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薛慧

作品数:45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腹腔
  • 10篇手术
  • 10篇肥胖
  • 10篇腹腔镜
  • 9篇代谢
  • 9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8篇生物人工
  • 8篇生物人工肝
  • 8篇人工肝
  • 8篇肝细胞
  • 7篇术后
  • 7篇肥胖症
  • 5篇旁路术
  • 5篇胃旁路术
  • 5篇干细胞
  • 4篇袖状
  • 4篇袖状胃切除术
  • 4篇衰竭

机构

  • 45篇南京大学医学...
  • 12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医学会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45篇褚薛慧
  • 24篇孙喜太
  • 18篇丁义涛
  • 16篇单晓东
  • 15篇施晓雷
  • 10篇肖江强
  • 10篇顾劲扬
  • 9篇张悦
  • 8篇韩冰
  • 7篇邓玲
  • 6篇檀家俊
  • 5篇冯文焕
  • 5篇毕艳
  • 5篇邱晨
  • 4篇任昊桢
  • 4篇顾忠泽
  • 4篇冯章启
  • 4篇李强
  • 3篇王妍
  • 3篇许海云

传媒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中华肥胖与代...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减重代谢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2年
目的分析减重代谢术后腹腔感染(IA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接受减重代谢术治疗的472例患者,术后19例发生IAI(IAI组),453例未发生IAI(非IAI组)。绘制ROC曲线评估术后CRP和降钙素原(PCT)对IAI发生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减重代谢术后I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3天CRP和PCT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CRP和PCT诊断IAI发生的AUC大于术后第1天(P<0.05);取CRP最佳诊断界值为123.3 mg/L时,其诊断IAI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80.8%;取PCT最佳诊断界值为0.12 ng/L时,其诊断IAI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85.7%。术后第3天CRP≥123.3 mg/L和PCT≥0.12 ng/L是减重代谢术后I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第3天CRP≥123.3 mg/L和PCT≥0.12 ng/L是减重代谢术后I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赛赛褚薛慧单晓东孙喜太
关键词:腹腔感染
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犬的疗效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评价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的疗效.方法 以新鲜猪肝细胞及猪骨髓基质干细胞为细胞来源,共培养于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生物人工肝.采用D-氨基半乳糖给药方式构建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实验组(n=8)给予生物人工肝治疗;对照组(n=8)仅给予一般监护.观察和检测所有动物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动物经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肝性脑病及一般精神状况均得到较明显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从( 1512±183) U/L降至(86±2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从(1472±365) U/L降至(46±1l)U/L;乳酸脱氢酶从(463±76) U/L降至(312±84)U/L;总胆红素从(28.8±6.2) μmol/L降至(12.5±3.6) μmol/L;血氨从(56±15)μmol/L降至(34±10) μmol/L,同时凝血功能及白蛋白水平亦得到改善.8条犬中,5条存活、3条死亡,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动物一般情况未见明显改善,各项化验指标呈逐渐加重趋势,最终8条犬中5条死亡,3条存活.但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结论 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具有显著疗效,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支持手段.
施晓雷褚薛慧张悦韩冰顾劲扬肖江强檀家俊丁义涛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急性共培养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20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37例青少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9例;年龄为18(13~19)岁。患者均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6、12个月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营养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Repeated Measures Anova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37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时间为(50±7)min,术中出血量为(53±1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0±0.5)d。37例患者中,2例出现穿刺孔感染,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切缘漏等并发症。(2)随访情况。术后3、6、12个月获得随访患者分别为35、31、22例。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相关并发症,无死亡患者。37例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维生素D、叶酸分别由(117±19)kg、(40±5)kg/m^(2)、6.59(2.84~28.02)、(1.6±0.7)mmol/L、(4.5±0.7)mmol/L、(141±22)mmHg(1 mmHg=0.133 kPa)、(84±18)mmHg、(14±5)μg/L、(10±5)μg/L变为(81±15)kg、(27±4)kg/m^(2)、2.69(1.08~9.71)、(0.9±0.5)mmol/L、(4.5±0.7)mmol/L、(115±15)mmHg、(70±11)mmHg、(23±10)μg/L、(9±5)μg/L,上述指标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14.14,160.37,12.66,11.77,2.90,18.08,11.32,8.61,5.04,P<0.05)。37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多余体质量指数减少百分比分别为48%±19%、77%±28%、89%±24%,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分别为42%±13%、63%±17%、75%±18%,�
单晓东朱赛赛严雨褚薛慧孙喜太
关键词:肥胖症代谢性疾病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Bougie管致食管穿孔1例报道被引量:3
2019年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当前最流行的减重手术之一,它在不改变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避免消化道重建的情况下,有卓越的减重效果,目前在多种减重手术方式中是较为安全、且并发症较少的一种手术方法[1]。
