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良
- 作品数:278 被引量:1,847H指数:1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判断价值
- 目的:研究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判断价值.方法:共3组研究对象,398例骨质疏松不伴有骨折的研究对象(A组),胸腰椎骨折患者(B组),骨密度正常的正常组进行研究.研究骨密度的一般情况、不同T值在各组的分配情况,骨质疏松...
- 遇呈祥陈亮宴铮剑梁凯路柯珍勇邓忠良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
- 文献传递
- 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解剖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实践
- 2015年
- 近年来,为了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不断扩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1]。医学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2]。外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解剖学基础是决定其临床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培养质量的关键[3]。
- 冉建华汪克建盛华均楚磊贺桂琼骆世芳陈通孙善全邓忠良
- 关键词:应用解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 轴向负荷 MR 检查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轴向负荷(ALP)MRI 在腰椎退行性疾病(LDD)诊断中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2013年11月—2014年10月84例患有 LDD 病例纳入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行常规仰卧腰大肌放松体位(RPRP)MR 检查;再在 ALP 加压后行MR 检查,测量 RPRP 体位和 ALP 体位 MR 检查下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根据 ALP 体位下 MR 检查过程中的症状复制情况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对2组各自的 DSCA 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 RPRP 体位 MR 检查相比,ALP 体位 MR 检查下 DSCA 明显缩小(〉15 mm2)者49例(58.3%,49/84),76个椎间盘(30.2%,76/252);两种不同体位 MR 检查 L3/4、L4/5、L5/ S1的 DCSA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且 ALP 体位 MR 检查中复制临床症状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L4/5与 L5/ S1水平 DSCA 缩小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而 L3/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LDD 患者,与 RPRP 体位 MR 检查相比,ALP 体位 MR 检查复制出临床症状的患者与其余患者 DSCA 缩小情况在 L4/5、L5/ S1椎间盘有差异,ALP 体位 MR 检查能提高症状与轴向负荷加压 MR 检查的相关性,提高了诊断阳性率,可发现隐匿性滑脱及椎间孔狭窄。对于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不符的患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张东杰楚磊陈亮邓忠良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磁共振成像
- 前路经皮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路经皮内镜下颈神经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例经前路经皮内镜下颈神经根减压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7~63岁,平均42.1岁。累及部位:C3/4间隙1例,C4/5间隙2例,C5/6间隙6例,C6/7间隙2例。所有患者非手术治疗6周效果不佳。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前及术后3d、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2.5±21.3)min(80—140min)。9例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d、1,3,6,12个月VAS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3,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颈前椎间盘入路经皮内镜下颈神经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可行且疗效肯定。
- 余柯晓陈亮楚磊柯珍勇邓忠良
- 关键词:颈椎脊神经根内窥镜
- 健康汉族男女性血清骨转换生化指标P1NP和β-CTX浓度范围再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根据健康汉族男女性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浓度,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再分析,建立简便的参考范围。方法纳入位于中国不同纬度5个城市的健康汉族受试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骨形成指标P1NP及骨吸收指标β-CTX浓度,并检测骨代谢调节激素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采用自动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清钙、磷浓度。按照〈30岁;男性:30~50岁,女性:30岁~绝经前;男性:51~70岁,女性:绝经~70岁;〉70岁不同年龄段,分层分析男女性β-CTX和P1NP浓度范围。结果纳入健康受试者1 436人,其中女性936人(65.18%),男性500人(34.82%)。受试者平均年龄(50.6±19.6)岁(15~110岁)。血清P1NP及β-CTX浓度呈非正态分布,总人群P1NP和β-CTX浓度中位数分别是49.36 ng/m L(95%CI:18.79~155.55 ng/m L)及0.37 ng/m L(95%CI:0.11~0.90 ng/m L)。女性按30岁~绝经前作为正常参考人群,血清P1NP及β-CTX浓度范围95%CI分别为17.10~102.15及0.08~0.72 ng/m L;以30~50岁男性为正常参考人群,血清P1NP及β-CTX浓度95%CI分别是20.29~110.53及0.11~0.83 ng/m L。结论在健康汉族大样本男女性建立不同年龄段血清P1NP及β-CTX浓度的正常范围,30岁以下男女性及女性绝经后20年骨转换处于较高水平。
- 李梅章振林李艳邓伟民邓忠良胡莹莹吕芳徐苓夏维波
- 关键词:骨转换生化指标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障碍被引量:20
- 2005年
- 王鑫黄朝梁邓忠良陈世荣柯珍勇陈富
- 关键词: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
- 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3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药物注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1例)在10-MHz超声引导下向腱鞘内腱周间隙内穿刺注射醋酸强的松龙0.6 ml,对照组(17例)采用闭合穿刺法注射等量药物。注射前及随访时(注射后3周)测定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 随访时疼痛消失率治疗组为81%、对照组为53%,VAS下降值治疗组为[(6.8±1.9)x±s,下同]对照组为(5.1±3.0)。结论超声引导下将针尖穿刺于腱鞘内腱周间隙的操作简单、准确并可实时观察药物的分布,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较好方法。
- 邓忠良安洪冉海涛曹玲柯珍勇
- 关键词:超声引导皮质类固醇狭窄性腱鞘炎软组织慢性损伤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正常成人_4、L_5、S_1神经根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接受3.0 T飞利浦磁共振检查机DTI及DTT,测定L4、L5、S1神经根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数值的比较。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DTI及DTT均成功,DTT图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L4、L5、S1神经根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395±0.146和(1.288±0.116)mm2/s,0.390±0.122和(1.297±0.087)mm2/s,0.387±0.117和(1.294±0.132)mm2/s。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参数无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影像学信息。
- 黄山晏铮剑邓忠良吴伟张伟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神经根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医学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细化和完善。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共同组织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试点实施方案指出,应明确落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 罗强王玥杜之渝邓忠良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研究生硕士培养
-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9月,对被诊断为脱出型和游离型LDH的48例患者采用PETD治疗。所有患者根据髓核脱出(NPP)的方向和远近分4型: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26例,Ⅳ型8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5~20 mL,平均10 mL;住院时间2~30 d,平均3.5 d。2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肢体麻木加重,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术后总体满意度为87.5%;各型分别为Ⅰ型67.7%,Ⅱ型90.9%,Ⅲ型92.3%,Ⅳ型75.0%。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5~45 d(平均30 d)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PETD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LDH安全且有效,短期疗效满意。
- 刘佐忠黄黎黎卢旻鹏邵高海李波屈一鸣柯珍勇邓忠良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内窥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