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帆

作品数:30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7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化石
  • 9篇鱼类
  • 8篇三叠
  • 6篇三叠世
  • 5篇脊椎动物
  • 4篇鱼群
  • 4篇生物地层
  • 4篇中三叠世
  • 4篇中生代
  • 3篇地层
  • 3篇义县组
  • 3篇英文
  • 3篇鱼纲
  • 3篇鱼类化石
  • 3篇生物群
  • 3篇热河生物群
  • 3篇系统发育
  • 2篇新属
  • 2篇早白垩世
  • 2篇早三叠世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辽宁省文物考...
  • 2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交通管理...
  • 1篇河北省区域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金帆
  • 12篇张江永
  • 10篇周忠和
  • 7篇张福成
  • 6篇汪筱林
  • 6篇王元青
  • 5篇王念忠
  • 4篇王原
  • 4篇徐星
  • 4篇王炜
  • 3篇顾罡
  • 2篇耿丙河
  • 2篇李淳
  • 2篇胡耀明
  • 2篇朱相水
  • 2篇谭锴
  • 1篇唐治路
  • 1篇张海春
  • 1篇沈梅
  • 1篇杨守仁

传媒

  • 19篇古脊椎动物学...
  • 4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化石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海相早三叠世弓鲛鱼类(软骨鱼类)的首次报道——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鱼类序列研究之一被引量:11
2001年
广西田东县作登下三叠统罗楼组产出弓鲛鱼类 :作登弓鲛Hyboduszuodengensis(Yangetal.)、乐氏弓鲛H .yohi (Yangetal.)和田东多尖齿鱼 (新种 )Polyacrodustiandongensissp .nov .,其中前二种化石以前曾被作为牙形类报道。这是弓鲛鱼类在中国海相早三叠世的首次报道。另外 ,本组还产出属种未定的硬骨鱼类化石 (Osteichthyesgen .etsp .indet.)。建立了我国海相早三叠世第一个鱼类带化石 ,作登弓鲛—乐氏弓鲛组合带 (Hyboduszuodengensis H .yohiAZ) ;伴生的有Neospathodushomeri N .triangularis牙形类带化石 ,该带化石延续的时限为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司帕斯期 (Spathian)早期。
王念忠杨守仁金帆王炜
关键词:海相早三叠世
华南下扬子区的裂齿鱼类化石——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鱼类序列研究之二被引量:13
2003年
重新描述了江苏句容与安徽和县的裂齿鱼类化石 ,将华南下扬子区已记述的 2属 5种裂齿鱼类化石初步修订为 1属 2种———江苏张氏鱼 (Zhanginajiangsuensis)和扬子张氏鱼(Zhanginayangtzensis)。由于目前对裂齿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所知甚少 ,张氏鱼属的系统位置以及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问题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金帆王念忠蔡正全
关键词:早三叠世系统发育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意外裸鱼的再研究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被Tintori等发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本文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对意外裸鱼进行了补充描述,并针对其髓棘...
谭锴金帆
文献传递
记比耶鱼(Birgeri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被引量:8
2001年
记述了采自云南罗平晚三叠世法郎组竹杆坡段的比耶鱼一新种──刘氏比耶鱼(Birgeria liui sp. nov.),这是比耶鱼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刘氏比耶鱼与产自瑞士圣乔治山中三叠世边境沥青层的史氏比耶鱼最为相近,两者仅在尾柄长高之比、尾鳍长短与上下叶外缘交角、背鳍和臀鳍辐状支鳍骨的数目、臀鳍辐状骨骨板的大小、以及侧线管骨化与否等特征上略有差异。比耶鱼与软骨硬鳞鱼超目的鲟形目最为接近,两者共有一系列特征,如除尾上叶外体侧裸露,副蝶骨末端伸达头后,鳃盖骨退化;但比耶鱼同时也具有不少的特有特征,代表了软骨硬鳞鱼超目的另一类群──比耶鱼目(Birgeriiformes ord. nov.)。刘氏比耶鱼的发现进一步表明华南扬子区中、晚三叠世鱼类化石与特提斯西部的鱼群具有密切的动物地理关系。
金帆
关键词:鱼类化石
