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旭春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宝泉电站下水库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结合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浆砌石重力坝的改造工程,对其加高改造进行仿真模拟和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了浆砌石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并得出地震动应力和动位移的分布规律。
- 荆旭春罗全胜罗丽丽许新勇
- 关键词:浆砌石重力坝坝体应力坝体变形动力特性地震响应
- 主应力轨迹线与工程实际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论述了主应力轨迹线及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构件配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 。
- 荆旭春
- 关键词:主应力工程应用
- 1986年以来黄河上游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及对径流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以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历年逐月可利用降水量为基本资料,分析确定1986年为近57年变化转折点,进而统计分析了1986年以来汛期可利用降水量较前期的时空变化,并依据天然径流量与其的关系,建立天然径流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和其它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可利用降水量年际变化特点有:①近57年总体呈减少趋势,并有前期偏多,中期基本正常和近期明显偏少的阶段性特点;②1986年前以正距平居多,之后则以负距平为主。(2)近期较前期变化特点有:①全年总量减少,主要由汛期总量明显减少所致;②尽管非汛期11、12、1、4月有所减少,但因2、3月显著增多使得其总量相对增多;③不同月份差异甚大,如5、10月变化不大,6月有所增加,7~9月明显减少;④夏秋季明显减少,冬春季有所增多;⑤中南部普遍减少20~60mm;⑥北部湟水流域变化不大;⑦西北小部分有所增加。(3)时段不同,可利用降水量变化和其它因素对径流的影响幅度不同:①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显著(二者影响幅度比为2:8);②20世纪90年代和近8年影响相对较为显著,二者影响的幅度比为3:7。
- 王俊荆旭春尤伟王云璋
- 关键词:黄河上游
- 黄河下游滩区安全与减灾体系影响因子分析
- 2011年
- 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安全与减灾体系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游河道洪水和泥沙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下游滩区安全与减灾体系相关因素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下游河道中常洪水、大洪水和泥沙的影响因子有共性也有差异;黄河下游滩区安全与减灾的软、硬件环境影响因子与相应的设施建设是一致的。
- 胡相杰荆旭春王俊
- 关键词:滩区黄河下游
- 南水北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02年
- 论述了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中,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北方的用水条件,以解决水量调出区、调水通过区和水量调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 王俊荆旭春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
- 旋喷桩在穿堤涵闸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对穿堤涵闸出险原因的分析,提出对涵闸加固处理的研究方案,对地基处理中高压旋喷防渗墙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流程、施工参数的选择、施工质量的检测等进行了应用研究,为相似地质水闸地基防渗工程提供参数。
- 荆旭春孔令惠
- 关键词:穿堤涵闸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处理
- 凸现高职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被引量:6
- 2007年
-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对当前高职教育研究中赋予实训基地的本质属性、功能以及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入手,从以就业为导向的角度思考,提出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是高职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指出必须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进行专业课程整合,建立起技能系列课程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对专业综合技能的不断线支持、全过程培养。
- 田万涛刘玉宾荆旭春
-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课程整合
- 高校新校区供排水系统设计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某高校在新校区供排水系统建设中,设计构建了包括供水用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及中水利用系统、景观水体调节(循环)系统的校园生态水系网络。分析了该供排水系统的效益:再生水利用每年节约资金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校内污水处理中心的建设和运用,减少了校园污水的排放量,改善了校区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 茹正波荆旭春
-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污水资源化再生水回用
-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塑造技术研究
- 2011年
- 针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目前存在的二级悬河等问题,依靠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新技术,提出了在河南段按3条基本平行的过水通道进行设计、在山东段按复式断面设计单一过水通道的河道形态塑造方案:采用"取沙塑造河道→泥沙利用和泥沙固结→修筑控导工程→束水塑造河道"新方法,可逐步消除二级悬河的不利河势,同时为黄河下游的淤积泥沙提供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 荆旭春胡相杰王俊
- 关键词:黄河下游
- 黄河上游可利用降水量及其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1951-2007年黄河上游水文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高桥蒸发量计算公式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月蒸发量,以水量平衡关系得到可利用降水量,据此分析了可利用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近5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温呈逐步升高趋势;蒸发前期相对偏大,中期偏小,近期持续增强;可利用降水量分布趋势与降水等值线基本一致,但地区差异显著;全年总量不足同期降水量的一半;时间分配不均,以夏季最多,秋季其次,春季较少,冬季最少,其中95%集中在汛期5~10月;年际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且有1951~1968年偏多、1969~1985年正常和1986年以来偏少之阶段性特点。
- 王俊荆旭春王昌高王云璋
- 关键词:蒸发量黄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