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忠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英译
  • 3篇翻译
  • 3篇藏族
  • 2篇译本
  • 2篇英译本
  • 2篇英语
  • 2篇诗学
  • 2篇朦胧
  • 2篇朦胧诗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教学
  • 1篇大学阶段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歌
  • 1篇信度
  • 1篇演讲辞
  • 1篇彝族
  • 1篇译学
  • 1篇译语

机构

  • 13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3篇邓忠
  • 5篇吴永强
  • 1篇蒋晖
  • 1篇彭瑶
  • 1篇刘兰

传媒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译苑新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朦胧诗的“哲学性”及“现代性”--以“我”的原点性和尺度性为视角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抓住朦胧诗中第一人称代词"我"频现的语言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不仅是风格上的革新,更可以通达在原点和尺度这两个维度上对自我及自我与世界之关系的诗性诠释。二者进一步分别体现出强烈的哲学意蕴:原点性体现自我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的矛盾统一;尺度性体现自我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在造物上的矛盾统一。以此为进路,本文有望对朦胧诗的现代性进行更为深入的哲学考察。
邓忠吴永强
关键词:朦胧诗哲学思考
文化并置视野下彝族经籍文学五言体例的优势和意义
2018年
文化并置是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理路,通过将不同的文化传统或价值体系并列在一起,在比较中发现事物以往未曾被发现的文化特征或价值,旨在形成新的、全面的认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探讨彝族经籍文学研究中尚未被详细解读过的五言体例的优势和意义,发现五言体例的优势在于可以良好满足描述客观世界和主观经验的语法和语义要求,尤其适合于有群众性、叙事性特征的彝族经籍文学;五言体例的意义在于其本身的体制化以及对彝族经籍文学经典化的促成作用。这样的解读体现出基于文学本体和文化对比研究的努力,有望将彝族传统文学研究推向深入。
吴永强邓忠
关键词:五言
从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看《前出师表》英译的几个问题
2009年
本文以罗经国教授《前出师表》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原文某些词句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及其英译用词用句是否能很好地表达这些含义。通过相关文献和工具书的查阅,指出了这些译文处理的不甚恰当之处,并对其提出了可能更加合理的英译文。
邓忠蒋晖
关键词:文化意义
民办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方法及质量控制——以成都环球雅思学校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随着英语学习的热潮不断攀升,社会整体对个人英语能力的期许大幅提高。除了常规的公立学校以外,各类英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纵观英语教学与培训的实际情况,目标各语教学虽有不同,但究其本质,都是重在提高英语技能。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成都市几家民办英语培训机构,对其教学方法及质量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结合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对比,其结论可供双方教学借鉴,以提高目前英语教学效度。
邓忠彭瑶周晓琴
关键词:教学方式
语篇指向性在演讲辞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兼析美国总统布什对伊拉克开战演讲辞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关注演讲辞的语篇分析如何进行的问题,认为语篇指向性(textual orientation)研究是该类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在理论上阐明语篇指向性问题为基础,并结合演讲辞语篇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总统布什的对伊拉克开战演讲辞的分析说明运用语篇指向观点的可行性,以及论述语篇指向性研究在整个语篇分析体系中的应用价值。
邓忠
关键词:语篇分析演讲辞可行性
体认翻译学视野下的汉语藏族文化负载词翻译——以《尘埃落定》英译本为例
2024年
借助体认翻译学的体认观对《尘埃落定》的英译本《Red Poppies》中的78个藏族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计量分析。文化图式缺省和“体”与“认”的失联导致了部分藏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偏离和歪曲。未来译者应在体验现实的基础上,调动认知机制,将“体”与“认”紧密结合翻译文化负载词,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于海艳邓忠
关键词:《尘埃落定》英译本
认知诗学视野下藏族当代诗歌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2021年
藏族当代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工具,考察1950-60年代、198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中有影响力的藏族诗歌作品,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维度性,可以归纳为"自发""自省""自觉"三个方面。文章的结论和观点,有望为藏族文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基于语言证据和认知解释的新视角。
邓忠吴永强
关键词:三个维度
成都市公共汽车双语使用情况被引量:1
2008年
公共汽车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自身的窗口,其报站和站台标识的的双语(汉英)准确度无疑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水平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拟详细记录成都市一些主要线路公共汽车的双语报站和双语站台标识的实际情况,对这中间的各种谬误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呼吁纠正这些谬误,提升成都市的整体城市形象。同时,本研究还将着眼于这些谬误的源头,调查它们的译者的情况,从而了解出现这些错误的来龙去脉,呼吁各方面相关单位和个人从源头上杜绝该类失误,为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邓忠刘兰张一嫡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
翻译过程中语义加工路径的模糊译语释意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释意三角模型解释了理想双语者的语义加工路径,修正层级模型则描述了非平衡双语者的心理词汇加工路径。为了探讨非平衡双语者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加工路径,本文将修正层级模型带入释意三角模型进行融合,分析非平衡双语者词汇表征上升为意义“脱壳”的过程,发现修正层级模型同释意三角模型存在脱节地带。针对这一脱节,本文引入模糊译语表征概念,试图构建模糊译语释意模型,以解释非平衡双语者翻译过程中的非平衡语义加工路径。模糊译语表征是二语借助一语暂时固定下来的模糊意义表征,是非平衡双语者进行反向翻译时的必经环节。反向翻译时,译者经由模糊译语表征进行意义“脱壳”;正向翻译时,译者直接对源语文本进行意义“脱壳”。
胡珍铭邓忠
关键词:释意理论语义加工
从朦胧诗的语法特征到文学性的实现被引量:1
2019年
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诗歌语言的特征入手,探讨其意义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概念化和哲学意蕴这两个层面进行朦胧诗文学性的解读。这样的研究理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以往朦胧诗研究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曾经解释不十分明晰的问题提供基于认知科学的解释。
吴永强邓忠
关键词:朦胧诗认知语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