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雷生

作品数:19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6篇一氧化碳
  • 5篇动脉
  • 5篇心绞痛
  • 5篇血管
  • 5篇绞痛
  • 3篇心绞痛患者
  • 3篇心室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 3篇左心
  • 3篇左心室
  • 3篇稳定型心绞痛
  • 3篇内皮
  • 3篇高血压大鼠
  • 3篇冠状
  • 3篇氨酸
  • 2篇动脉重塑
  • 2篇心病

机构

  • 12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6篇郑州大学
  • 6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濮阳市中医院

作者

  • 19篇郭雷生
  • 9篇崔天祥
  • 5篇王留义
  • 4篇李莉
  • 4篇周湘鸿
  • 4篇刘玲
  • 3篇王丽霞
  • 3篇丁守坤
  • 2篇石桂梅
  • 2篇黄莉莉
  • 2篇王光公
  • 2篇王保振
  • 2篇刘玲玲
  • 2篇胡光玲
  • 2篇冯周琴
  • 2篇李建章
  • 1篇杨廷桐
  • 1篇蔡建平
  • 1篇王丽华
  • 1篇王岩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长期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对高血压大鼠的长期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为高血压组 ;C和D组为高血压干预组 ,C组用Hm ,D组用Hm +HLL干预。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检测血一氧化碳 ,ET 1,NO质量浓度。结果 :A组血压在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B ,C ,D组血压均较A组明显升高 (P均<0 .0 1) ;药物干预后C ,D组血压较B组降低 ,D组血压低于C组 (P均 <0 .0 1)。血NO质量浓度B ,C ,D组较A组降低 ,D组较B ,C组升高 (P均 <0 .0 1)。血CO质量浓度C ,D组较A ,B组升高 ,D组高于C组 (P均 <0 .0 1)。B ,C组的ET 1质量浓度较A ,D组升高 (P均 <0 .0 5 )。结论 :内源性一氧化碳能长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可能与其能舒张血管平滑肌及升高NO、降低ET 1质量浓度有关。
刘玲郭雷生王保振王丽华崔天祥李莉
关键词:高血压内源性一氧化碳
单支架与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单支架与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 71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行单支架置入者(35例)与行双支架置入者(36例),术中置入主支支架后根据分支的术中表现再进行分组调整;观察2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节段内血栓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主支支架置入后,3例由单支架组调至双支架组,5例由双支架组调至单支架组;64例完成1a随访,其中行单支架置入治疗33例,双支架置入治疗31例;2组均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单支架组急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节段内血栓发生率(3.03%、3.03%、3.03%)与双支架组(3.22%、3.22%、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架组分支血管的节段内再狭窄率(30.30%)高于双支架组(9.68%)(P<0.05)。结论双支架置入治疗部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可降低节段内再狭窄率。
王光公王丽霞李永强杜松郭雷生罗萍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脉络宁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李莉郭雷生崔天祥黄振文李建章冯周琴
关键词:脉络宁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
经皮导管乙醇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心室颤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近期研究认为富含浦肯野纤维的左心室后乳头肌存在明显的心电不均一性,可能是心室颤动(室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区域。本实验探索以经皮导管乙醇消融左心室后乳头肌,破坏致心律失常基质,从而预防和治疗室颤的可行性。方法13只猪麻醉后,行双侧股动、静脉穿刺,置入鞘管及标测导管。后乳头肌消融术前,所有动物均以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室颤。在经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将微导管连同0.014S导丝通过导引导管刺入左心室后乳头肌,撤出导丝,通过微导管中心腔注射无水乙醇(消融组6只)或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1~1.5ml,实施后乳头肌化学消融。结果后乳头肌微导管刺入后,1只猪死于心脏压塞,12只猪完成经皮导管注射术。消融组1只诱发出持续室颤(1/6),对照组6只均诱发出室颤(6/6),左心室后乳头肌经皮导管乙醇消融术后持续性室颤的诱发率明显减低(P〈O.01)。结论对正常猪在体心脏左心室后乳头肌基底部乙醇消融可以降低程序期前刺激诱发的室颤的几率。左心室后乳头肌可能是室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致心律失常基质。
周旭郭雷生蔡军隗冬梅石亮杨刚刘小青杨新春
关键词:化学消融心室颤动
蛋白酶的活化和bcl-2基因的表达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和bcl-2基因的动态表达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2只家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6只)。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观察家免缺血再灌注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bcl-2 mRNA动态表达的变化规律对心肌细胞凋亡细胞的数目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激发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促进了凋亡的发生,二者的曲线变化呈正相关(r=0.9286,P<0.00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cl-2之间形成一种抗衡的网络调控构象,负责凋亡的促进和凋亡的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bcl-2mRNA、细胞凋亡三者的表达,在交界区比梗死区更明显。结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家兔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交界区以凋亡为主要变化的动态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时间窗。
