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安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中心气象台科研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地市重点引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致洪暴雨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4
- 2007年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资料、NCEP/NCAR分析资料等,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后引发的致洪暴雨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陆副高的加强,使“碧利斯”从福建进入江西后路径南折。正是由于处在大陆副高和西太平洋副高之间的有利环境场中,再加上强盛的西南季风的输入,使减弱后的“碧利斯”气旋性环流长时间在江西、湖南以及广西上空维持,从而导致强降水的持续。强的东南至偏南气流遇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形后的爬升作用是东南沿海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前期华南北部的大气不稳定热力结构也是强降水出现的有利因素之一。偏北、偏西、偏西南3支气流强力辐合以及南岭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是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一带强降水出现的重要原因。
- 张东蔡安安林良勋
- 关键词:天气学西南季风层结不稳定碧利斯
- 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水的影响
- 统计了1970~2005年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的基本概况,按其登陆前的移向把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划分为三种登陆路径,普查三种路径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水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对应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
- 刘燕程正泉蔡安安
-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
- 文献传递
- 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水的影响
- 统计了1970~2005年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的基本概况,按其登陆前的移向把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划分为三种登陆路径,普查三种路径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水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对应的形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
- 刘燕程正泉蔡安安
- 关键词:热带气旋降水
- 文献传递
- 广东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气象应急响应
- 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东的受灾程度属80年一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分析发现:灾害过程在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
- 林良勋吴乃庚蔡安安庄旭东
-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
- 广东2008年罕见“龙舟水”特点及成因诊断分析被引量:63
- 2009年
- 2008年5月下旬末至6月中旬,广东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强度强、灾害重的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并有4个明显降水期。诊断分析发现:过程是在亚洲中纬度两槽一弱脊,东槽明显的平均背景场产生的,副高较弱位置较东,南支槽活跃,每一强降水期与一次西风槽的影响相联系,高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的南压过程配合一次强降水的发生;低空急流的最大风速变化与暴雨的发生同步,降水的减弱期伴随低空急流的向上抬升;过程的水汽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而以前者为主,水汽的辐合主要发生在华南沿海;龙舟水期间存在两个明显的局地经向环流,低层的两股气流在20~25°N区辐合抬升为持续性强龙舟水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上升运动背景;4个主降水期有3个是在层结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暴雨。
- 林良勋吴乃庚黄忠蔡安安
- 关键词:低空急流经向环流不稳定层结
- 2007年6月粤东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被引量:58
- 2008年
- 为了探讨2007年6月7—10日广东东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持续性暴雨的成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的1°×1°的分析资料对这次过程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这次粤东暴雨过程是在我国中高纬度稳定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下,先后受东槽引导从华东沿海南下冷空气和受从西南地区不断东南移短波槽和低涡引导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在华南北部形成稳定的锋面低槽和低空切变线,有利于水汽的辐合和雨带维持;孟加拉湾的西南急流和副高西侧南海西南气流是两支主要水汽输送带;此次暴雨与暴雨区上空中低层正(负)、高层负(正)的垂直螺旋度(散度)变化密切相关。中高纬度和低纬度系统共同影响以及暴雨区高层和低层动力热力条件配合,使得局地经向环流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定量诊断结果表明,在各个动力和热力因子中,潜热加热作用对这次暴雨过程贡献最大,此外反映西风急流和斜压槽活动的西风动量平流以及反映北方弱冷空气作用的水平温度平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 黄忠吴乃庚冯业荣蔡安安
- 关键词:持续暴雨西南急流垂直螺旋度
- 粤东“浣熊”台风大暴雨的散度风动能分析
- 台风"浣熊"(0801)先后登陆琼东、粤西减弱后,在粤东造成特大暴雨过程。利用业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辐散风动能方程对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及动能转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浣熊"残涡与...
- 程正泉林良勋刘燕蔡安安叶萌
- 关键词:台风强降水散度风冷空气
- 文献传递
- 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特征和数值模拟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首先利用多普勒雷达分析了影响广州的超级单体的典型特征。从反射率因子产品中可以观测到指状回波、V型缺口、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截取沿着风暴低层入流方向并通过反射率因子核区的垂直剖面,分析出云内存在两支对峙的上升和下沉气流。随后利用三维对流风暴云模式模拟了此次过程。模拟的最大反射率因子为75 dBZ,60 dBZ回波核区厚度超过了14km,比实际探测值偏大,这是模式本身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衰减的影响,也可能是模式初始扰动偏大和粒子非球形的影响。模式还给出了超级单体强盛时的流场结构:近地层以辐合气流为主,为雷暴出流;其上上升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为辐合风场;但在顶端没有给出携带降雨粒子的出流所产生的云砧。另外,模式较好地模拟了云内垂直运动的演变:开始时,地面辐合形成有组织的上升气流;随后上升运动加大,具有倾斜性,促使单体进一步发展;之后,单体内出现了下沉气流,与上升气流并存,但上升气流占主导地位;风暴强盛时近地层辐散加强;此后,下沉气流逐步控制云体,单体迅速减弱。
- 胡胜于华英胡东明蔡安安伍志方
- 关键词:中尺度气旋弱回波区三维数值模式
- 台风远外围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被引量:23
- 2007年
- 为加深对台风外围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的认识,提高对华南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和预警的能力,利用广东中尺度天气监测网的多普勒雷达、自动站资料和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4年8月发生在台风云娜外围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背景、水汽、CAPE、SI、WI、垂直速度和海风辐合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前期受副热带高压和云娜外围下沉气流作用,地面连续高温,使低层大气内能不断积蓄;台风云娜向西北移动的过程中,华南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和下沉气流减弱,在其外围弱低压槽、海风辐合和干线共同作用下触发了强对流;台风外围的稳定度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强对流在台风外围螺旋云带末端的高温、不稳定和相对高湿舌发生;风指数WI用于华南地区雷雨大风预报比其它指数更有效。
- 黄忠张东蔡安安方一川叶爱芬
- 关键词:台风外围强对流海风CAPEWI
- 广州盛夏高温频数异常分析被引量:20
- 2006年
- 运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州市1951-2004年高温频数的基本气候特征,并探讨了盛夏(7 -8月)高温频数异常与同期65-150°E,10-70°N范围内500 hPa高度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4年来广州年平均出现高温次数为8.7日;5-9月都有高温出现,其中7、8月是高温的频发期;(2)广州市高温频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其中1980年代以来高温频数明显增加;(3)广州市盛夏高温频数在1980年代以来的异常增多是与同期我国西北部-蒙古-贝加尔湖及附近地区西风带活动减弱、中低纬副热带高压强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 刘燕程正泉蔡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