最终导致RA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瘦素(le...
臧谋圣
关键词:瘦素瘦素受体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