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保安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脊髓
  • 5篇电刺激
  • 4篇神经损伤
  • 4篇坐骨
  • 4篇坐骨神经
  • 4篇坐骨神经损伤
  • 4篇胫骨
  • 4篇内翻
  • 4篇截骨
  • 4篇骨折
  • 3篇运动神经
  • 3篇运动神经元
  • 3篇神经元
  • 3篇术后
  • 3篇胫骨高位
  • 3篇胫骨高位截骨
  • 3篇膝内
  • 3篇膝内翻
  • 3篇截骨术
  • 3篇脊髓损伤

机构

  • 1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0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广东省药品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18篇裴保安
  • 11篇吴立生
  • 9篇陈允震
  • 6篇张存华
  • 6篇刘海春
  • 3篇高万里
  • 3篇段姗姗
  • 2篇陈剑
  • 2篇丁岩
  • 1篇赵华
  • 1篇张科峰
  • 1篇李延志
  • 1篇张伟
  • 1篇吴仕峰
  • 1篇宋炎成
  • 1篇谢斌
  • 1篇李彦明
  • 1篇訾金花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东省创作外...
  • 1篇山东省第十一...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行性或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上行性或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例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有效随访77例,男36例,女41例;年龄45~70岁,平均(59.4±10.5)岁;上行性截骨51例,下行性截骨26例。手术前后标准全长X线片测量下肢力线参数,采用Miniaci法计算膝内翻畸形矫正度数,采用Insall-Salvati指数(Insall-Salvati index,ISI)、Caton-Deschamp指数(Caton-Deschamp index,CDI)及Blackburne-Peel指数(Blackburne-Peel index,BPI)3种方法测量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3、6、12个月髌骨高度变化。结果77例患者中上行性截骨51例,平均内翻矫正度数为(10.43±2.67)°;下行性截骨26例,平均内翻矫正度数为(11.16±2.80)°。术后6个月时,上行性截骨的髌骨高度下降约8.1%(CDI法),采用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高度明显降低(髌骨高度降低10%即为髌骨高度明显降低),CDI、BPI法测量有10例髌骨高度明显降低;下行性截骨的髌骨高度下降约4.5%(CDI法),采用ISI、CDI、BPI三种测量方法髌骨高度均无明显降低。内翻矫正10°及以下的上行性截骨22例,髌骨高度下降6.9%(CDI法),ISI法测量无髌骨高度明显降低,CDI、BPI法测量有1例髌骨高度明显降低;内翻矫正10°以上的上行性截骨29例,髌骨高度下降10.4%(CDI法)。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高度明显降低,CDI、BPI法测量有9例髌骨高度明显降低。结论上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后髌骨高度明显降低的发生率与内翻矫正度数相关;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术前存在低位髌骨或内翻矫正度数较大时可考虑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
杜国栋裴保安吴立生张存华訾金花贾庆运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膝内翻下行性
酮咯酸氨丁三醇经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经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150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不同给药方式分成A组(90例)和B组(60例)。两组均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A组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B组采用肌内注射方式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值-用药时间关系、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下地活动时间。结果两组用药前及用药1、3、5 h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min,A组VAS评分(3.77±1.32)分低于B组的(5.88±0.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注射痛、头痛、食欲缺乏、便秘、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0、3.3%、12.2%、1.1%,B组分别为80.0%、1.7%、3.3%、11.7%、1.7%;A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地活动时间为(41.19±5.90)h,短于B组的(46.23±5.0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有一定影响,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加快术后康复。
朱兵裴保安高万里吴立生孙怡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股骨粗隆间骨折快速康复
Ⅰ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50例患者行Ⅰ期颈后路单开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结果显示,50例患者经平均6.5月随访,内固定均获牢固融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提示Ⅰ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嵌夹脊髓型颈椎病的较理想方案。
裴保安陈允震刘海春丁岩陈剑
伴骨质疏松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2008年
为了探讨骨质疏松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治疗的方法,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34例,21例同时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抗骨质疏松治疗、围领制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13例单纯颈椎病组的抗骨质疏松、围领制动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P<0.01),21例伴骨质疏松症组抗骨质疏松、围领制动治疗后症状可缓解(P<0.05)。因此,骨质疏松是导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的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谢斌陈允震刘海春裴保安
关键词:骨质疏松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老年性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吴立生张存华裴保安訾金花张伟
