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斌 作品数:6 被引量:5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海口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二烯丙基硫化物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Q 70 mg·kg^(-1)模型组、DAS 25,50和100 mg·kg^(-1)治疗组,每组20只。一次性ig给予PQ 70 mg·kg^(-1)制备PQ中毒模型,DAS组于造模前、后30 min ip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正常对照组ip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3,6和12 h麻醉大鼠,取右肺下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并评分;右肺上叶进行肺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左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24 h取上清,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含量;培养至72 h,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AM中i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1),AM培养上清液中i NOS含量明显升高(P<0.01),i 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DAS 50 mg·kg^(-1)组在造模后3,6和12 h以及DAS 100 mg·kg^(-1)组在造模后1,3,6和12 h肺泡结构损伤显著减轻,病理评分降低(P<0.05);DAS25和50 mg·kg^(-1)组肺组织中NO和i NOS含量及i 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DAS 100 mg·kg^(-1)组NO含量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 DAS可能通过抑制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的氧化损伤因子减轻肺损伤。 曹玉芳 王洪武 苏醒 侯宇 管军 谢斌 余燕梅 王莲藕 陈颖斌 韩艳丽 邱平 宋维关键词:百草枯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急性肺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5.00%、80.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和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明显升高,呼气峰流速(PEF)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蒙素丹 谢斌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率 呼气峰流速 血清PTH与NT-proBNP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级的意义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病人心功能分级上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我院心内科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306例作为心衰组,老年健康体检者3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蛋白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PTH和NT-proBNP检测。结果心衰组血清PTH和NT-pro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Ⅰ级和Ⅱ级血清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Ⅰ级和Ⅱ级两组血清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Ⅲ级血清PTA和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TH和NT-proBNP检测用于评价老年病人心功能状态,而PTH可评价早期心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苏醒 殷宗宝 谢斌关键词:心力衰竭 甲状旁腺激素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给予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MDA和SOD水平的变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和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可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可能与改善MDA、SOD水平有关。 苏醒 曹玉芳 王华杰 陈栩栩 谢斌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ω-3鱼油脂肪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大鼠COPD模型组、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大鼠COPD模型+ω-3鱼油脂肪乳干预组.在第7、21、28天分别取左肺下叶供免疫组化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右肺下叶供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FN-γ浓度.结果 (1)肺组织病理变化示第28天COPD模型组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壁增厚,血管平滑肌增生,肺泡结构破坏;ω-3鱼油脂肪乳干预组肺组织结构部分破坏,肺泡腔少许炎性渗出;对照组大鼠几乎无肺泡炎发生.(2)第28天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累计吸光度为18.91 ±3.07,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5.47-±-4.86与7.23±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8天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FN-γ累计吸光度为7.12±3.37,显著低于干预组的18.74 ±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L-6为(13.43 ±2.47)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4.78±1.93)和(4.98±1.8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为(2.23 ±0.63)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4.51±0.71)和(7.05±0.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NF-κB,降低其血清含量和IL-6含量;上调肺组织1FN-γ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两减轻COPD肺部炎症. 殷宗宝 向群 计超 谢斌 侯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Ω-3鱼油脂肪乳 干扰素-Γ 核转录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血必净注射液对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必净治疗组,每组30只。将大鼠置于40℃、60%相对湿度的恒温箱中1 h复制中暑模型,血必净治疗组于制模后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5 g/kg 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 1次。各组于给药后2、6、12 h记录直肠温度、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同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脂多糖(LPS)、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水平,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直肠温度、心率、LPS、NF-κB、p53、PT、APTT、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MA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于制模后2 h上述指标即明显改善〔直肠温度(℃):38.02±0.22比39.32±0.33,心率(次/min):507±14比562±35,MAP(mmHg,1 mmHg=0.133 kPa):98±6比87±13,LPS (ng/L):0.65±0.03比0.82±0.05,NF-κB(ng/L):1.10±0.04比1.33±0.05,p53(ng/L):1.33±0.03比1.73±0.02, PT(s):15.47±1.03比20.28±2.01,APTT(s):40.26±2.46比47.46±3.51,D-二聚体(μg/L):238.54±8.32比323.12±8.14,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是通过减少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F-κB、p53水平,纠正血液PT、APTT、D-二聚体的紊乱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抑制LPS进入血液。 殷宗宝 计超 向群 侯宇 谢斌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 中暑 血管内皮细胞 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