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映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篇胃癌
  • 9篇肠癌
  • 8篇肿瘤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4篇低位直肠
  • 4篇低位直肠癌
  • 4篇疗效
  • 4篇免疫
  • 4篇腹腔镜辅助
  • 3篇蛋白
  • 3篇直肠癌保肛
  • 3篇切除术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细胞
  • 3篇免疫功能

机构

  • 29篇遂宁市中心医...
  • 7篇川北医学院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遂宁市第一人...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贾映东
  • 7篇寇耀
  • 6篇杨宁波
  • 5篇杨学军
  • 4篇邹佩钢
  • 3篇王子卫
  • 3篇吴建平
  • 3篇刘天宇
  • 3篇张刘平
  • 2篇曹丽鹏
  • 2篇吴建平
  • 2篇杨敏
  • 2篇李雪萍
  • 2篇黄云辉
  • 2篇何素玉
  • 2篇刘静
  • 1篇罗舒
  • 1篇陈非
  • 1篇唐华
  • 1篇黄丽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人格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人格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114例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所纳入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为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和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PSQI评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人格状况,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永红彭晓英刘春蓉贾映东
关键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疗法胃癌人格
Carfilzomib改善肿瘤恶病质肝脏功能及其分子机制
2019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carfilzomib,CFZ)改善肿瘤恶病质肝脏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是健康组(HC)、CFZ预防组(CP)、CFZ治疗组(CT)、恶病质组(CC),每组10只。荷瘤组通过皮下接种小鼠结肠癌C26细胞构建恶病质模型。接种后第5、12天CP组、CT组分别开始腹腔注射CFZ,第19天处死取标本。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ELISA检测肝脏炎症细胞因子和CRP(C-reactive protein),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WB(western blot)检测肝脏IκBα和p65 mRNA和蛋白质。结果 CC组小鼠白蛋白较HC组、CP组、CT组显著降低,CC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浓度分别为(221.67±12.38)U/L、(315.53±13.60)U/L、(1.65±0.32)mmol/L、(0.88±0.21)mmol/L、(4.98±0.32)mmol/L;经CFZ处理后,CP组、CT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浓度分别为(108.27±16.55)U/L、(180.45±15.28)U/L、(1.15±0.27)mmol/L、(0.58±0.12)mmol/L、(2.93±0.18)mml/L和(148.56±18.16)U/L、(247.18±21.64)U/L、(1.34±0.19)mmol/L、(0.69±0.16)mml/L、(3.75±0.28)mmol/L,CP组改善作用较CT组更明显。CC组中TNFa、IL-1、IL-6、CRP浓度为(156±9.56)ng/L、(762±9.46)ng/L、(962±9.12)ng/L、(772±10.04)ng/L,与HC组[(16.42+5.63)ng/L、(174+9.61)ng/L、(206±8.27)ng/L、(397±10.2)ng/L)]、CP组[(71.25±4.41)ng/L、(398±9.72)ng/L、(398±9.72)ng/L、(483±9.71)ng/L)]、CT组[(113±8.01)ng/L、(506±8.74)ng/L、(703±7.76)ng/L、(651±11.31)ng/L)]比较明显升高。与CC组比较,HC组、CP组和CT组IκBα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组升高比CT组更明显(P=0.000);与HC组比较,CP组、CT组和CC组p65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组较CP组升高明显(P=0.000)。结论 CFZ改善肿瘤恶病质小鼠肝脏功能可能与抑制NF-κB而降低肝脏炎症,抑制肿瘤生长和骨骼肌消耗有关。
王强李春红唐华贾映东
关键词:肿瘤恶病质蛋白酶体抑制剂肝功能NF-ΚB炎症细胞因子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80例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8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及随访结果。结果 80例病例中,75例腹腔镜操作成功,其中Dixon术62例,Miles术13例,5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100-320ml,平均170ml;手术时间135-310min,平均196min;术后排气时间2-4天,平均2.8天;术后住院7-10天,平均8天;术后肠瘘4例,其中直肠阴道瘘1例。标本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12-21个,平均16个;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2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因肿瘤复发死亡,5例患者发现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未见复发、远处转移、切口种植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可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且术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杨学军贾映东寇耀张刘平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NGPTL2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水平,探讨ANGPTL2用于CR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2月~2015年4月在笔者医院肿瘤科就诊的初治CRC患者80例(CRC组),同时纳入健康对照32例。所有患者就诊时记录一般情况,常规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收集患者血清检测ANGPTL2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使用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CRC组ANGPTL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5±0.54log10pg/ml vs 1.98±0.49log10pg/ml,P=0.000)。临床分期为Ⅳ期的CRC患者ANGPTL2(3.13±0.46log10pg/ml)较Ⅰ~Ⅲ期患者更高。CRC组ANGPTL2与CEA(R=0.684,P=0.000)、CA19-9(R=0.703,P=0.000)及临床分期(R=0.424,P=0.000)呈显著正相关。血清ANGPTL2用于CRC诊断的AUC为0.900(95%CI:0.843~0.957),ANGPTL2联合CEA由于CRC诊断的AUC为0.913(95%CI:0.862~0.964)。结论血清ANGPTL2在CRC患者中显著升高,作为无创诊断指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陈非贾映东郭黔罗舒唐俊丽
