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雅英
- 作品数:95 被引量:4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ABO血型因素对硬膜外麻醉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ABO血型因素对硬膜外麻醉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小出血量手术病人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0~50岁,体重50~75kg,按照ABO血型分为4组(n=30):A型血组(A组)、B型血组(B组)、AB型血组(AB组)和O型血组(O组)。于麻醉前(T1)、手术30min(T2)、术毕(T3)、术后1h(T4)、8h(T5)和24h(T5)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PT、APTT、Fib浓度、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ct和P1t计数。结果T1-6 时各组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T1时相比,T2-6时O组血浆Fib浓度降低,PTT、TT和APTT延长(P〈0.05),A组、B组及AB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及AB组相比,T1-6时O组Fib浓度降低,PT、TT和APTT延长(P〈0.05或0.01)。结论虽然不同血型病人硬膜外麻醉下围术期凝血功能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相对于其他血型,O型血病人凝血功能降低。
- 于建设解雅英吕亮亮
-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麻醉硬膜外血液凝固试验
- 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镇痛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胃肠道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胃肠道手术患者9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静脉全麻复合TAP阻滞组(TAP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EA组)及静脉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组(AP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术中补液量、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术后第1次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TAP组和AP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T1、T2、T3三个时间点SBP、DBP、HR均低于T0,且低于同时间点的TAP组及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T4 SBP、DBP、HR逐渐升高,T5时间点SBP、DBP、HR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与AP组具有相同的趋势。(2)3组麻醉操作时间,TAP组和C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组时间短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和AP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少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组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较TAP组及AP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不同时间点TAP组和CEA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术后1 h、4 h、8 h、12 h、24 h时间点VAS评分均高于TAP组和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AP组及AP组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和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次数较TAP组及CE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和CEA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TA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EA组及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郭春燕解雅英卜凡一孙鹏飞吴莉
-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镇痛
-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右美托咪定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等作用,现作为麻醉辅助药物广泛用于临床。近期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一方面可能与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另一方面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同时,右美托咪定可促进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减轻脑缺血性损伤。总之,右美托咪定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
- 白宇光解雅英于建设温再和
- 关键词:心脏手术脑保护
- 白桦脂酸通过阻断Fas-Fasl信号通路抑制异氟醚诱导的大鼠脑神经元损伤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对异氟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脑神经元细胞的效应,探讨其通过阻断Fas-Fasl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分离4周龄SD大鼠海马组织,并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将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异氟醚诱导组、白桦脂酸低剂量组、白桦脂酸中剂量组、白桦脂酸高剂量组。异氟醚诱导组细胞于2.4%异氟醚环境中暴露2 h,白桦脂酸各剂量组分别给相应剂量药物培养后置于2.4%异氟醚环境中暴露2 h,对照组于正常环境中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神经细胞元Fas、Fasl、caspase-8、cyt c、BID、caspase-9、Bcl-2、Bax、caspase-3、PARP表达水平;氧电极法检测大鼠线粒体呼吸水平;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流式细胞分析表明,与异氟醚诱导组比较,白桦脂酸组脑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均受到抑制,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和异氟醚诱导组比较,白桦脂酸能够使Fas、Fasl、caspase-8、cyt c、BID、caspase-9、Bax、caspase-3、PARP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Bcl-2表达水平上调(P<0.05);氧电极和紫外分光光度检测表明,与对照组和异氟醚诱导组比较,白桦脂酸组大鼠线粒体呼吸水平和细胞内ATP含量提高(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白桦脂酸可通过阻断Fas-Fasl信号通路,显著抑制异氟醚诱导发育期大鼠脑神经元的损伤。
- 寿琼华解雅英
- 关键词:白桦脂酸异氟醚脑神经元损伤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8年
- 关于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手术的麻醉方法一直有较多争论,麻醉方式的选择一直属于临床公认的难点。目前认为适合老年患者全髋置换的麻醉方式有多种。全身麻醉可以满足手术需要,但对老年高危患者循环波动较大;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对循环的影响相对降小,但是老年人脊椎蜕变,穿刺困难大大增加;区域阻滞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道,术后恢复相对较快,镇痛效果持久,但其有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目前大部分认为区域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此类患者,应该继续进行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影响的研究并展望其临床应用。
- 张杰解雅英辛学东
- 关键词:麻醉老年
