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敏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盆腔
  • 2篇盆腔淋巴
  • 2篇盆腔淋巴结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1篇动脉
  • 1篇早期子宫恶性...
  • 1篇生存率
  • 1篇手术
  • 1篇盆腔淋巴结清...
  • 1篇盆腔淋巴结清...
  • 1篇切除
  • 1篇清除术
  • 1篇清扫术
  • 1篇肿瘤转移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旁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贺敏
  • 4篇杨菁
  • 3篇邢辉
  • 2篇李琳
  • 2篇周敏
  • 2篇李仙仙
  • 1篇李星
  • 1篇李洁
  • 1篇周丹妮
  • 1篇刘琼
  • 1篇赵萌
  • 1篇李维
  • 1篇沈雪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卵巢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与生存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与其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80例患者,将其中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N)+盆腔淋巴结(PLN)清除术分为A组(30例),仅行PLN清除术者分为B组(50例),分析PAN清除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的80例患者中,32例(40.0%)发生淋巴结转移。A组中1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仅PAN阳性7例,仅PLN阳性3例,PAN和PLN均阳性9例;B组中13例发生PLN转移。A与B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P<0.05)。A组中淋巴结转移部位以PAN最多16例,其余依次为髂内、闭孔、髂总、腹股沟及髂外淋巴结。A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和46.7%,均高于B组(69.0%和39.2%),但无显著差异(P>0.05)。A与B组患者中转移至PLN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是68.5%和41.4%,5年生存率是49.7%和2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44)。A组患者中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72.7%,5年生存率是27.2%和58.5%,差异显著(P=0.048)。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1),而且是死亡风险因素。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除对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杨菁李仙仙邢辉李琳周敏沈雪刘琼李星李维贺敏
关键词:卵巢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盆腔淋巴结
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子宫不全纵隔病案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3年
我们采用宫腹腔镜手术及术后人工周期成功地治疗了一例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子宫不全纵隔的患者,患者症状于术后完全缓解。目前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的主要方式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诊断、宫腔镜等,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对于剖宫产后尤其多次剖宫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要考虑切口憩室的可能性,阴道三维彩超对其确诊率高,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疗效显著。
赵萌杨菁李洁周丹妮贺敏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卵巢癌是严重影响妇女生命的重要疾病,卵巢癌的转移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microRNA作为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的存在近年来先后得到了不同研究者的证实,它可以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转移也有紧密的联系。有研究者揭示了与卵巢癌转移相关的microRNA的作用机制,为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另外,对有些在卵巢癌中调节异常的microRNA靶基因的探索不但有助于了解卵巢癌的发生机制,同时也可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本文检索了近年来的最新文献,对于与卵巢癌的转移相关的microRNA的表达和转移机制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对microRNA在卵巢癌转移中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
杨菁贺敏邢辉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转移MICRORNA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并和同期43例经腹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开腹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43例腹腔镜组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f(336.28±240.49)mL比(479.07±317.02)mL,P〈0.051、清除淋巴结数目多[(18.95±3.87)个比(17.02±3.89)个,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1.43±0.40)d比(2.29±0.44)d,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9.63±1.93)d比(11.14±3.36)d,P<0.05]以及输血比例低[(16.28%)比(41.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04±64.33)min比(209.30±45.07)rain,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恢复快。为妇科恶性肿瘤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菁贺敏邢辉李琳李仙仙周敏
关键词:子宫恶性肿瘤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