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腔内
  • 2篇腔内超声
  • 2篇超声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直肠腔
  • 1篇直肠腔内
  • 1篇直肠腔内超声
  • 1篇直肠肿瘤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腺
  • 1篇肾上腺皮质腺...
  • 1篇术前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4篇范小晶
  • 2篇潘卫东
  • 1篇薛华丹
  • 1篇仲光熙
  • 1篇秦明伟
  • 1篇肖毅
  • 1篇梁继祥
  • 1篇潘卫东
  • 1篇秦明伟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磁共振与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准确性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直肠腔内超声(E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并于术前均行MRI和ERUS术前分期检查的29例直肠癌患者,男性1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4.0±11.7)岁,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MRI和ERUS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对29例直肠癌T分期和N分期与病理比较分析.ERUS因3例肠腔狭窄或探头无法探测而最终对26例行T分期与病理比较;判断淋巴结转移中4例ERUS无法确定分期而最终对25例N分期与病理比较分析.MRI判断T分期总的准确度为75.9%(22/29),ERUS判断T分期总的准确度为65.4%(17/26).MRI分别对T1、T2、T4期病变诊断的准确度较ERUS高(93%与88.5%,75.9%与69.2%,100%与96.2%),而T3期病变ERUS较MRI准确度高(88.5%与82.8%).MRI评价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72.4%(21/29)、50%(5/10)、84.2%(16/19);ERUS评价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64%(16/25)、50%(3/6)、68.4%(13/19).结论 MRI与ERUS判断T分期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对早期病变(T1、T2期)的准确度较高,而ERUS判断T3期病变的准确率高于MRI.二者判断N分期的准确度呈中等水平,但MRI判断N分期的准确度及特异度较ERUS高.
范小晶仲光熙薛华丹潘卫东肖毅秦明伟
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腔内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分期的应用及与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成像对直肠癌行术前T分期、淋巴结受累评估的准确性。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25男,20女,平均年龄64.0±11.4,范围35~86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于术前...
范小晶
关键词:直肠癌磁共振成像技术病理特征
文献传递
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诊断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表现及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9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癌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功能性皮质腺癌14例,无功能皮脂腺癌7例。肿瘤体积均较大,21例病变均单发,直径≥6 cm,密度不均,20例病变内有出血坏死;5例见钙化灶;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9例局部浸润及邻近组织受累,11例存在远处转移。术前准确诊断18例,误诊3例,均误诊为嗜铬细胞瘤,诊断符合率85.7%。结论 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准确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重要手段,通过病变CT特征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准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皮质腺癌与嗜铬细胞瘤鉴别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范小晶潘卫东梁继祥秦明伟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癌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廓清率
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前磁共振成像已作为直肠癌诊断的主要方法,而弥散加权成像作为一种新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提高了病变检出敏感性并提供机体功能改变信息,近20年来,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价值明显提升。本文主要从诊断、分期及术前放化疗效果评估等方面评价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范小晶潘卫东秦明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