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劲柏 作品数:82 被引量:42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社会学 更多>>
肺移植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5 2009年 侯生才 苗劲柏关键词:肺移植术 双肺移植 普胸外科 单肺移植 序贯式 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以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至9月7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于胸腔引流量≤3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早期组),29例于胸腔引流量≤100ml/24h时拔除引流管(常规组)。记录两组术后24、48h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检测术后24h及拔管即刻的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指标;记录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术后及早期拔管后胸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24h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70例患者术后24、48h胸腔引流量中位数为300ml(200~400ml,第一、三四分位数,下同)、250ml(200~300m1)(Z=-2.059,P=0.039)。早期组术后24、48h平均胸腔引流量为(296±153)ml、(285±103)ml,与常规组(332±149)ml、(252±10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0d(4.5~6.0d),短于常规组的6.0d(6.0~8.0d)(Z=-3.882,P=0.000)。早期组拔管时间中位数为术后44h(44~68h),短于常规组的67h(65~90h)(Z=-2.914,P=0.004)。两组术后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复发率、再次置管率及胸腔穿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指征设定为引流量≤300ml/24h是可行并且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张晔 李辉 胡滨 侯生才 李彤 苗劲柏 王洋 游宾 傅毅立 陈其瑞 张文谦 陈硕 胡晓星关键词:肺切除术 引流术 胸腔积液 纵隔成人型肺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44岁。间断性胸背部不适2月余,既往吸毒史,无吸烟史。查体左侧胸壁压痛阳性,未及包块。术前胸部CT见左前上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密度不均,中心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与肿块相邻处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图1)。全身骨扫描、腹部超声、脑核磁、肿瘤标记物等未见明显异常。2012年4月在全麻下行经胸骨正中切口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上纵隔,实性,大小约13.5cmX11.0cmX9.5cm,呈膨胀性生长,包膜大部完整,突入左侧胸腔,与胸肋面胸膜、纵隔胸膜粘连紧密,左上肺前段部分肺组织受侵, 杜华栋 苗劲柏 李辉 侯生才关键词:上纵隔 肺母细胞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 经胸骨正中切口 肿瘤标记物 胸膜粘连 不同组织亚型不同基因型同时性多原发肺癌(附1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广泛应用于早期肺癌筛查,诊断出的双肺同时多发性病变的病例数逐年增多,且大多数病例最后证实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既往研究结果显示SMPLC的发病率约为0.2%-8%(穿刺研究结果为3.5%-14%)。目前对于MPLC的诊断,大多依据Martini-Melamed的诊断标准:SMPLC:①肺癌部位各异,彼此孤立;②组织学类型不同;③组织学类型相同时,位于不同肺段、肺叶、不同侧肺,由不同的原位癌起源,肺癌共同的淋巴引流部位无癌肿,确立诊断时无肺外转移。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MPLC):①组织学类型不同;②组织学类型相同时,无瘤间期至少2年,或均由不同的原位癌起源,或第二原发癌位于不同肺叶或不同侧肺时,肺癌共同的淋巴引流部位无癌肿,确立诊断时无肺外转移。而各个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为诊断MPLC的要点。此后很多学者在这条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修订与丰富,包括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新版肺腺癌分类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K-ras基因突变等,这些内容的增加使多原发癌灶与转移灶的鉴别诊断标准更加合理准确,也同时说明对于MPLC的各个病灶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具有重要的鉴别和治疗意义。现将我院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不同组织亚型、不同基因型的同时性四原发肺癌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李欣 章智荣 傅毅立 苗劲柏 胡滨关键词:多原发癌 病理亚型 EGFR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肺癌的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切除率,甚至达到了病理缓解,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是,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积极探索。本文综述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探讨后续手术及手术方式的安全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远期预后,以期为临床上NSCLC的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蔡永圣 董红红 苗劲柏 胡滨 李辉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治疗 手术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3 2015年 胸外科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外科专业,其住院医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往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欧美国家对于胸外科医师的培养方案也在变化,在借鉴欧美国家经验的同时,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体现专业特点。因此培训内容和时间的设置上在充分考虑基础外科训练的基础上,还更要重视胸外科专科的培训,而科研素质的培养、病案工作、法律法规、经济保障等方面也应配套完善。 苗劲柏 胡晓星 胡滨 李辉关键词:住院医师 胸外科 病案 半乳糖凝集素-3及骨桥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骨桥蛋白(OP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至2008年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41~82岁.应用荧光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Gal-3 mRNA、OPN mRNA和血浆中Gal-3、OPN的水平,并结合术后随访,对其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37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Gal-3 mRNA相对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34,P〈0.05).三者之间OPN mRNA相对表达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9,P〈0.05).不同分期患者的食管癌组织Gal-3mRNA和OP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6,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病理性质无关.复发组血浆中Gal-3和OPN水平及癌组织中的Gal-3 mRNA和OPN mRNA表达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Gal-3 mRNA和OPN mRNA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术前外周血Gal-3和OPN检测可能成为判定食管癌术前微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吴相稳 李辉 胡滨 苗劲柏 贾兴元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 骨桥蛋白质 食管肿瘤 微转移 细胞因子KL-6、FGF-10、MMP-9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大疱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检测并比较细胞因子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0、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大疱和疱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肺大疱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意义.方法 2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大疱组织及疱旁正常肺组织中的KL-6、FGF-10及MMP-9表达水平,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免疫组化和ELISA结果均显示:肺大疱组织中KL-6和FGF-10的表达明显高于疱旁正常肺组织(P<0.05),但MMP-9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大疱组织中KL-6和FGF-10的表达明显高于疱旁正常肺组织,MMP-9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别.KL-6介导的肺纤维化和FGF-10表达异常导致的肺-支气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与肺大疱的形成相关,MMP-9介导的炎性反应与肺大疱形成的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曹金鑫 苗劲柏 李辉关键词:气胸 肺大疱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基质金属蛋白酶9 KL-6 低浓度吉西他滨对肺癌A549(p53wt)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低浓度吉西他滨作用于非小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系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和细胞培养集落计数法选择对细胞生长抑制率≤10%的药物浓度(IC10),用选择出的IC10药物浓度温育A549细胞24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对照无药组和用药后不同时间点(30min,1h,3 h,6 h,12 h和24h)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①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的IC10为0.02 μmol/L,此时细胞集落抑制率为9.8±9.82%,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②吉西他滨IC10作用A549细胞24小时后,细胞周期分布呈时间依赖性,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30分钟时尽管大多数细胞仍处于G1期(分别为0.486±0.093;0.682±0.122),但已经明显下降(P<0.01)而S期细胞比例迅速增加(分别为0.323±0.102;0.198±0.081)(P<0.01).这种变化在第3小时最为明显,用药前G1期细胞比为0.185±0.114而S期细胞为0.815±0.132,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别(P<0.001).在6小时后S期细胞比例减少同时G1期细胞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低浓度吉西他滨作用24小时后使非小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系短暂阻滞于S期,这种阻滞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以用药后1~3小时最为明显. 苗劲柏 侯生才 李辉 胡滨关键词:吉西他滨 细胞周期 肺移植术中LPD液顺行逆行灌注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06年 胡滨 侯生才 李辉 王洋 李彤 张振葵 苗劲柏 傅毅立关键词:肺移植手术 肺保护作用 逆行灌注 LPD 慢性阻塞肺疾病 肺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