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鸣

作品数:188 被引量:1,561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9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9篇猕猴桃
  • 39篇果实
  • 31篇栽培
  • 23篇草莓
  • 14篇选育
  • 14篇果树
  • 13篇果实品质
  • 12篇杨梅
  • 12篇糖积累
  • 12篇毛花
  • 11篇栽培技术
  • 11篇毛花猕猴桃
  • 11篇基因
  • 10篇猕猴
  • 10篇枇杷
  • 9篇植物
  • 9篇中华猕猴桃
  • 9篇柑橘
  • 8篇抗氧化
  • 8篇华特

机构

  • 187篇浙江省农业科...
  • 20篇浙江大学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浙江省农业厅
  • 4篇浙江省宁海县...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浙江省柑橘研...
  • 3篇杭州市园文局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县农业局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海盐县农业科...
  • 1篇香川大学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作者

  • 187篇谢鸣
  • 92篇张慧琴
  • 68篇蒋桂华
  • 58篇陈俊伟
  • 42篇吴延军
  • 39篇孙崇波
  • 29篇徐红霞
  • 28篇肖金平
  • 17篇秦巧平
  • 17篇黄普乐
  • 16篇吴江
  • 15篇宋根华
  • 12篇戚行江
  • 12篇程建徽
  • 12篇张上隆
  • 10篇陈学选
  • 8篇张豫超
  • 8篇马常念
  • 6篇刘玫
  • 6篇赵安祥