长头狼鳍鱼(Lycoptera longicephalus)的重新认识──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和鱼群研究之二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对辽宁西部的长头狼鳍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和订正,记述了其形态变异,将长头狼鳍鱼(LycopteralongicephalusLiuetal.1963)厘订为长头吉南鱼(Jinanichthyslongicephalus(Linetal.1963)),并认为辽西鱼属(Liaoxiichthys)是吉南鱼属的同物异名,讨论了吉南鱼的分类位置和演化趋势。
张江永金帆周忠和
评介Smith等的热河群^(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被引量:8
2001年
对Smith等1995年热河群40Ar-39Ar同位素测年工作的背景以及各样品的采样地点、层位与测年目的等作了补充介绍.由于Smith等的论文中将3组后期火山岩的测年结果分别误解为义县组下部与上部地层的同位素年龄,因而整体上混淆了义县组不同层位的测年结果.Smith等1995年发表的6组样品的测年数据实际上至少代表了4个与热河群义县组相关层位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122.9±0.3Ma(凌源大新房子沉积层下伏火山岩)、122.1±0.2~122.5±0.3Ma(凌源二十里堡沉积层)、121.5±0.9~121.6±0.5Ma(义县金刚山沉积层上覆火山角砾岩)、120.8±0.4~121.4±0.7Ma(后期火山岩)。
金帆
关键词:热河群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被引量:83
2001年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1SD)±0.04(SE)),(125.0±0.19(1SD)±0.04(SE))和(139.4±0.19(1SD)±0.05(SE))Ma,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明,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保罗世,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C.C.SwisherⅢ汪筱林周忠和王元青金帆张江永徐星张福成王原
关键词:^40AR/^39AR年龄义县组土城子组湖相沉积
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研究之进展及存在问题——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和鱼群研究之四被引量:29
1996年
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的综合层序为: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张老公屯组、阜新组和孙家湾组.中西部朝阳—喀左—建昌以及凌源—三十家子盆地的义县组大致相当于东部阜新—义县—锦州盆地的狭义义县组及其底部的北票尖山含化石沉积夹层;中西部的九佛堂组则可与东部的金刚山、吐呼鲁和九佛堂三个岩组相对比;张老公屯组火山岩在层序上大部分可能位于九佛堂组和阜新组之间.以北票鲟、中华弓鳍鱼和狼鳍鱼为代表的鱼类化石普遍见于中国北方热河群及其相当岩群的下部河湖相地层中,以粒鳞鱼、固阳鱼和副狼鳍鱼为代表的鱼类化石多见于上部的扇三角洲和湖沼相含煤地层中.热河群及相当岩群时代的确定以及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的厘定受制于目前地层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程度.从鱼群的面貌看,义县—九佛堂组、沙海—阜新组及相当地层的时代可能分别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中期.
金帆
关键词:中生代生物地层学鱼化石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被引量:19
2005年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汪筱林周忠和贺怀宇金帆王元青张江永王原徐星张福成
关键词:义县组地层层序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化石层
贵州龙脊椎动物群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5
2003年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主要类群——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和原龙类,它由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6个脊椎动物组合组成,它们是嘉陵江组的湖北鳄-贵州龙-裂齿鱼组合、关岭组一段的清镇龙-三桥龙组合、关岭组二段的原龙类-鱼龙类-鱼类组合、杨柳井组的鱼龙类和一位置未定的爬行类组合、法郎组竹杆坡段的贵州龙-幻龙-中华真颚鱼组合和法即组瓦窑段的安顺龙-黔鱼龙-中国豆齿龙组合。贵州龙动物群的成员分别与同时代西特提斯区及东太平洋区动物群的成员关系密切。
李锦玲金帆
关键词:贵州龙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海龙类古动物化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