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明志

作品数:13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茉莉
  • 4篇茶树
  • 2篇配子
  • 2篇配子体
  • 2篇光合特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体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粒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叶片
  • 1篇育性
  • 1篇生态因子
  • 1篇田间
  • 1篇铁观音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动物

机构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农学院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蚕桑茶...

作者

  • 13篇赖明志
  • 2篇林金科
  • 2篇詹梓金
  • 1篇谢振伦
  • 1篇连长伟
  • 1篇周红丽
  • 1篇张育松
  • 1篇王湘平

传媒

  • 4篇茶叶科学
  • 3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茶叶
  • 1篇福建茶叶
  • 1篇福建农学院学...
  • 1篇中国茶叶学会...

年份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籽子叶细胞中脂体、淀粉粒和蛋白体的形态结构电镜观察被引量:5
1996年
成熟的茶籽子叶含有丰富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电镜观察表明:这三大贮藏物质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脂体直径约为0.41μm─0.56μm;淀粉粒为2.56μm─3.44μm;蛋白体为2.77μm─4.44μm。同时还观察到液泡、胞间隙、胞间层、胞间连丝及ATP酶活性反应产物,其特征明显,较易识别。
赖明志
关键词:茶籽超微结构
茉莉染色体核型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首次报道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2n-2X=26=8m+16sm+2sm(sAT),茉莉染色体以 X=13为基数,但也有少量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
王湘平赖明志苏金为
关键词:茉莉染色体核型
茶园铺草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调查被引量:6
1996年
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能保水、保土、保肥,稳定土层温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繁荣土壤微生物,抑制杂草滋生,是一项古今中外所公认的茶园管理有效措施,在茶区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于铺草覆盖对茶园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尚少见报道.人们知道,由地表及土层内的土壤动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是整个茶园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保持生态平衡、生产无公害茶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进行了本项调查,旨在为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提供参考.
赖明志谢振伦
关键词:茶园铺草土壤动物群落
5种外源物质对台湾种茉莉扦插生根的效应被引量:29
1997年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乙酸(IAA)、α-萘乙酸(NAA)、KMnO4、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嘌呤(BA)等5种外源物质浸渍台湾种茉莉不同枝段的插条基部24h.结果表明:(1)从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度等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枝条上段生根效果最好,中段次之,基段最差;(2)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物质都能促进插条生根,其中IAA300mgL-1,NAA50mgL-1,KMnO41000mgL-1,IBA300mgL-1和BA15mgL-1诱导生根效果较好;(3)在供试的5种外源物质中以IAA。
张育松赖明志陈华冠陈井木
关键词:茉莉外源物质扦插
铁观音茶树的光合特性被引量:22
1999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铁观音品种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结果表明:铁观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比毛蟹、肉桂、本山、黄、福鼎大白茶等品种低;展叶后5~10d,Pn开始转为正值,30~90d的叶龄叶片的Pn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90d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同一成熟新梢上,中间的叶片Pn高,顶部与基部低;同一植株上,上部叶片Pn最高,下部叶片其次,中部最低。铁观音叶片Pn年变化呈双峰曲线型,第一高峰出现在3月,第二高峰在6月(最高)和8月,5~8月Pn均维持较高水平。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叶龄叶片Pn的日变化也不同:在春季和秋季的晴天都是双峰曲线型,一天中10时和14时最高,低谷在12时左右,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秋季多云天“午休”现象不明显,阴雨天Pn较低,且只有一个高峰;随着叶龄增大,Pn的日变化逐渐趋缓。
林金科詹梓金赖明志
关键词:茶树铁观音光合作用
茉莉育性的研究被引量:13
1996年
采用石蜡切片法,较系统地观察了茉莉的花器结构与发育.探明在花芽分化各阶段所出现的败育和不育现象是茉莉罕见结实的早期表征;绒毡层细胞和卵器异常为其先兆.
赖明志连长伟杨如兴
关键词:茉莉花育性
适制乌龙茶品种茶树田间光合特性被引量:17
1997年
采用cl-301CO2气体分析仪,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6个适制乌龙茶品种壮年茶树的单叶光合特性,进行田间不离体测定。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茶树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66μmolm-2s-1;它与光饱和点1553.5μmolm-2s-1、光补偿点47.1μmolm-2s-1、胞间CO2浓度164.3×10-6均呈负相关。其中,三倍体良种——梅占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胞间CO2浓度最低,可选为高光效育种的亲本。
赖明志
关键词:茶树光合特性乌龙茶
台湾种茉莉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研究
解剖观察表明:台湾种茉莉花粉败育不是在某一发育时期同步出现,而是从花药形成开始至花粉成熟的各阶段相继发生;茉莉的胚珠为珠被高度特化的横生胚珠,且绝大多数是无胚囊的实心胚珠,并在发育过程中陆续败育,仅极少数的胚珠在珠心中部...
赖明志
关键词:发育过程
文献传递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被引量:89
2000年
试验以铁观音品种为材料 ,研究盆栽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着光合有效辐射 ( PAR)增加而迅速升高。成龄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 50~ 1 1 0 μmol/m2· s和 1 80 0~2 0 0 0 μmol/m2· s左右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叶龄、环境温度不同而异。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叶温的响应曲线类似抛物线型 ,环境温度为 2 4℃和 2 7℃时光合最适温度分别为 2 7± 2℃和 3 0± 2℃。光合最适温度也随叶龄不同而不同。当空气 CO2 浓度在 2 90~ 3 60μl/L时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空气 CO2 浓度提高而提高 ,但当浓度高于 3 70μl/L或低于2 80μl/L时 ,Pn的增大或减小都很急剧 ,CO2 补偿点在 2 83μl/L左右。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 ( Pn)随着土壤水势逐渐下降而下降 ,临时性萎蔫点在 -50 k Pa左右 ,永久性萎蔫点在 -62 k Pa左右 ,同时复胁迫茶树的抗旱性明显提高。
林金科赖明志詹梓金
关键词:茶树净光合速率生态因子
我省茶学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1997年
赖明志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