- 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因小儿耳鼻喉手术刺激强,时间短,且常与气道相关,故麻醉的控制有一定难度,现对国内外现阶段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的改良方法及新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吴莉解雅英
- 关键词:小儿耳鼻喉手术麻醉
- 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80岁)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治疗ASAⅡ~Ⅲ级年龄〉80岁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以MGS评分前6项指标为衡量标准,分析比较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愈后情况。结果:CEA组术后出现发热(〉38℃)、血白细胞〉15×109/L、肺部X线、咳脓性痰、痰培养阳性及临床诊断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G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EA组确诊肺部感染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G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更加有利于超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 张远解雅英于建设
- 关键词:术后肺部并发症超高龄患者麻醉方法骨科
- 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在冠心病病人无痛胃镜检查中最佳配伍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对冠心病病人无痛胃镜检查最佳配伍。方法:180例2017-01~2019-01在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冠心病病人,按随机双盲平行法分成6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异丙酚10mg/mL),观察1组(异丙酚10mg/mL+瑞芬太尼0.5μg/mL),观察2组(异丙酚10mg/mL+瑞芬太尼1.0μg/mL),观察3组(异丙酚9mg/mL+瑞芬太尼1.5μg/mL),观察4组(异丙酚8mg/mL+瑞芬太尼2.0μg/mL),观察5组(异丙酚7mg/mL+瑞芬太尼2.5μg/mL)。靶控输注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在一般情况、血流动力学、循环等影响性,观察心肌改善率情况,并比较检查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观察1~5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门氨基转移酶(AST)、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3~5组显著低于观察1、2组(P<0.05),4组显著低于3、5组(P<0.05),而1组与2组、3组与5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血氧饱和度上各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②改善率以4组最高,和其他组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痛胃镜检查期间观察1~5组冠心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均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异丙酚8mg/mL+瑞芬太尼2.0μg/mL靶控输注对冠心病病人无痛胃镜检查起效快,且对循环系统、心肌功能影响性低。
- 郭春燕解雅英于建设吴曼邢桂英周燕妮吴莉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冠心病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肺癌病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镇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6-10~2018-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全麻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98例,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和R组(单纯罗哌卡因),每组49例;二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D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使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0.5%罗哌卡因(15mL)行TPVB;R组单纯使用0.5%罗哌卡因(15mL)行TPVB;两组麻醉前准备和麻醉诱导相同,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入室后(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插管后(T2)、切皮时(T3)、拔管前(T4)病人HR和MAP;记录术后2h、6h、12h、24h、48h的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炎性因子等指标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术后48h舒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室后及手术过程监测显示,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相应时点上均在正常范围,与R组比较,D组T1~T4时HR均有所下降,其中T2、T3节点下降程度具有显著性(P<0.05);与R组比较,D组T1~T3时MAP均有下降,而T4节点略有升高,其中T2、T3节点下降程度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T3、T4节点MAP、HR水平均较T0~T2节点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术后静息VAS评分比较,在术后6h、12h、24h等时点,D组评分较R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3d,两组间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有差异,与R组比较,D组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则升高(P<0.05);与R组比较,D组术后48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稍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椎旁神经阻滞,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安全有效,对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也有促进
- 武丽芳于建设郝伟解雅英查木哈格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镇痛
- 帕瑞昔布钠预防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预防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9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64岁,体重50 ~ 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和不同帕瑞昔布钠处理组(P1组和P2组).于切皮前20 min,P1组和P2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P2组术后每12 h追加帕瑞昔布钠40 mg,共6次.3组均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采用PCEA,镇痛不完善时,肌肉注射吗啡,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72 h内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内疼痛(VAS评分>3分)发生情况和持续时间.术后72 h时测定凝血功能.结果 P2组术后72 h内未使用吗啡.3组病人术后72h时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与C组比较,P1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发生率降低和持续时间缩短,P1组和P2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P <0.05或0.01);与P1组比较,P2组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帕瑞昔布钠持续使用72 h可降低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 解雅英于建设吴莉都义日武丽芳拉布
- 关键词:环加氧酶抑制药胸廓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