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东

作品数:267 被引量:1,650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9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化学工程
  • 108篇理学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丙烯
  • 43篇环糊精
  • 35篇分子
  • 32篇丙烯酸
  • 30篇乳液
  • 30篇糊精
  • 29篇共聚
  • 29篇Β-环糊精
  • 27篇乙烯
  • 21篇支化
  • 21篇丙烯酸酯
  • 20篇乳液聚合
  • 20篇共聚物
  • 18篇聚丙烯
  • 18篇聚乙烯
  • 15篇四氢
  • 15篇四氢呋喃
  • 15篇嵌段
  • 15篇离子
  • 13篇开环

机构

  • 265篇西北工业大学
  • 25篇西北大学
  • 9篇咸阳师范学院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多伦多大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陕西省石油化...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能源集团
  • 1篇山东聚圣科技...

作者

  • 266篇范晓东
  • 38篇田威
  • 37篇刘郁杨
  • 36篇孔杰
  • 22篇王生杰
  • 22篇黄怡
  • 20篇范伟伟
  • 17篇张小燕
  • 16篇胡晖
  • 16篇解云川
  • 13篇刘祥
  • 13篇孙乐
  • 12篇张国彬
  • 11篇乔文强
  • 11篇张卫红
  • 11篇高新
  • 10篇唐敏锋
  • 10篇程广文
  • 9篇周志勇
  • 9篇王景霞

传媒

  • 41篇高分子材料科...
  • 26篇高分子学报
  • 13篇中国胶粘剂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8篇高分子通报
  • 8篇材料导报
  • 8篇精细化工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化学通报
  • 7篇食品科学
  • 6篇现代化工
  • 6篇涂料工业
  • 6篇中国塑料
  • 5篇功能高分子学...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塑料工业
  • 4篇功能材料
  • 4篇应用化学
  • 4篇化工进展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18篇2008
  • 19篇2007
  • 32篇2006
  • 30篇2005
  • 36篇2004
  • 25篇2003
  • 13篇2002
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性水溶液中β-环糊精的选择性磺酰化被引量:9
2003年
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不同反应物摩尔配比、NaOH浓度及不同的分离方法,制备了6位碳伯羟基和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6-OTs和β-CD-2-OTs)。通过讨论反应条件对两种异构体产率的影响,并结合产物结构的1HNMR,DSC和TGA分析,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黄怡范晓东
关键词:反应机理
β-环糊精与喜树碱的包合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法和相溶解度法证实了β-环糊精(β-CD)与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包合作用,并且测定了在pH=2.0和pH=11.0两种介质中的包结常数分别为119.5和4480.9L/mol,采用IR、DSC和TGA表征了其固体包合物,DSC和TGA同时证实CPT经β-CD包合后的热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黄怡范晓东
关键词:Β-环糊精喜树碱包合作用
功能性有机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4年
侧重总结了近 10年来功能性有机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对含有环氧基、乙烯基、氨基和具有嵌段结构等有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工艺以及聚合物的结构及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综述。
佀庆法范晓东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6年
综述了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机理和种类,其中重点介绍了可控生物降解高分子载体的设计与研究,以及天然高分子载体、合成高分子载体和以亲水凝胶为载体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与应用,并通过介绍双亲性聚合物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田威范晓东陈卫星刘郁杨
关键词:药物控制释放分子设计
单组分聚氨酯乳液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预聚合法,以聚酯二元醇(PE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基本原料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亲水基团(-COOH)的聚氯酯预聚体。以特殊的水化方式制得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温度、-NCO-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R)、亲水基团含量、合成工艺分别对材料力学性能、耐水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前中和工艺、在高速搅拦下将预聚物加入到水中的水化方式,当R值为1.2,羧基含量为1.6%时,合成的聚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且涂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良好。
龚彦范晓东唐敏锋王欣俞国星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乳液耐水性力学性能
对羟基苯甲酸对HDPE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采用DSC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 (HBA)对高密度聚乙烯 (HDPE)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分析了HBA的引入对HDPE的结晶行为、晶片厚度分布、结晶度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HBA用量为HDPE的 0 5 %~1 0 %时可以促进HDPE的结晶 ,从而加快HDPE的结晶速度 ,提高HDPE的结晶度 ,降低片晶的平均厚度及其分布 。
乔文强范晓东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成核剂非等温结晶
升温淋洗分级制备不同结晶度LLDPE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升温淋洗分级 (TREF)制备了不同结晶度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LLDPE)级分 ,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傅立叶红外光谱 (FTIR)对级分的结晶、熔融行为和短链支化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LLDPE级分的结晶度和熔点与淋洗温度成线性关系 ;随淋洗温度的升高 ,级分结晶能力增强、结晶度升高、熔点升高、短链支化度变小 ;TREF淋洗温度依赖于LLDPE的熔融焓。
孔杰范晓东贾昧
关键词:支化度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孔模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由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形成的有序纳米孔模板,在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金属或半导体有序模板的制备、水净化以及生物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科研人员广泛地关注。本文根据嵌段共聚物的不同结构,主要对二嵌段和三嵌段共聚物在自组装纳米孔模板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党静田威白阳范晓东
关键词:自组装二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
温度及pH敏感的β-环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药物控制释放研究被引量:43
2005年
以反相乳液聚合得到了β-CD聚合物微球,对β-CD微球进行氯乙酰化改性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把聚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接枝到β-CD微球上,从而得到了具有温度和pH响应性的β- C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了PDMAEMA接枝的β- CD微球的结构,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直接观测到了β- CD微球的温度和pH敏感性.对模型药物染料木素(GNT)和苯丁酸氮芥(CLB )进行了控制释放研究,结果表明pH值可对微球的“内环境”起到“开 关”作用,从而可构筑出一种新型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胡晖刘郁杨范晓东黄怡
关键词:药物控制释放Β-CD二甲氨基乙酯乙酰化改性PH敏感性偏光显微镜
水解蛋白防潮防粘研究
2003年
选择了合适的化学添加剂AH。通过正交设计讨论了A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等因素对水解蛋白防潮防粘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并提出了一种改变酸度的新途径和加入AH的方法,从内部改变其结构,使其既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发挥,又克服了改性前易吸潮发粘的缺点。
高新张小燕杨德玉范晓东张勤
关键词:水解蛋白防潮防粘AH营养添加剂改性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