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健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74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57例,占77.03%);抗微生物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52.70%);74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抗微生物药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 娄育红范广健付丽红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不良反应监测
- 中药新药研究法规体系的形成
- 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管理的基本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以其为法律依据,对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及使用环节先后颁布另外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了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体系。在药品管理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中药新药研究管理规章。经过多年的实施与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药品管理法律体系的一个分支一中药新药研究的法规体系。
- 付丽红范广健
-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法律体系法律依据
- 我国中药材与中成药名称趣谈
- 传统中药及其制剂一般沿用历代药物习用名称,其名称特点包罗万象,形神兼备、形意结合、文字精炼、仔细品味,妙趣横生。但按中药现代化要求,走出国门,使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很多药物名称已不符合现代中药命名规范要求,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 谭光远范广健谭日晖杨玉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