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晓唏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受累
  • 1篇突出症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注射液治疗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篇下肢
  • 1篇疗法
  • 1篇鹿瓜多肽
  • 1篇鹿瓜多肽注射...
  • 1篇类风湿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蔡晓唏
  • 1篇曹旭海
  • 1篇沈海敏
  • 1篇何薇
  • 1篇朱越峰
  • 1篇杨丰健
  • 1篇陈聪
  • 1篇张旻佳
  • 1篇刘奕
  • 1篇林伟龙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累下肢骨骼肌代谢与功能的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PET/CT)分析并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双侧小腿肌肉进行18F-FDG PET/CT检测,将单侧受累下肢肌群设为病例组,将对侧健康肢体设为对照组。测定双下肢小腿受累肌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比对,分析检测结果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类比疼痛评分(VAP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L4~L5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前侧肌群和L5~S1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后侧肌群的△SUVmax分别为0.05±0.03和0.06±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9±0.13和0.23±0.18(P值均<0.01)。病例组△SUVmax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正相关(R2=0.974,P<0.01),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2=-0.779,P<0.01),与VAPS呈正相关(R2=0.608,P<0.05)。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受累肌群△SUVmax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慢性卡压可致下肢受累,骨骼肌发生葡萄糖代谢改变,可通过18F-FDG PET/CT测定评估。18F-FDG PET/CT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改变的评估方法之一。
沈海敏刘奕何薇张旻佳蔡晓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肉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鹿瓜多肽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后观察5周。鹿瓜多肽组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间隔1周后继续应用1疗程;对照组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结果鹿瓜多肽组治疗后2、5周的血沉、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好转(P<0.05),服药5周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痛例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和握力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鹿瓜多肽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朱越峰林伟龙杨丰健曹旭海陈聪蔡晓唏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