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伟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迷路动脉轴的多模式影像学研究
-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迷路血管轴形态特点以及椎动脉邻近结构对其影响,寻找颈性眩晕的发病因素,分析迷路动脉在颈性眩晕中的作用。
对象和方法:采用分组设计:随机收集53例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纳入病例组,并与...
- 郭庆伟
- 关键词:颈性眩晕影像学诊断
- 膝骨性关节炎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MRI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分析半月板周缘性移位与半月板损伤MRI分级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学院制定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共9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MRI图像,将半月板外缘超出胫骨平台边缘(除外骨赘影响)≥3 mm定义为半月板周缘移位,同时测量移位指数,并统计分析半月板损伤MRI分级(0、Ⅰ、Ⅱ、Ⅲ)与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关系。通过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各组间移位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移位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总体发生率为46.15%(42/91),移位指数平均值为0.62±0.10,其中内、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发生率分别为34.06%(31/91)和12.09%(11/91)。内侧半月板MRI损伤0、Ⅰ、Ⅱ、Ⅲ分级周缘性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0/5)、28.13%(9/32)、28.95%(11/38)、68.75%(11/16),移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0.56±0.02、0.56±0.37、0.62±0.10;Ⅰ、Ⅱ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26),Ⅲ级与Ⅰ级、Ⅱ级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ⅠVSⅢ=-11.91,tⅡVSⅢ=-10.50,P值均<0.05);外侧半月板MRI损伤0、Ⅰ、Ⅱ、Ⅲ分级周缘性移位发生率分别为0(0/11)、7.69%(2/26)、10.42%(5/48)、66.67%(4/6),移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0.54±0.04、0.56±0.04、0.62±0.09,Ⅰ、Ⅱ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Ⅲ级与Ⅰ级、Ⅱ级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ⅠVSⅢ=-4.54,tⅡVSⅢ=-5.69,P值均<0.05)。结论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现象与半月板损伤MRI分级密切相关,在膝骨性关节中并不少见。
- 郭庆伟刘筠许亮张红欣曹建刚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