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炜
- 作品数:33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原则及其影响
- 2017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确立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的历史性选择。"思想建党"原则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和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原则要求党必须加强作风建设与党性修养锻炼。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是党确立领导权的重要方式,它是党的政治资本。党的作风、修养、群众路线所形成的党的政治传统,对党执政后的现代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董亚炜
- 关键词:阶级理论思想建党群众路线政治发展
- 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基本维度——基于民主政治的比较研究
- 2018年
- 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需要对建立在阶级理论基础上的政党政治理论进行升级和转化。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涉及群众路线、政治安排、统一战线、民主过程等四个基本维度。群众路线是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民主基础。作为群众路线创新发展方向的大众民主,蕴含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逻辑。政治安排是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重要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于政治安排,这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实现的本质要求。统一战线是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独特机理。新型政党制度与统一战线之间具有同构性。民主过程是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新型政党制度不仅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大众之间的中间环节,而且是重要的民主过程。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空间依赖于基层社会的成长。
- 董亚炜
- 关键词:统一战线大众民主政治安排民主过程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四个特点被引量:1
- 2013年
- 党怎样控制公权力是一个既老且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党政关系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之中.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党政关系却依旧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并已经成为深化改革必须破解的一个瓶颈难题。为此,本刊在10期和11期连续两期刊发一组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提供一些启迪。
- 马丽董亚炜
-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领导干部
-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基层民主建设
- 2012年
- 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发挥,不仅事关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同时也决定着我国社会基层民主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能否顺利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对自身功能重新做出调整。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向扩大社会基层民主的功能转变;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推动党内基层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的互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表明,通过对其功能不断创新,从传统的单纯作为上级组织命令的服从者和执行者向扩大社会基层民主的功能转变和互动,才能发挥党基层组织在社会整合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 董亚炜
- 关键词:互动
- 党的领导理论基本内涵与创新被引量:2
- 2017年
-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同时阐明了党在领导力量中的最高地位、党在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及其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这一论断为党的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对党的领导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从党的领导理论发展和创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 董亚炜
- 小事同样决定着执政基础
- 2008年
- 在一定的意义上,对小事的态度和处理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 董亚炜
- 关键词: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群众
- 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这是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制度依据,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
- 董亚炜
- 关键词:党支部工作党支部建设社会基层组织从严治党
- 论政治文化建构及其引领被引量:2
- 2017年
- 革命文化是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保持党的革命性的重要保障。在执政条件下,社会公共精神日益成为革命文化的深层结构,决定着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这使得我国政治文化也必须遵循国家意识形态的一般规律。在生活政治时代,党的人民性成为政治文化建构的重要支撑,同时人民性上升为公共精神和社会意识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建构的过程,政治文化形成需要公共生活来保障。党的革命性为公共精神培养提供方向和动力,政治家培养是关键。只有将日常生活与党的解放政治相联系,才能建构起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这需要不断创新革命的内涵,探索建立将革命与生活融合的生活政治。
- 董亚炜
- 关键词:革命文化
- 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政治学研究
- 如何分析和判断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不易把握的难点。本论文力图运用政治学的眼光,通过对行业协会的研究和考察,来折射和说明中国国家与社会间的特殊关系。 ...
- 董亚炜
-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行业协会
- 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被引量:1
- 2022年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全书以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党和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为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政策依据,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 董亚炜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