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怀涵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论滋阴药在湿热病症中的运用
-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病“禁润”一说,认为湿温初起“润之则病深不解”。据此后人在湿温及湿热病论治时,多畏阴柔滋润之药会导致病邪入里而难治,对滋阴药的使用与否往往存在争议。临证中湿热、湿温兼见阴伤者并不罕见,本文据...
- 邓怀涵刘兴隆贾波冯瑞权陈岚
- 关键词:湿热湿温滋阴药
- 陈潮祖教授治疗湿热型血证经验探析被引量:1
- 2019年
-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著名方剂学专家,其对湿热型血证的认识别具一格,治法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血证机理,并结合陈老医案,阐述其治疗湿热型血证的临证经验。
- 贾志超贾波邓怀涵王一童寇冠军王增珍
- 关键词:湿热血证三焦理论
- 麻黄在湿温病中的运用刍议
- 2018年
- 湿温病素有"禁汗"之说,而麻黄有"发汗峻药"之称,能否用于湿温病历来存在仁智之见。文章据诸多医家之论述及临床应用,提出湿温病并非一概"禁汗",且麻黄发汗之力的强弱,可通过控制用量与合理配伍以调节,故湿温病不必禁麻黄。在湿温病兼寒湿束表时,配伍麻黄可助解表祛邪;兼肺气闭郁之咳喘时,伍之可助止咳平喘;湿重热轻、气滞湿阻之象明显时,伍之可收行气祛湿之功。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阐释,最后举两则医案为例。
- 邓怀涵蔡涛冯瑞权贾波陈岚
- 关键词:湿温麻黄禁汗
- 藏医药治疗痞块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藏医文献中收录的痞块治疗方剂用药配伍规律。方法:输入藏医典籍中记载的藏医痞块治疗方剂到计算机并创建数据库,统计数据并运用算法解析藏医药痞块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结果:基于157首方剂分析并提取高频使用藏药,药对及组合。结论:在藏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方剂的思维方式,运用数据挖掘作为用药规律分析的重要工具,归纳藏医方剂组方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的治疗方法,对藏医药学习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扩展应用到藏医药临床,为未来的藏医研究与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XIAO Ye贾波李培邓怀涵赵红
- 关键词:藏医痞块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 陈潮祖运用麻黄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总结被引量:6
- 2016年
- 陈潮祖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对经方研究造诣深厚,对麻黄的应用独有心得,据证配伍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疗效明显。笔者现总结陈老运用麻黄解表祛邪、宣降肺气、宣通津液的临床配伍经验,并分析麻黄调节气津、三焦的理论依据,继以风疹、喑哑、癃闭三案展示其用药特色。
- 邓怀涵叶明军贾志超贾波
- 关键词:麻黄肺系
- 振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振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对30例确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治愈19例(63.33%)、显效6例(20%)、好转5例(16.67%),总有效率100%。结论:振脊手法复位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手法,疗效确切、迅速,而且安全性高。
- 冯瑞权邓怀涵
-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 陈潮祖教授运用麻黄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总结
- 陈潮祖教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对经方研究造诣深厚,对麻黄的应用独有心得,据证配伍用于治疗肺系疾病疗效明显.本文总结陈老运用麻黄解表祛邪、宣降肺气、宣通津液的临床配伍经验,并分析麻黄调节气津、三焦的理论依据,继以风疹、喑哑...
- 邓怀涵叶明军贾志超贾波
- 关键词:肺系疾病麻黄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陈潮祖教授“三焦理论”临床经验探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方剂学泰斗,在其代表著《中医治法与方剂》所提出的三焦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三焦的概念及内涵。文章简要梳理了三焦学说的发生、发展源流,进而重新探讨了陈潮祖教授所论三焦之实质。认为"三焦"的生理功能为行津气,着重梳理了"三焦"与心系血络、肝系筋膜功用间的关系。通过相关验案验方,认为治疗三焦病变,立法主旨应在疏利气机、化气行津,以恢复津气流通为要。
- 王一童贾波贾志超邓怀涵
- 关键词:三焦
- 对“引火归原”的浅析及质疑被引量:4
- 2009年
- 邓怀涵
- 关键词:引火归原阴盛格阳肉桂附子
- 基于“逆流挽舟”法探索人参败毒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人参败毒散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细胞间黏附分子(JAM)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基于"逆流挽舟"法探索该方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人参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外,其余各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建立UC模型大鼠。造模24 h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西药组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0.5 g/kg,人参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分别给予31.2、15.6、7.8 g/kg人参败毒散,给药7 d后,观察大鼠体重、一般状态;测算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取结肠黏膜病变部位,采用RT-PCR和Westerm blot检测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JAM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中低组胃残留率升高(P<0.05),模型组、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中低组胃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人参败毒散各组UC大鼠肠黏膜JAM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人参败毒散各组JAM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此外Westerm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人参败毒散高、中剂量组UC大鼠肠黏膜组织中JAM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人参败毒散各组JAM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败毒散能降低胃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通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JAM蛋白表达,与调节肠上皮细胞紧密联系相关,这可能是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 陈岚贾波邓怀涵贾志超李纯
- 关键词:逆流挽舟人参败毒散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