刘玲玲杨廷桐郭雷生刘志强王岩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Wistar大鼠血压和心血管重塑的影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研究证实高血压伴随有心血管重塑/(CVR/),表现为心肌肥大、心脏重量增加、心肌僵硬度增大和冠脉血流储备降低;动脉血管有中膜增厚、管腔相对狭窄,使大动脉顺应性下降...
郭雷生
关键词:左心室肥大血管重塑一氧化碳左旋硝基精氨酸氯化血红素
文献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每次10 mg,bid,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 mg,tid,口服+阿司匹林每次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1分别为(148.63±25.11)%和(165.25±28.64)%,血管细胞黏附因子分别为(338.63±50.74)和(447.63±61.56)μg·L^-1,颗粒膜蛋白-140分别为(4.71±1.02)和(5.96±1.23)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2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血小板活化指标的表达,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丁守坤郭雷生王光公王丽霞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小板活化安全性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相关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9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3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65例为对照组,利用Endo-PAT2000仪器采用外周动脉张力测定(PAT)技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计算RHI;通过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IMT;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结果 RHI在对照组、SAP组和UAP组依次减低(1.78±0.45、1.65±0.33和1.4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在对照组、SAP组和UAP组依次增加(分别为0.76±0.24 mm、0.90±0.31 mm、1.05±0.18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Hcy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的Hcy与对照组及SA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61±6.79μmol/L比14.16±4.54μmol/L和14.31±4.53μmol/L,P<0.01);UAP患者RHI与血清Hcy及颈动脉IMT均呈显著负相关(r=-0.494,r=-0.513,P<0.0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UAP患者IMT(X1)、收缩压(X2)、BMI(X3)与RHI(Y)成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血管内皮功能、IMT、Hcy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相关;UAP患者RHI值与血清Hcy及IMT有明显负相关关系。
何姗姗王留义郭雷生王晓燕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一氧化碳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 (CO)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高血压组 ,C、D组为高血压干预组。测NO、CO、ET 1、AngⅡ浓度 ,计算主动脉中膜厚度 /管腔直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的比值及血红素氧合酶 1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B组大鼠血压高于A组 ,C、D组较B组降低 ,D组低于C组 (P <0 0 1)。血清NO浓度B、C、D组较A组降低 (P <0 0 0 1) ,D组较B、C组升高 (P <0 0 1) ;血浆CO浓度C、D组较A、B组升高 (P <0 0 0 1) ,D组高于C组 (P <0 0 0 1) ;血浆ET 1浓度B、C组较A、D组升高 (P <0 0 5 ) ;血浆AngⅡ浓度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的主动脉中膜厚度 /管腔直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的比值较A组升高 (P <0 0 0 1) ;C、D组较B组下降 (P <0 0 0 1) ;C、D组血红素氧合酶 1蛋白表达强于A、B组。结论 CO能防止高血压性主动脉重塑 ,其机制可能与CO降低血压、升高NO浓度及降低ET 1的浓度有关。
郭雷生崔天祥李莉刘玲石桂梅许晓东
关键词:一氧化碳高血压主动脉重塑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其血脂水平将其分为正常血脂组34例和高脂血症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日口服,连续服用1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血糖、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内皮功能指数(RHI)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血症组患者的血脂代谢,对正常血脂组患者的血脂略有改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增加两组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降低内皮素(ET-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增加两组患者RHI值。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周湘鸿赵英帅郭雷生王留义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血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