关键词:结直肠癌癌胚抗原
基于FAERS的贝伐珠单抗相关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2024年
目的 促进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安全使用。方法 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提取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以贝伐珠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借助OpenVigil 2.1在线工具进行数据挖掘;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联合检验ADE信号,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25.1中的首选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DE信号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以贝伐珠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60 675份,涉及患者60 675例,上报地区主要为北美洲(48.78%)和亚洲(29.00%);严重ADE报告中,以死亡报告数最多(14 358例,23.66%)。605个PT信号涉及ADE报告20 127份(患者20 127例),可归入21个SOC,信号数排前3的SOC分别为胃肠系统疾病(89个),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肿瘤,68个)及眼器官疾病(66个);ADE例数排前3的SOC分别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3 059例)、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2 813例)和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2 235例)。ADE报告例数排前5的PT分别为疾病进展(1 279例)、高血压(1 072例)、贫血(585例)、骨髓抑制(583例)和蛋白尿(569例)。结论 临床医师在用药期间除关注贝伐珠单抗的常见ADE外,应重点关注其导致的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出血、胃肠穿孔、间质性肺病等严重ADE。
庞培杰殷鑫刘天宇贾映东
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
MMP-14、MMP-2、TIMP-2在胃癌、癌旁、胃溃疡中表达及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MMP-14、MMP-2、TIMP-2在胃癌、癌旁组织及胃溃疡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之间和它们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尤其MMP-14对另两者的关系程度,从而深入研究相关基质蛋白降解调节机制。 方法...
贾映东
关键词:胃癌胃溃疡MMP-14MMP-2TIMP-2
文献传递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进展
2020年
胃癌的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其有所下降。临床发现,相当数量胃癌患者,即使接受标准的胃癌根治手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阴性,仍死于复发或转移;有研究人员提出淋巴结微转移(lymphnodemicrome?tastasis,LNM)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随着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等检测方法的出现,LNM不断被检测出。尽管LNM的临床意义及对胃癌患者预后存在争议,但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就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兰运升贾映东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究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治疗效果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肠癌根治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效果更好.
罗文君陆婷婷钱川许政文贾映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大肠癌免疫功能
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在次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次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总结该院2000年1月~2006年5月间采用经腹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手术的3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每顿进食200~300g,每日进餐3~4次,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胆汁反流现象,无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全组患者均无贫血,体质量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吴建平贺鳌贾映东许政文黄云辉李雪萍杨敏
关键词:消化道重建
三级淋巴结构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胃癌被列为第五常见的人类癌症,有第四高的癌症相关死亡率(7.7%),在2020年100多万胃癌新病例中,约有76.9万例死亡(相当于全球每13例死亡中就有1例)[1]。胃癌是一种分子和表型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早期可通过内镜切除,非早期可手术的胃癌患者,根治性胃切除术通常是局部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晚期胃癌可采用序贯化疗,然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2-3]。由于诊断多为晚期和频繁复发,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因此,早期诊断、准确的预后评估和创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免疫治疗正在成为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为接受过系统的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的病情进展的患者带来了希望[4-5]。然而,胃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率仍然相对较低[6-7]。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中有丰富的组织学特征,如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瘤内基质的比例,这些特征正在成为潜在的临床有用的预测因素。近期研究表明TLS的存在与实体肿瘤的良好预后有关[8-11],TLS的形成与癌症患者免疫治疗有关[12-13]。
刘江民贾映东
关键词:胃癌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