传媒

  • 28篇果树学报
  • 27篇浙江农业学报
  • 2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2篇园艺学报
  • 3篇农业科技管理
  • 3篇浙江柑橘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中国果树
  • 2篇中外葡萄与葡...
  • 2篇植物生理与分...
  • 2篇果农之友
  • 2篇果树科学
  • 2篇中国果业信息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科技通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6篇2010
  • 17篇2009
  • 19篇2008
  • 16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 11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莓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省草莓产业现状,本省生态环境条件下大棚草莓育种目标,以及近年所采用的草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杂交选育的3个草莓优良品系的特征特性。
蒋桂华张慧琴张豫超谢鸣孙崇波
关键词:草莓杂交育种农艺性状
高海拔冷凉地育苗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早期产量的影响
本文研究比较了贵州安顺和浙江富阳二地无假植育苗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早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浙江富阳本地育苗相比,贵州安顺即高海拔冷凉地育苗花芽分化时期明显提早,在浙江富阳种植,开花期和采收期分别提前了28d和43d,1月...
蒋桂华谢鸣张慧琴陈俊伟孙崇波黄普乐
关键词:草莓高海拔地区育苗花芽分化
文献传递
南方欧亚种葡萄引种评价和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评价了3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认为适合南方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基因型有9个,以其中2个表现优良的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南方欧亚种葡萄优质稳产栽培的几个主要技术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矢富罗莎、红地球分别选择SO4、巨峰作砧木,生长结果最优,平均粒重较自根苗分别增加21.6%、1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4.8%、2.8%;2个品种采用单十字飞鸟型架式较双十字V型架产量分别提高20.7%、15.0%;2个品种采用5-4-3-2-1摘心法较常规方法结果枝率分别提高51.9%、28.6%;使用细胞酶制剂叶面肥粒重增加1.2 ̄1.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对降低果实酸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明显改善红色品种果实外观。
吴江程建徽谢鸣王华新陈俊伟杨治元
关键词:欧亚种葡萄栽培技术
红沙枇杷‘大红袍’与白沙枇杷‘宁海白’糖积累及代谢的差异被引量:23
2010年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和红沙枇杷品种‘大红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糖含量、蔗糖与山梨醇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与糖积累进程基本相似,蔗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糖与葡萄糖是这两个品种积累的主要糖,90%左右的果糖与葡萄糖是在成熟前3周内积累的;两个品种间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宁海白’的果糖含量比‘大红袍’高约1/3,而葡萄糖含量仅高8%。转化酶、SS分解活性和SDH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幼果期较高,此后随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到果实发育后期又转为上升直至成熟;SS合成活性和SPS活性变化与前面几个酶的变化趋势不同之处是成熟时的活性又有所下降。‘宁海白’的转化酶、SS分解活性均高于‘大红袍’,特别是果实发育后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远高于‘大红袍’,而SDH活性是‘大红袍’略高于‘宁海白’。以上结果表明,枇杷品种间糖含量的差异与其代谢酶的活性水平有关。
陈俊伟徐红霞谢鸣吴延军张慧琴冯健君
关键词:枇杷糖积累蔗糖代谢
柑橘果实韧皮部后糖的运输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以膨大期和完熟期的温州蜜柑宫川 (CitrusunshiuMarc .cv .Miyagawawase)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14C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运输分配动态 ,测定了果实各组织的蔗糖浓度 ,分析了载体和ATP酶抑制剂对汁囊吸收14C 蔗糖的影响。结果表明 ,光合产物运入汁囊积累的速率随着果实成熟和糖积累呈下降趋势。沿维管束到囊瓣皮再到汁囊的光合产物运输路径存在由高到低的糖梯度。其中 ,组织间运输态的14C放射性比活度的梯度随果实成熟和糖积累而加大 ,而静态的蔗糖梯度则趋缓 ,表明14C放射性比活度梯度的形成有利于后期糖积累。载体抑制剂PCMBS和ATP酶抑制剂DNP、EB、NO3- 处理明显抑制了汁囊对14C 蔗糖的吸收。由此可见 。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谢鸣陶俊吴江
关键词:柑橘果实生理机制糖积累
台风多发沿海地区高品质设施葡萄种植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吴江谢鸣陈俊伟程建徽陈青英
关键词:葡萄种植设施葡萄沿海平原设施栽培多发月经
千禧草莓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2年
对千禧草莓的主要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征、果实性状、产量、抗性等进行了观察、试验 ,提出了与丰香草莓在栽培上的主要区别。
蒋桂华谢鸣张慧琴孙崇波李培民
关键词:栽培技术
‘红阳’猕猴桃叶片和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被引量:34
2010年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的幼嫩叶片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带腋芽茎段直接出芽,不定芽增殖、生根,从而建立高效稳定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极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中各种类型培养基对其的诱导率均达100%,其中MS+1.0 mg/L ZT+0.1 mg/L NAA所得到的愈伤组织易于分化成苗,芽分化率达到99.33%,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平均达到5.2个;MS+1.0 mg/L 6-BA+0.1mg/L NAA最适宜带芽茎段上腋芽的萌发,最高诱导率达83.33%,不定芽在MS+2.0 mg/L6-BA+0.2 mg/LNAA+0.1 mg/L GA中的增殖系数平均达4.5;培养基1/2 MS+0.7 mg/L IBA诱导不定芽生根效果佳。
隆前进吴延军谢鸣
关键词:愈伤组织不定芽
盆栽对柑橘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杂柑类品种‘天草’为试验材料,研究大田栽培下及不同体积盆栽限根条件下柑橘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强下大盆栽培柑橘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 i)及蒸腾速率(Tr)与大田栽培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小盆栽培显著降低了柑橘植株的Pn,Gs及Tr,但C i无明显变化。大盆栽培会引起植株对高浓度CO2的利用能力降低,但小盆栽培植株对不同浓度CO2的利用能力都显著低于大田栽培。从叶绿素荧光参数来看,大盆栽培除了导致天线色素转换效率(Fv′/Fm′)下降以外,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无显著影响;而小盆栽培导致Fv′/Fm,′ΦPSⅡ,ETR显著下降,NPQ显著上升。能量分配分析的结果与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相一致。
徐红霞张慧琴谢鸣陈俊伟方顺民
关键词:柑橘盆栽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我国蓝莓研发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潜在优势被引量:46
2009年
系统介绍了我国在蓝莓品种筛选、育苗技术、栽培管理和果实功能性成分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我国蓝莓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优势。
张慧琴谢鸣梁英龙陈俊伟吴延军徐红霞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