于樾褚薛慧单晓东范圣先康星孙园园史宇泽邓玲孙喜太
关键词:减重手术
内镜下OTSC吻合夹治疗袖状胃术后难治性胃漏1例报道被引量:2
2019年
由于袖状胃切除术手术学习曲线短、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小,且具有其它术式相似的临床效果,成为近两年最受欢迎的减重术式。2017年美国共实施228000例减重代谢手术,其中袖状胃切除术约占59.4%,胃旁路术约占17.8%[1]。2017年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IFSO)的全球数据也反应了相同的趋势[2]。大量回顾性研究提示:腹腔镜袖状胃术后胃漏的发生率约为0.7%~7%[3-5]。近些年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单晓东孙喜太孙喜太褚薛慧孙园园
动脉优先入路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21年
近年来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微创的优势已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在根治性方面仍存在争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动脉优先入路能早期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同时能更好地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根治性,目前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视频介绍动脉优先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完整过程,采用区域化、模块化的手术思路,将手术步骤分为七个部分,其中着重体现了动脉优先入路的切除过程和导管-黏膜的吻合过程。动脉入路有多种路径,本视频手术联合采用左侧动脉路径和中间动脉路径这两个最常用的路径,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体现了独特的腹腔镜手术视角和精细放大手术视野的优势。
褚薛慧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视野开腹手术手术入路可切除性
不同部位无张力修补成人腹股沟斜疝的回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研究李金斯坦术、腹膜前间隙术以及双层补片修补术3种小同术式无张力修补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渝的438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施行李金斯坦术154例,施行腹膜前间隙术186例,施行双层补片修补术98例,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碍墨均较低,分别为0.65%、0.54%、0,且征术后复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前间隙术组在术后异物感及疼痛感上轻于其他两组,而双层补片修补术组在费用七要高于其他两组2000元左右(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且术后疼痛小的良好术式,可作为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的首选术式。
褚薛慧陈刚张凯
关键词:疝修补术
基于纳米支架材料的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反应器的构建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细胞反应器,从而提高反应器中细胞的活性及功能。方法自主设计组装一种新型的多层平板型生物反应器,平板表面采用静电纺丝纺上一层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新鲜分离的原代猪肝细胞接种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用培养液进行循环式培养。定期检测反应器中细胞的活性及功能,并观察细胞与纳米材料结合情况。结果反应器中的细胞能与纳米支架材料很好的结合,每12h分泌的白蛋白的量维持在100~139ug,尿素合成量为5.11~7.76mg/dl,而氯化铵清除率则保持在44—60umol/h。培养过程中,仅有少量的酶(AST、LDH)漏出。结论初步构建的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反应器,符合生物人工肝基本的要求。其内培养的细胞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并具有相应的功能。
施晓雷褚薛慧顾劲扬许海云张悦丁义涛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纳米共培养肝细胞
肥胖患者代谢手术后3月人体成分变化
2019年
目的评估代谢手术术后3月人体组织成分变化,并研究其与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行代谢手术的中重度肥胖患者58例,检测其术前及术后3月人体成分、糖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分析人体组织成分改变与代谢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代谢手术后3月患者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代谢手术后3月患者体脂肪、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及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体脂百分比下降与FPG、HbAlc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3和0.370,P均<0.05);体脂肪下降与FPG、HbAlc.HOMA-IR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0.441和0.348,P均<0.05);内脏脂肪面积下降与FPG、HbAlc、TC及TG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7、0.338、0.292和0.391,P均<0.05)结论代谢手术后早期,中重度肥胖患者体重显著下降,脂肪量减少多于肌肉量,同时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肝肾功能改善,体脂肪下降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
钱毓芬冯文焕孙喜太毕艳褚薛慧单晓东邓玲郑侠朱大龙
关键词:肥胖
超重和肥胖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泌乳素(PR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成年超重及肥胖患者494例,根据腹部彩色超声结果分为NAFLD组(n=353)及非NAFLD组(n=141)。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代谢手术的肥胖患者20例,进行肝脏病理活检。清晨空腹抽血检测PRL、肝酶、血糖、血脂,组间比较利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RL与NAFLD的关系。 结果纳入277例男性及217例女性超重及肥胖患者,NAFLD患者血清PRL水平明显低于无NAFLD人群[男性7.7(5.9,10.8)比8.7(6.9,11.8)μg/L,Z=-2.500,P=0.012;女性8.4(6.2,12.2)比10.7(7.7,13.4)μg/L,Z=-3.890,P〈0.001];根据血清PRL水平由低到高的三分位数分成三组,随着PRL水平升高,男性及女性NAFLD患病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PRL仍是NAFLD的保护因素(OR=0.923,P=0.008)。同时,肝脏病理诊断为NAFLD者(n=16)其血清PRL水平也低于无NAFLD者(n=4)[9.2(5.0,13.5)比16.8(11.8,20.9)μg/L]。 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PRL水平降低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张芃子葛智娟王洪东冯文焕姜灿王妍孙喜太褚薛慧朱大龙毕艳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泌乳素非酒精性脂肪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