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文娟

作品数:25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8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12篇基因
  • 8篇稻根
  • 8篇水稻根
  • 8篇水稻根系
  • 8篇根系
  • 7篇蛋白
  • 7篇蛋白质
  • 7篇控制基因
  • 7篇白质
  • 6篇线粒体
  • 6篇线粒体DNA
  • 5篇突变体
  • 5篇分子系统
  • 4篇胸腺
  • 4篇胸腺嘧啶
  • 4篇系统发育
  • 3篇鲹科
  • 3篇细胞色素B
  • 3篇克隆

机构

  • 25篇宁波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5篇郑文娟
  • 22篇朱世华
  • 13篇丁沃娜
  • 8篇沈锡权
  • 6篇杨迎春
  • 6篇邹记兴
  • 2篇项显波
  • 2篇史俊颖
  • 2篇潘志崇
  • 2篇叶央芳
  • 2篇刘必谦
  • 1篇吴振谦
  • 1篇吴晶
  • 1篇余红卫
  • 1篇黄勃
  • 1篇秦茜晗
  • 1篇林洁
  • 1篇杜一超
  • 1篇尤昕煜
  • 1篇叶金

传媒

  • 3篇Zoolog...
  • 2篇Curren...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泥蚶的遗传分化被引量:29
2009年
采用PCR技术对我国沿海地区7个泥蚶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在来自7个群体的38个泥蚶样本均得到660bp的COI基因片段序列,共103个多态位点,组成17种单倍型;数据分析表明:7个群体形成了二大类群:福建以北(包括福建)的5个群体(江苏盐城、浙江奉化、浙江乐清养殖和自然群体、福建福鼎)形成一个类群,类群内的遗传距离为0.0016;福建以南的类群(广东湛江、海南海口)形成一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0006;二个类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29,表现为高度的分化。因此我国沿海泥蚶已分化形成福建以南和以北二大类群,二大类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已达到亚种水平。
郑文娟朱世华沈锡权刘必谦潘志崇叶央芳
关键词:泥蚶COI基因遗传分化
一种水稻根系伸长和斑点叶性状控制基因OsPelota1及编码的蛋白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根系伸长和斑点叶性状控制基因OsPelota1及编码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与根系伸长和斑点叶发生...
丁沃娜朱世华郑文娟吴晶叶金周佳琴
文献传递
鲹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36
2007年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同时在康氏似鲹控制区的5′和3′两端发现重复序列。以尖吻鲈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鲹科鱼类分为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和鰆鲹亚科4个亚科,各自形成单系群;鲹亚科与鰤亚科形成姐妹群,鲳鲹亚科再与他们聚在一起,鰆鲹亚科处于鲹科鱼类的基部,与前面3个亚科聚在一起。
朱世华郑文娟邹记兴杨迎春沈锡权
关键词:鲹科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5种石鲈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统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测定了石鲈科的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少棘胡椒鲷Diagramma pictum、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大斑石鲈Pomadasys maculates和点石鲈Pomadasys kaakan5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402bp,选用鲤Cyprinus carpio作外群,生成代表石鲈科4个属鱼类的数据集,采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髭鲷属Hapalogenys和胡椒鲷属Plectorhynchus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这2个属与石鲈属Pomadasys亲缘关系相近;少棘胡椒鲷属Diagramma与其它3个属的亲缘关系较远,支持把少棘胡椒鲷从胡椒鲷属归入到少棘胡椒鲷属的分类。
朱世华郑文娟邹记兴杨迎春沈锡权刘必谦
关键词:细胞色素B分子系统发育
水稻根系发育和叶色形成的控制基因OsERV1及编码的蛋白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根系发育和叶色形成的控制基因OsERV1及编码的蛋白质,该控制基因OsERV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我们研究表明OsERV1具有控...
朱世华丁沃娜郑文娟项显波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根系伸长控制基因OsKSR7及编码的蛋白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根系伸长控制基因OsKSR7及编码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是一个转运蛋白,与根系伸长相关;该碱基序...
朱世华丁沃娜史俊颖郑文娟朱俊兆林静霞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TMACK的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推理
2024年
当前高校产教融合教学存在产业和教学硬性拼接、教学开展深度依赖企业、教师在产业情境中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未能做到教学链、产业链和技术链的深度融合。在推进信息智能技术与教师发展融合、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背景下,构建产教融合教学中教师知识结构框架和探索产教融合教学推理路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为基础,构建整合技术的产业教学方法及内容知识(TMACK)教师知识结构框架,分析了内容知识域、技术知识域和方法知识域的要素构成和相互耦合关系,并基于此给出了知识耦合发生在内容准备阶段、表征阶段和方法选择阶段的三种不同的教学推理路径。文章拓展了产教融合教学所必需的教师知识结构,给出了合理的产教融合教学设计路径,为提升教师的产教融合教学素养、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振谦郑文娟马叶灵
关键词:TPACK教师知识结构
基于细胞色素b序列的鲹科分子系统发育被引量:11
2007年
测定了中国鲹科8属9种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1141bp),结合来自GenBank中分布于美国、安哥拉、希腊以及巴拿马的鲹科4属14种鱼的相应同源序列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支持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亚科,鲳鲹亚科,鰆鲹科)阶元的分类系统;(2)亚科属下不宜设亚属分类阶元;(3)及达副叶鲹与丽叶鲹亲缘关系较近,应同属于副叶鲹属;(4)我国传统的鱼类检索系统将狮鼻鲳鲹误鉴定为卵形鲳鲹,建议予以修正。
朱世华郑文娟邹记兴杨迎春沈锡权
关键词:鲹科细胞色素B分子系统发育
泥蚶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泥蚶线粒体DNA的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测序,用MEGA version 3.0软件计算这2个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结果显示:COI和16S rRNA基因删除引物序列后分别得到660bp和548bp的核苷酸序列,T,C,A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40.4%,14.7%,20.6%,24.3%和23.2%,25.9%,30.3%,20.6%.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对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郑文娟朱世华沈锡权叶央芳潘志崇
关键词:泥蚶线粒体DNACOI
水稻侧根突变体Oslrd2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克隆被引量:1
2022年
侧根是水稻胚后发育的重要器官,具有吸收养分和稳固植株的作用。本研究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水稻Kasalath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一个水稻侧根突变体Oslrd2,对其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分析、图位克隆、候选基因测序及转基因互补验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Oslrd2幼苗期的苗高和根系伸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侧根短且数量少。通过对侧根原基的亚甲基蓝染色和解剖观察,发现相较于野生型,Oslrd2的侧根原基数目降低,且原基和侧根的形态发生膨胀变形;其成熟期的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受到显著抑制。遗传分析表明,Oslrd2的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将突变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号染色体InDel 3与InDel 4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0 kb,该定位区间内包含一个编码α-微管蛋白的基因(LOC_Os11g14220)。测序比对发现,突变体Oslrd2中该基因编码序列(CDS)1176 bp处缺失了一个胞嘧啶(C),以及在1179 bp处的胞嘧啶(C)突变为腺嘌呤(A)。上述突变导致其氨基酸序列中第392位的天冬氨酸(D)变为谷氨酸(E),第393位的异亮氨酸(I)变为终止密码子TAA,翻译提前终止。通过遗传互补验证的转基因植株表型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证实突变体Oslrd2的表型变化是由该基因突变引起的。研究结果明确了OsLRD2基因在水稻根系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解析水稻侧根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朱俊兆陈宇杰吕沈阳陈星月杨愈之郑文娟朱世华丁沃娜
关键词:水稻图位克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