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肺抑瘤合剂对肺癌A549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肺癌A549细胞系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抑瘤合剂组及顺铂组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干预,观察肺抑瘤合剂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EGFR、P38、GSK3β和AKT表达。结果:肺抑瘤合剂有较为明显的抑瘤效果(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抑瘤合剂组和顺铂组移植瘤组织中EGFR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EGFR及p-EGFR蛋白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38、GSK3β及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p-P38、p-GSK3β及p-AKT的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肺抑瘤合剂对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38、GSK3β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移植瘤生长的效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阐述其科学内涵。方法:检索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获取夏枯草有效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检索疾病-基因组合数据库(Dis Ge NET)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疾病靶点;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其作用机制;构建关键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TCMSP中获取有效活性成分11种,靶点178个;从Dis Ge NET数据库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基因2019个;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获得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114个;构建其PPI网络,包含节点114个,边1952条。分析PPI网络,度值较高即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白细胞介素(IL)-6,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原癌基因蛋白(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对其进行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显示涉及152种生物学过程,其中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多种与癌症相关;KEGG富集涉及147条信号通路,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p53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等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着关键性作用是公认的。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夏枯草治疗NSCLC的基本药理学作用与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