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荏 作品数:6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L型钙通道α_(1c)蛋白在犬肺静脉前庭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快速起搏心房引起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肺静脉前庭中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ype 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LVDCC)α1c蛋白表达。方法通过建立犬房颤模型,并按是否产生房颤设立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肺静脉前庭中LVDCCα1c蛋白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化学抗原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α1c蛋白阳性表达在发生房颤的犬肺静脉前庭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同样条件下,不能诱发房颤的犬肺静脉前庭组织中α1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静脉前庭组织中LVDCC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心房的电重构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该通道的变化也可能是房颤难以自发终止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房颤发生的机制之一。 张涛 贾玲 刘闯 苏荏关键词:心房颤动 肺静脉前庭 免疫组织化学 肺静脉前庭在犬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2008年 目的测定诱发心房颤动(AF)或持续电刺激2h前后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ERP),探讨其在AF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S1S2程序刺激测定窦性心律下和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肺静脉前庭ERP;并进行AF诱发,并记录AF的发生。结果肺静脉前庭ERP在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与窦性心律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AF诱发率增加(24.38% VS 9.68%,P<0.05)。结论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可以使肺静脉前庭ERP缩短且更易诱发AF,肺静脉前庭在AF中起着重要作用。 杨俊敏 苏荏 贾玲关键词:有效不应期 心房颤动 肺静脉前庭 300例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比较并探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NP浓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 Tn I)以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57例舒张性心衰(DHF)患者和143例收缩性心衰(SHF)患者的血浆BNP、hs-CRP、c Tn I浓度,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分析几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HF患者的BNP和hsCRP水平均低于SHF患者,c Tn I水平高于SHF患者,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其血浆BNP浓度也越高(P<0.05)。结论不同类型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与hs-CRP、c Tn I及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均成正相关。 苏荏关键词:BNP 肌钙蛋白 郑州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首次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氯吡格雷的基因多态性。方法连续登记234例2013年10月~2014年8月入院的郑州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首次行PCI术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CYP2C19基因特征,了解郑州地区人群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结合血小板聚集率,203例为氯吡格雷剂量正常组,占86.8%,31例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占13.2%,氯吡格雷抵抗组换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随访3~12个月无血栓事件发生。结论郑州地区氯吡格雷CYP2C19*2/*3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关系。CYP2C19*2/*3野生型纯合子及单突变杂合子可服用正常剂量氯吡格雷,CYP2C19*2/*3单突变纯合子或双突变杂合子需要换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 郭玉梅 赵智琛 张琳 李智 孙慧灵 靳莉 徐杰 李海洲 苏荏关键词: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50例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40例)和非冠心病组(110例),观察两组颈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情况。再将250例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三组,其中中年期组(45~55岁)80例、老年前期组(56~65岁)86例、老年期组(66~78岁)84例,观察三组性别及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斑块、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发生情况,依据线性回归观察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的OR值。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内径、IMT以及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中年期组、老年前期组、老年期组患者性别及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斑块、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各因素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中年期糖尿病、脑梗死纳入回归方程,其中糖尿病的OR=14.939,P<0.05;脑梗死的OR=11.432,P<0.05。老年前期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纳入回归方程,其中高血压病的OR=3.014,P<0.05;冠心病的OR=2.956,P<0.05;糖尿病的OR=6.907,P<0.05。老年期高血压病、脑梗死、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纳入回归方程,其中高血压病的OR=6.047,P<0.05;脑梗死的OR=7.590,P<0.05;高尿酸血症的OR=5.499,P<0.05;冠心病的OR=3.712,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及由此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进行定期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的预防和诊治,以降低中老年人高血压、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 苏荏关键词: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犬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诱发的关系 被引量:1 2008年 选择健康杂种犬10只,S1S2程序刺激测定左侧肺静脉前庭上下部、右侧肺静脉前庭上下部有效不应期(ERP),S1S2程序刺激进行心房颤动(AF)诱发,并记录AF的发生。结果左侧肺静脉前庭ERP较右侧肺静脉前庭短(P<0.05);左侧肺静脉前庭上部与下部ERP、右侧肺静脉前庭上部与下部ERP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左侧肺静脉前庭与右侧肺静脉前庭的AF诱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左侧肺静脉前庭部位ERP较短,AF诱发率较高;左侧肺静脉前庭部位在AF的发生中可能作用更大。 苏荏 贾玲 刘闯 张涛关键词:肺静脉前庭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