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群惠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分子
  • 3篇自组装
  • 3篇STM
  • 2篇扫描隧道显微...
  • 2篇配合物
  • 2篇纳米
  • 2篇分子纳米结构
  • 2篇超分子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法
  • 1篇有机金属
  • 1篇有机金属配合...
  • 1篇有序膜
  • 1篇有序阵列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偶极
  • 1篇偶极相互作用
  • 1篇配体
  • 1篇自组装结构
  • 1篇组装行为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袁群惠
  • 4篇万立骏
  • 2篇白春礼
  • 1篇陈婷
  • 1篇李惠静
  • 1篇路军
  • 1篇潘革波
  • 1篇宫建茹
  • 1篇陈拥军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属配合物分子纳米结构构筑与调控的STM研究进展
2009年
金属配合物分子具有结构多样且可控以及功能丰富等特点,在催化、传感、分子识别、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金属配合物分子的研究已是分子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同时,利用配合物分子构筑表面分子纳米结构以及对配合物单分子性质的研究也日趋活跃.近年来,本研究组发展了配合物分子在固体表面的自组装技术,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金属配合物分子表面纳米结构的研究工作,在固体表面成功实现了对配体、配合物分子的高分辨STM成像、原位配合以及分子识别,设计和构筑了多种功能配合物分子纳米结构,并系统研究了结构形成规律.本文以本研究组近年来有关金属配合物分子组装的研究结果为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综述有关金属配合物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与调控的STM研究进展,介绍该类分子在固体表面的组装和分散规律,为表面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和调控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陈婷袁群惠万立骏
关键词:自组装扫描隧道显微术
有机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二维组装行为的STM研究
有机-金属配合物超分子相关课题的研究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丰富多样,具有良好的磁、光物理及静电特性,是制备传感器、存储材料及纳米器件的理想基元化合物。迄今为止,化学家已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定对...
袁群惠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分子自组装分子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超分子化学
半冠醚配体在Au(111)电极表面上的有序阵列的原位STM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ECSTM)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三个半冠醚配体在Au(111)表面上的吸附结构.虽然配体分子的几何结构复杂、对称性较差,但在Au(111)电极表面,均形成了有序的阵列,这是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分子-基底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高分辨率STM图像揭示了有序阵列中分子的内部结构、取向、排列方式等.该研究为通过过渡金属调控的纳米结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潘革波李惠静袁群惠陈拥军万立骏白春礼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有序阵列扫描隧道显微术分子纳米结构
烷氧基取代苯甲酸甲酯有序膜结构的STM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3, 4, 5-三取代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甲酯(E12)和3, 4, 5-三取代十四烷氧基苯甲酸甲酯(E14)两种分子的自组装结构、组装层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两种分子共吸附在石墨表面时的组装结构. 两种分子均在石墨表面有序吸附, 分子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下, 烷基链对插排列形成类二聚体的二维有序长程结构. 取代基数目的差异导致两种分子吸附结构不同. 两种分子混合在石墨表面吸附时, 各自形成不同的畴区, 呈相分离状态.
袁群惠路军万立骏白春礼
关键词:偶极相互作用有序膜分子间相互作用自组装结构烷氧基苯甲酸甲酯
STM检测配合物超分子表面纳米结构
<正>将自组装技术、电化学手段和扫描隧道显微术有机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金属配合物表面组装的研究工作,实现了对多种配合物不同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单分子形态的直接清晰观测。
袁群惠宫建茹袁会娟万立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