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华
- 作品数:51 被引量:6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特征的哲学思考被引量:3
- 1998年
-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钟明华
- 关键词:社会公正方法论原则哲学基础人性善
- 池田大作的和平主义思想深探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正是这种思想使得人获得了精神意义上的超越与崇高。当这种思想一经人类理性的有效证明并被传播开来以后,就超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了普世性的价值与意义,成为人类知识的共同财富。孔子、苏格拉底、康德...
- 钟明华陈庆超
- 关键词:池田大作
- 文献传递
-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反叛与诉求被引量:3
- 2004年
-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料所不及的"梦",也使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市场经济有着极为复杂的心情,特别是当人们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时候,不免有褒贬不一的争执,更有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诉求.事实上,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讨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问题,必须回答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我以为正确的回答,应当是彼此相互诉求的.
- 钟明华
-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伦理关系反叛诉求
- 公民教育: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选择被引量:11
- 2007年
-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既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教育诉求,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选择。东西方进入文明的不同路径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特殊性预制了中国公民教育的特殊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基本要素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对中国公民教育提出了要求。作为整个公民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和基础,学校公民教育实践应当逐步明确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为探索中国公民教育之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切入点。
- 李萍钟明华段希
-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
- 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的伦理诉求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活跃的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之一,萨拉.萨卡从批判经济增长极限这一范式出发,探讨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他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极限与道德的败坏,同时有着内嵌性增长冲动的资本主义也无法解决生态危机,最终寄希望于生态社会主义。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价值理念;提出生态价值概念,把追求平等与大众参与看做是生态价值;生态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实现以平等为根本的道德进步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萨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有益补充。
- 张永刚钟明华
-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人
-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思考被引量:13
- 2016年
-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软的国家机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如今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大多源自各种社会思潮根据自身的理论范式对主流意识形态所做的评判或否定。而导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民众对于指导理论的困惑和不自信。要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彰显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民众的信服力和吸引力。
- 钟明华洪志雄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社会思潮
- 论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
- 2010年
- 近现代中国在应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时,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路径,形成"走自己路"的文化自觉。在力图摆脱苏联模式弊端的过程中,中国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普世意义就在于进取与创新精神。
- 罗贵榕钟明华
- 关键词:文化自觉中国模式
- 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
- 公民具有与私民、臣民相对应,与国民、人民相区别的内涵,公民教育不是传统德育名词的简单更换,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确认公民教育,在认识上须走出三个误区:把公民教育简单地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
- 李萍钟明华
-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
- 文献传递
-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解构”与误解被引量:4
- 2008年
- 安东尼·吉登斯用其结构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进行了"解构",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取代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观的地位。他主要是从三方面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进行"解构"的:一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论的"解构";二是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的"解构";三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形态和进步理论的"解构"。吉登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解构",虽然对深化把握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明显地存在着"误解"与"误读"。
- 钟明华范碧鸿
- 关键词:社会历史观误解
- 推进科学研究 提升学科引领作用
- 2015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对今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作用,以及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的任务。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钟明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务院办公厅