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观秀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乙烯
  • 4篇苯乙烯
  • 4篇丙烯
  • 3篇乙基
  • 3篇羟乙基纤维素
  • 2篇丁二烯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原子
  • 2篇原子转移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热塑性
  • 2篇热塑性聚氨酯
  • 2篇自由基
  • 2篇自由基聚合
  • 2篇阻燃
  • 2篇微观结构
  • 2篇微球
  • 2篇流变学特性
  • 2篇接枝

机构

  • 11篇江苏技术师范...
  • 2篇江苏工业学院
  • 2篇常州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1篇董观秀
  • 9篇周健
  • 8篇杨润苗
  • 5篇朱雯
  • 5篇杨雁玲
  • 4篇吴承旭
  • 4篇李磊
  • 2篇王国军
  • 2篇张明
  • 1篇李珂
  • 1篇张纪霞
  • 1篇郑纯智
  • 1篇赵德建
  • 1篇刘玉海
  • 1篇吴媛媛
  • 1篇黄芳婷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2011年高...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阻燃体系在阻燃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中的应用机理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磷酸酯(PX-220)作为阻燃剂,聚四氟乙烯(PTFE)、硼酸锌(ZB)作为阻燃协同剂,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基体,通过熔融挤出混合,获得阻燃PC/PBT合金。研究了磷酸酯/PTFE和磷酸酯/ZB复合阻燃剂对PC/PBT合金阻燃性能、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磷酸酯、PTFE和ZB在阻燃PC/PBT合金中的阻燃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阻燃PC/PBT合金的燃烧物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酯/PTFE和磷酸酯/ZB复合阻燃剂在PC/PBT合金中具有优良的阻燃协同作用,使该阻燃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0以上;垂直燃烧达到V-0级。TG曲线表明,磷酸酯的加入提高了PC/PBT合金的热分解温度,延缓了PC/PBT合金燃烧速度。合金材料燃烧炭层形貌扫描电镜(SEM)说明,复合阻燃剂能增加炭层密度,提高阻燃效果。
周健吴承旭王国军李磊董观秀杨润苗
关键词:阻燃机理复合阻燃剂热分解
无卤阻燃ABS/TPU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了微胶囊红磷(MRP)、氢氧化镁(MH)、聚硅氧烷组成复合阻燃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热塑性聚氨酯(TPU)合金进行改性,获得了环保型阻燃ABS/TPU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阻燃性能、热稳定性测试和炭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阻燃剂MRP/MH质量比为1/1且添加量为16份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5.7%,垂直燃烧性能通过FV-0级;TPU结构中因含氧,有利于MRP/MH阻燃体系阻燃;添加6份聚硅氧烷,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级,聚硅氧烷燃烧过程中通过改变炭层形貌,提高阻燃性。
李磊周健吴承旭董观秀杨润苗杨雁玲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聚氨酯成炭阻燃性
规整结构的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正>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成功地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HEC-g-PAM)接枝聚合物,用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接枝聚合物的结构,得到一系列规整结...
杨润苗董观秀朱雯杨雁玲周健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聚合物流变学特性
文献传递
规整结构的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杨润苗董观秀朱雯杨雁玲周健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聚合物流变学特性
聚丙烯/稀土氧化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被引量:1
2012年
以稀土氧化镧(La2O3)和氧化铈(CeO2)为改性剂,聚丙烯(PP)为基体,通过熔融混合挤出制得PP/稀土氧化物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流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对稀土氧化物改性PP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La2O3改性PP比PP基体力学性能、耐热性、流动性均有提升,CeO2对PP基体增韧效果明显。稀土氧化物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与PP相容性良好,稀土氧化物使PP得到有效增强增韧。
李珂周健盛积飞董观秀
关键词:聚丙烯氧化镧氧化铈微观结构
ABS/TPU合金性能与微观结构被引量:6
2010年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增韧改性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主体材料,通过采用熔融混合制得ABS/TPU合金,对该合金的力学性能、热性能进行测试,观察了TPU用量对ABS/TPU合金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该合金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酯型TPU和ABS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随着TPU含量的增加,该合金缺口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明显增加。
李磊周健吴承旭董观秀杨润苗杨雁玲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微观结构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被引量:18
2012年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势与纳米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表面电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均匀,在100~200nm范围内,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
朱雯黄芳婷董观秀张明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单分散微球聚苯乙烯
提高“精细化工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被引量:2
2011年
以粉末涂料固化剂的合成、分析及其应用实验为例,构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精细化工实验"的新式教学模式。这类实验对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一种挑战,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对精细化工实验教学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中的选题、实施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精细化工专业实验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的结果进行了小结。着重提出了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综合素质。
杨润苗郑纯智董观秀朱雯杨雁玲周健
关键词:精细化工实验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模式
高电荷密度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胶体晶体组装
2012年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共聚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微球,再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采用限制注射法制备出胶体晶体,最后对微球的组成、粒径大小及形态、表面电学性质、胶体晶体的显微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微球粒径均匀,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Zeta电势为–37.2mV;微球组装的胶体晶体排列有序,呈密堆积结构。
朱雯吴媛媛董观秀张明
关键词:胶体晶体
HEC-g-P4VP的pH值诱导胶束化行为
2012年
采用硝酸铈铵(CAN,Ce4+)自由基引发聚合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4-乙烯基吡啶(HEC-g-P4VP)聚合物。并用FTIR、1H NMR确证了共聚物结构。将这种纤维素接枝改性聚合物溶解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研究了它的胶束化行为。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相结合,对胶束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HEC-g-P4VP能够形成清晰的核壳结构。在不同pH值条件下,所形成的核壳结构有所变化。说明HEC-g-P4VP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pH值诱导胶束化行为。最后,采用滴体积法对HEC-g-P4VP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随着接枝率的提高,其表面张力有降低的趋势。
杨润苗董观秀赵德建刘玉海张纪霞周健
关键词:羟乙基纤维素4-乙烯基吡啶透射电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