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军队医学科研项目 军队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2001年 鄂玲玲 周长满 徐忠涛 王常利 文天秀 苏剑斌关键词:原代培养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脊髓 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GDNF和GFP基因在体外培养的BHK细胞和大鼠脊髓、背根节神经元中的转移和表达 被引量:1 2000年 为了观察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体外培养的金黄地鼠肾细胞以及脊髓神经元和背根节神经元中的转移和表达 ,本研究采用了以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为基础构建的分别含有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混合毒株 dv HSV-GDNF和 dv HSV-GFP感染体外培养的金黄地鼠肾细胞、脊髓神经元和背根节神经元。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观测法分别检测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移和表达。结果发现 :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可以成功地将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金黄地鼠的肾细胞以及脊髓神经元和背根节神经元中。提示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可以作为转基因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的转移载体 ,为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 ,也可因其适用广泛、观察简便等特性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苏剑斌 周长满 鄂玲玲 徐忠涛 刘雁关键词:背根节 GDNF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2005年 苏剑斌 刘雁 杨松 王书良 周长满关键词:断面解剖学 现代教学手段 四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GDNF及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及单纯疱疹病毒 (HSV)载体介导的 GDNF(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 Bcl- 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坐骨神经损伤后 4d、7d和 14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和 HSV- GDNF组 )的腰段脊髓 (L4~ 6 ) ,行石蜡包埋、切片 ;用抗 Bcl- 2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 Bcl- 2免疫反应 (Bcl- 2 - IR)神经元数目 ,并在图像分析仪上对 Bcl- 2 - IR阳性神经元作光密度的色谱分析。 结果 1.坐骨神经损伤后 4d、7d时 ,GDNF组和 HSV- 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 Bcl- 2 - IR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损伤侧。2 .坐骨神经损伤后 14d时 ,对照组、GDNF组和 HSV- GDNF组损伤侧脊髓运动神经元对 Bcl- 2的表达已无明显差别。 结论 GDNF与 HSV- GDNF能够增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 Bcl- 2的表达 ,减少神经元的退化死亡。 王常利 苏剑斌 鄂玲玲 周长满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HSV 脊髓运动神经元 坐骨神经损伤 GDNF和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GDNF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GDNF(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8d的神经元,随机分成4组,行划痕损伤后观察神经元存活数、Bcl-2免疫反应(BCL-2-IR)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平均光密度。结果:损伤后第1、3、5和7天,GDNF和HSV-GDNF组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第1、3天,GDNF功效优于HSV-GDNF;第5、7天,HSV-GDNF的功效较好。结论:GDNF和HSV-GDNF具有增强受损运动神经元Bcl-2表达的作用,且HSV-GDNF作用时间较长。 王常利 周长满 苏剑斌关键词:BEL-2 GDNF及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 GDNF(HSV- GDNF)对体外培养的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在划痕损伤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对培养 12 d神经元行划痕损伤 ,并将其分成 4组 (无血清对照组、血清组、HSV- GDNF组和 GDNF组 ) ,给予不同培养液 ,定期观察各组的运动神经元存活数。分别于划痕损伤第 4d和第 7d时对神经元作 TU NEL 染色 ,检测运动神经元凋亡数 ,并在图像分析仪上对凋亡神经元作平均光密度的色谱分析。 结果 各组内运动神经元存活数与培养时间成反比。从对照组、HSV- GDNF组到 GDNF组 ,运动神经元凋亡数和凋亡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均依次减少 ,但对照组和血清组、GDNF组和 HSV-GDNF组间的运动神经元凋亡数以及凋亡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GDNF和 HSV- GDNF能挽救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损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 ,对体外培养的受损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常利 周长满 苏剑斌 徐忠涛 米瑞发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单纯疱疹病毒 HSV 原位末端标记法 CD34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CD34是高度糖基化的一型跨膜蛋白,属涎酸粘蛋白表面分子家族成员之一。它主要在造血干细胞(HSC、HPC)上表达,而造血干细胞与肌源性细胞之间具有相互转化的潜力已被大量实验所证明。为了观察CD34在发育中的体外培养大鼠骨... 徐忠涛 周长满 苏剑斌 鄂玲玲关键词:细胞发育 大鼠骨骼肌 体外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GDNFR-〆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中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 α(GDNFR- α)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中的分布 ,探讨 GDN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脊髓和背根节神经元 ,5 d后行抗 GDNFR- 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染色。 结果 GDNF免疫反应存在于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背根节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 结论 GDNF可能对脊髓神经元。 苏剑斌 周长满 鄂玲玲 徐忠涛 刘雁 李继硕关键词:脊髓 背根节 体外培养 GDNF及dv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2002年 为了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v HSV-GDNF)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本实验对成年大鼠造成双侧坐骨神经损伤后 ,于右侧损伤处分别施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HSV-GDNF;左侧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取损伤后 4、7、14和 2 8d大鼠的脊髓 L4 ~ L6 节段 ,经石蜡包埋切片后行 Nissl染色 ,计数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坐骨神经损伤后 4、7、14和 2 8d,右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左侧。提示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dv 冯士生 苏剑斌 鄂玲玲 虞东辉 徐忠涛 白秉学 周长满关键词:GDN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坐骨神经损伤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再生 2000年 苏剑斌 周长满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再生 GD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