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园庭
-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底颜色对两种沙蜥体色变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生存在不同基底颜色环境下的爬行动物种群通常表现出丰富的体色地理变异,其体色变化的潜在机制具有多样性。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和草原沙蜥(P.frontalis)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曾被认为与荒漠沙蜥(P.przewalskii)组成同一系统发育种组。本文应用光纤光谱仪(Ava Spec-2048),通过记录沙蜥背部体表12个部位的皮肤光反射率,定量比较在黑化环境下的深色变色沙蜥与非黑化环境下的浅色草原沙蜥自然体色变异,研究其种群体色变异是否具有时间可逆性,并探讨基底颜色对沙蜥体色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黑化生境下的变色沙蜥体色显著深于非黑化枯黄色生境下的草原沙蜥。此外,对黑化与非黑化样本开展的生境互换移植围栏实验,即把枯黄色生境中非黑化的草原沙蜥移植于黑色的基底环境中饲养,把黑化生境中黑化的变色沙蜥移植于枯黄色生境中饲养。结果表明,饲养1周后黑化群体背部6个检测部位的光反射率显著变大,其他部位均无显著变化;而非黑化群体只有左后肢和背部右上方2个部位的皮肤光反射率发生显著变化,其他部位反射率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变色沙蜥体色变异能力比草原沙蜥强,体色表型可能已经在两个近缘沙蜥物种中稳定遗传,基底生境颜色的短期变化在统计学上能引起肉眼难以识别的轻微的体色变异,个体发育相关的一些遗传因素可能对体色变异起控制作用。
- 童浩杰张凯龙刘宇航张立勋赵伟金园庭
- 关键词:沙蜥
- 寡肽联合或与哌替啶的组合在制备用于镇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寡肽联合或与哌替啶的组合在制备用于镇痛的药物中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寡肽ASQFFGLM-NH<Sub>2</Sub>在提高受试者中哌替啶的镇痛效果的用途。
- 金园庭
- 文献传递
- 贵南沙蜥染色体核型与聚类分析
- 2016年
- 贵南沙蜥Phrynocephalus guinanensis为近年沙蜥属新命名的物种,形态上区别于贵德沙蜥P.putjatia与青海沙蜥P.vlangalii,而最近沙蜥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结果不支持贵南沙蜥为一有效种,它在分子树拓扑结构上与贵德沙蜥一亚分支样本聚在一起。本文观察贵南沙蜥核型为2n=24I+24m,具有12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其中大染色体均为端部类型,且无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青海11个沙蜥种群染色体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贵南沙蜥与贵德沙蜥聚于同一分支,该分支构成青海沙蜥分支的姐妹支,证实贵南沙蜥与贵德沙蜥具有较近的核型演化关系。研究结果不支持贵南沙蜥为有效物种。
- 李嘉晟童浩杰张凯龙杨坤罗媛媛金园庭
- 关键词:核型聚类分析
- 石鸡繁殖期栖息地的特征被引量:10
- 2006年
- 2005年4~7月,对甘肃西部(东阿尔金山地区和西祁连山地区)和东南部(西秦岭地区)的石鸡(Alectoris chukar)种群栖息地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草本密度、地面异质性和草本盖度是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方差分析表明,甘肃西部(东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的石鸡种群在海拔、坡度和小石块数目的选择上差异显著.甘肃西部和东南部的石鸡种群在栖息地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西秦岭种群选择海拔低、坡度大、坡位偏上、草本密度低和草本高度高的栖息地.栖息地选择差异可能是在不同的选择压力下,经过长期的隔离进化形成.
- 马新年杨志松刘迺发金园庭
- 关键词:石鸡栖息地利用地理变异
- 中国的沙蜥被引量:1
- 2008年
- 简要概括地介绍了中国沙蜥的种类、生态地理分布、起源与进化以及沙蜥对栖息环境的适应。中国沙蜥据记载有18个种,分为荒漠和高寒两大种组,分别分布在中国广大荒漠地区和青藏高原。约从晚中新世开始,青藏高原迅速抬升促使了中国沙蜥祖先卵生和胎生的早期分化。高原隆升造成的环境演变促使中国沙蜥卵生和胎生物种分别进化出一系列的适应荒漠或高寒环境的个体特征。
- 刘迺发金园庭杨萌
- 关键词:沙蜥进化地理分布
- 生物统计学课程“能力素质培训计划”的构建及分析被引量:23
- 2011年
- 从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与存在问题出发,通过精选课程内容、活用教学方法等措施,构建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能力素质培训计划"。
- 叶子弘崔海峰陈春金园庭
-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综合实训
- 青海高原两种沙蜥mtDNA的渐渗杂交被引量:5
- 2008年
- 青海沙蜥和贵德沙蜥在共和沙珠玉地区重叠分布,形态和遗传显著不同。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说明在重叠区两种蜥蜴mtDNA基因相互渗透。重叠区19个青海沙蜥个体中有1个具有贵德沙蜥线粒体基因型,但形态与青海沙蜥相似。6个贵德沙蜥个体中有1个具有青海沙蜥线粒体基因型,形态与贵德沙蜥相似。两种沙蜥在该地区的基因流动可能发生在共和古湖的退缩消失后次级相遇形成的。分子钟推测杂交发生的时间大约在19至16万年前,与古湖的消失时间(15万年前)相符。
- 金园庭刘迺发
- 关键词:青海沙蜥杂交MTDNA
- 谈谈动植物检验检疫本科专业生物信息学课堂实践教学
- 2013年
- 生物信息学与检验检疫都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针对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本科教学现状,主要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来探讨针对该专业学生生物信息学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重点做到上课把握前沿,加强实践环节,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金园庭叶子弘陈春邹克琴管峰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实践教学检验检疫生物教育
- 一种扶桑绵粉蚧的杀雄基因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桑绵粉蚧的杀雄基因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PsEZH2和PsEHMT1基因全长和dsRNA的扩增;表达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和试虫饲养,本发明首次扩增获得了扶桑绵粉蚧PsEZH2和PsEHM...
- 童浩杰林前锦李一凡张月圆蒋明星李飞金园庭
- 舟山群岛中华大蟾蜍种群系统分化与保护遗传学研究
- 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大陆具有显著的片段化生态地理景观,但该地区分布的两栖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还未受到关注。本项工作采用mtDNA ND1~ND2与Cytb~D-loop长片段基因(>2600bp)序列,研究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
- 廖平虎王倩朱柳芳金园庭
- 关键词:舟山群岛中华大蟾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