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宜航

作品数:40 被引量:568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经济增长
  • 5篇人力资本
  • 5篇资本
  • 4篇政府
  • 4篇内生增长
  • 4篇教育
  • 4篇混合经济
  • 4篇城市
  • 3篇社会保障
  • 3篇技术创新
  • 2篇行政
  • 2篇行政审批
  • 2篇政府竞争
  • 2篇政审
  • 2篇社会分层
  • 2篇审批
  • 2篇生产率
  • 2篇收入差距
  • 2篇企业
  • 2篇区域经济

机构

  • 39篇厦门大学
  • 5篇上海对外经贸...
  • 4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39篇邵宜航
  • 15篇刘雅南
  • 2篇洪树林
  • 2篇张朝阳
  • 1篇刘霞辉
  • 1篇刘仕保
  • 1篇黄燕萍
  • 1篇郭小年
  • 1篇李泽扬
  • 1篇张朝阳
  • 1篇步晓宁
  • 1篇张天华
  • 1篇郑雪

传媒

  • 4篇经济学动态
  • 3篇系统工程理论...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经济学家
  • 2篇东南学术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财贸经济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世界经济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南方经济
  • 1篇亚太经济
  • 1篇贵州省党校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被引量:12
2017年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对考入高水平大学("211""985"院校)的影响却在增强,数据检验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邵宜航徐菁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教育机会
社会分层结构与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被引量:26
2018年
从经济学与社会学跨学科的视角思考我国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关注社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了包括创业在内的创新在其中的核心作用。而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创新群体形成的职业阶层与其他职业阶层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阶层差异将对创新进而对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创新的增长模型基础上,导入职业阶层因素,利用理论模型解析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当创新阶层的阶层地位低于与其存在人力资源竞争关系的其他职业阶层时,阶层差异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且这种负面效应将随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加剧。而影响职业分层的人才选考制度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正反两面的不同效应。本文还尝试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邵宜航张朝阳张朝阳刘霞辉
关键词:经济增长
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被引量:19
2010年
社会保障制度选择是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存在收入差距的异质性个体的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综合考察了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分析表明,现收现付制对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但其收入再分配功能对提高社会总福利存在正向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当收入差距较小时,现收现付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再分配功能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其综合效应可以改善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收入差异程度范围内,存在一个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现收现付制比率。基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该注重发挥现收现付制的再分配功能。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
关键词:社会保障内生增长
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
社会保障制度选择是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存在收入差距的异质性个体的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综合考察了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分析表明,现收现付制对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
关键词:社会保障内生增长
文献传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增长被引量:4
2016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使国内再次兴起长期增长动力研究的热潮。而基于对我国发展实践和现代增长理论研究的考察与反思,我们认为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应关注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社会性结构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核心社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根本性作用。本文结合内生增长理论讨论了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分层与流动如何通过影响创新进而作用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可能机制,并在分析社会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社会性结构改革的相关建议。我们认为,社会结构层面的改革也应该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刘雅南邵宜航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社会结构经济增长
创新差异下的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被引量:67
2015年
金融发展有助于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得到了许多理论研究的肯定,而在计量分析却有不同结论。但相关经验分析多从金融深化的角度展开,近期有研究提出金融宽化的概念。我们认为,基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现实中存在引进模仿和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差异,此时深化和宽化两种不同金融发展模式对技术进步进而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展开理论探讨,进一步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用系统矩估计方法检验了我们的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越低,技术进步越多地选择模仿时,金融宽化对经济增长作用越显著;而随着经济发展,自主创新比重增加时,金融深化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最后,本文也据此讨论了相关政策建议。
邵宜航刘仕保张朝阳
关键词:金融深化经济增长技术创新
从经济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理解包容性增长被引量:22
2011年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的两次会议上倡导"包容性增长",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深远。经济增长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学史上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再到最近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的繁荣与公正、市场与政府的认知的深入过程。强调机会平等的包容性增长正是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从经济学发展过程审视政治与经济离合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包容性增长。
邵宜航刘雅南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混合经济的最优增长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资本的增加来提高私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促使经济在最优状态下实现持续增长。而社会性的最优增长状态,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税收和国债政策,在混合经济中得以实现。为达到最优增长状态,在短期内,可以通过递减的消费税率来抵消对资本收益征税的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必须避免对资本收益进行征税。同时,虽然国债是中立的,但国债为最优税收政策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邵宜航
关键词:混合经济公共支出税收政策
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市化与结构转变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基于我国二元经济和特定户籍制度背景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反映城乡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二元结构转变模型。不同于已有研究,我们的理论模型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阐释了非农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结构转变和城市化的促进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理论模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发展现实的拟合性。数值模拟显示了两部门技术进步与转移成本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技术进步分别主导了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移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结构转变。进一步,我们的分析也解释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
刘雅南邵宜航
关键词:城市化户籍制度二元经济
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国际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四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不同的是,这四个国家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投资需求的影响,而中国则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消费需求的影响;另外,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这四个国家。据此,本文强调中国应加快形成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主,同时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促使经济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本文也提出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黄燕萍邵宜航
关键词: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