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菲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6篇化疗
  • 6篇辅助化疗
  • 5篇新辅助化疗
  • 3篇局部进展期
  • 3篇局部进展期乳...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蒽环类
  • 2篇疗效
  • 2篇弥散
  • 2篇弥散成像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环类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费菲
  • 8篇邵志敏
  • 5篇杨文涛
  • 4篇沈镇宙
  • 3篇邱龙华
  • 3篇陆劲松
  • 3篇陈灿铭
  • 3篇顾雅佳
  • 3篇冯晓源
  • 3篇彭卫军
  • 3篇陈灿敏
  • 2篇张家新
  • 2篇毛健
  • 2篇陈毅作
  • 2篇陆洪芬
  • 2篇狄根红
  • 2篇唐峰
  • 2篇柳光宇
  • 1篇王永胜
  • 1篇张学工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0例乳腺癌化疗后退缩情况将肿瘤分成缓解和进展两组, 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前ADC值...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文献传递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综述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费菲陆劲松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癌芳香化酶芳香化酶抑制剂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配对资料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通过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比较 ,探讨妊娠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195 7~ 1990年外科收治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 1∶2配比后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相比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肿瘤发现时病史常较长 ,肿块较大 ,TNM分期较晚。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 ,在两组患者中卵巢切除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7)。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中 ,卵巢切除者与未行卵巢切除者的生存率分别为 19%和 3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3)。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组的 5、10和 2 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4 0 .39%、36 .2 9%和 30 .70 %。而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组分别为 5 7.4 0 %、5 5 .4 0 %和 5 1.4 0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36 )。结论 可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及生物学指标的测定 ,以进一步理解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张杰费菲邵志敏沈镇宙
关键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分子标记物表达预测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后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p53、Cathepsin-D、p27、cyclinD1、Bax、Ki67、TOPOII、GSTπ、MDR和Bcl-2等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或cathepsin-D或GSTπ阴性的病人化疗疗效要显著优于阳性的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GSTπ和p53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 GSTπ和p53可作为判定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敏感性的两个独立预测指标。
陈毅作陈灿铭费菲张家新陆劲松狄根红柳光宇杨文涛陆洪芬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Cathepsin-D和nm23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中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表达与含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方法检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17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术前或术后标本中ER、PR、Her-2/neu等15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在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结果nm23或Cathepsin-D阴性病人化疗疗效显著优于阳性病人,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athepsin-D是独立的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结论Cathepsin-D可能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蒽环类)敏感性的独立预测指标。
陈毅作陈灿铭费菲张家新陆劲松狄根红柳光宇杨文涛陆洪芬沈坤炜沈镇宙邵志敏吴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织化学
DW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0例乳腺癌化疗后退缩情况将肿瘤分成缓解和进展两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前ADC值与化疗结束肿瘤退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在缓解组和进展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缓解组治疗后ADC值升高,而进展组则降低,尤其在b=1000和2000s/mm2时明显。b=1000s/mm2时,肿瘤高活性区和低活性区对治疗反应比较显示,肿瘤高活性区ADC值较低,治疗后ADC值升高(1.195±0.230和1.371±0.295);而肿瘤低活性区ADC值较高,治疗后ADC值反而下降(1.632±0.241和1.312±0.297);与病理对照显示,治疗后肿瘤细胞蜕变,并伴有明显的胶元和纤维化形成。治疗前ADC值与治疗后肿瘤退缩呈负相关,当b取1000和2000s/mm2时相关更明显,前者为r=-0.802,P=0.005,后者的r=-0.745,P=0.013。结论:DWI可以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作评价,并能对治疗疗效作出预测。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新辅助化疗
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CT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的入组1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CTF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同时比较CTF 3周方案和4周方案之间的差异,并与其他同类方案相比较之优缺点。结果:CTF 3周方案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客观有效率(OR)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6.19%,84.07%和8.57%;4周方案组的CCR,OR,PCR分别为7.69%,53.85%和7.6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分别为44.25%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46.15%和15.38%。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分别为34.51%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38.46%和7.69%。3周方案组中,6.19%患者出现Ⅲ~Ⅳ度粒缺性发热,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3周方案组中,23.89%患者出现Ⅰ~Ⅱ度血小板减少,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此外2组中均无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两组比较,除了在粒缺性发热方面3周方案组高于4周方案组外,其余相似。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且易耐受,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周方案组临床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均好于4周方案组,血液学毒性基本与4周方案组相似。
费菲陈灿铭张斌吴诚义王永胜王水邵志敏沈镇宙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以及作为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10例乳腺癌化疗后退缩情况将肿瘤分成缓解和进展两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值和DWI信号强度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前ADC值与化...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
文献传递
生物信息学研究揭示乳腺癌组织分化中可能的microRNA调控通路
2010年
microRNA(miRNA)被广泛报道能参与乳腺癌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在这些病理过程中,miRNA通过哪些信号通路来参与这些过程还不甚清楚.例如,在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化过程中,人们对于miRNA如何与其靶标基因相互作用来调控乳腺癌的分化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计算的方法研究miRNA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寻找miRNA靶标基因集合在基因芯片数据中乳腺癌Ⅰ级和Ⅲ级间显著差异表达,鉴定了15个候选miRNAs,其中9个关键的miRNAs通过调控差异表达的靶基因来参与6个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这些通路中,TGF-β信号通路中一个主要的抑制分子SMAD7蛋白被预测为上面几个关键miRNAs的靶标基因.SMAD7既能被miRNA直接调控又能被miRNA调控的信号通路调控,进而影响TGF-β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组织分化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TGF-β信号通路作为一个核心通路在miRNA调控乳腺癌的组织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预测靶标基因在乳腺癌Ⅰ级和Ⅲ级的分类性能在另外3个独立的乳腺癌数据集上得到进一步验证.3个预测差异表达的关键miRNAs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在10个不同组织分级的乳腺癌病人样本中得到验证.
裴云飞王志敏费菲邵志敏黄薇张学工
关键词:MICRORNA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