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被引量:13
- 2002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总统从他的外交理念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 ,又基于他对中国的深刻认识 ,提出了中国大国地位的思想 ;但罗斯福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革命的性质 ,他的蒋介石观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他对共产党的认识虽然比较客观 ,但意识形态的隔阂使他放弃了对共产党的承认和支持。罗斯福的中国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也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 赵志辉
- 关键词:中国情结蒋介石共产党外交
-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裁军思想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国际裁军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重要外交思想之一。但罗斯福早期是一个好战的军国主义者 ,2 0年代以后受威尔逊主义影响 ,才开始转变为全面裁军的积极倡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罗斯福放弃全面裁军思想 ,转而主张局部裁军 ,要求强制解除轴心国家的武装 ,反对中小国家拥有军备。罗斯福裁军的动机不仅与经济、贸易和安全等因素有关 ,同时也是他的集体安全思想的反映。罗斯福的裁军思想虽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
- 赵志辉
- 关键词:军国主义
-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
- 2004年
- 反法西斯主义是罗斯福的外交思想之一,也是他改革国际社会、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他的不妥协和平理念、无条件投降原则和消除军国主义计划对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战争的原因,加上他的过早去世,罗斯福的一些反法西斯思想和计划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施。
- 赵志辉
- 西方学术界对富兰克林·罗斯福战时外交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04年
- 西方学术界对富兰克林·罗斯福战时外交的的研究大致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 0年代中期的一致论时期 ;6 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初期以新现实主义学派和新左派为代表的多元化解释时期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的新一致论和综合时期 ;80年代中后期重新对罗斯福外交进行回归性的批判时期和冷战后时期。由于受到国际环境、美国国内政治和罗斯福本人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对罗斯福战时外交的研究学派众多 ,争论激烈 ,分歧始终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 ,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逐步介入 ,为罗斯福外交的研究不断开辟新的方法和途径 。
- 赵志辉景德祥
-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外交史实用主义
- 开罗会议新论被引量:6
- 2004年
- 开罗会议不仅对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它是一次构建远东国际新体系的尝试。中美两国的首脑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 ,在讨论战时远东政治、军事问题的同时 ,也在规划战后的远东国际政治格局 ,并确立了中美两国在其中的战略关系和合作模式 ,笔者称之为开罗设想。虽然开罗设想存在严重缺陷 ,在抗战后期被远东雅尔塔体系所取代 。
- 赵志辉
- 关键词:蒋介石国家主权外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