关键词:老年人髋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
嗅鞘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培养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5组:手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单细胞移植组(OECs或BMSCs)和联合移植组。将联合培养的OECs和BMSCs移植到脊髓完全损伤的大鼠体内。评定功能恢复状况,采用荧光技术对标记后的脊髓进行示踪。结果OECs和BMSCs移植后均可在体内存活。移植4周后与手术对照组(0.88±0.23)比较,OECs组(2.67±0.24)和BMSCs组(2.66±0.14)的大鼠脊髓功能均有改善,联合移植组(3.12±0.52)功能改善最佳(P〈0.01)。结论OECs与BMSCs在体外可联合培养,OECs的培养液对BMSCs具有向神经元分化的趋化作用,并且两者在移植后均可存活,联合移植较单细胞移植的修复作用更佳。
吴立生吴仕峰高万里裴保安宋炎成李延志
关键词:嗅鞘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脊髓损伤
TCVO联合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一例
目的:通过TCVO联合HTO治疗重型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为保膝治疗提供另一种可行方式。方法:行TCVO调整膝关节关节面后,利用HTO调整下肢力线,同时完成关节内和关节外的截骨过程。结果:患者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短期疗效显...
朱兵裴保安吴立生
关键词:HTO膝骨性关节炎
文献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稳定性X线三柱评分标准的提出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稳定性的X线三柱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61例,女217例;年龄为60~97岁,平均72.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09例,31-A2型188例,31-A3型81例。内固定术后即刻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稳定性评估采用自行制定的三柱评分标准:内侧柱4分,中间柱2分,外侧柱2分;单柱满分为柱稳定,三柱均稳定为优,二柱稳定为良,一柱稳定为可,三柱均不稳定为差。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优者早期完全负重,良者早期部分负重,可或差者早期禁止负重。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失效率等,并计算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7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365例患者骨折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3~7个月);内固定失效13例,失效率为3.4%(13/378)。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评定为优的129例患者无一例失效;193例评定为良的患者中,4例失效;56例评定为可的患者中,9例失效。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柱评分密切相关(r=-0.986,P=0.006),与柱稳定密切相关(r=-1.000,P=0.033)。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X线三柱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反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判断预后。
裴保安段姗姗贾庆运訾金花吴立生陈允震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稳定性评分标准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A组:单纯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B组:电刺激组;C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加电刺激治疗...
陈允震裴保安刘海春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脊髓与局部神经电刺激的修复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远端神经纤维出现Wallerian变性,近端相应节段脊髓出现神经元凋亡,导致轴突再生困难,影响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效果。目前针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对损伤局部的修复与刺激,而对近端神经元胞体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比较脊髓电刺激与局部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脊髓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脊髓电刺激组、局部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15只。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期3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脊髓神经元计数和超微结构、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及传导速度。结果与结论:造模后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脊髓电刺激组>对照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0.05);造模后4,6,8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脊髓电刺激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0.05)。造模后2周,大鼠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脊髓电刺激组>对照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0.05);造模后4,8周,大鼠小腿三头肌湿质量比较脊髓电刺激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0.05)。造模后2,4,8周,各组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计数脊髓电刺激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0.05)。造模后4,8周,各组大鼠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脊髓电刺激组>局部电刺激组>对照组(P均<0.05)。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相应节段脊髓电刺激,可以有效预防中枢神经元凋亡,促进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且效果优于局部电刺激。
裴保安訾金花吴立生张存华陈允震
关键词:周围神经电刺激实验动物模型神经传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